陆广珍
宫颈癌(cervical cancer)是妇科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1],原位癌高发年龄为30~35岁,浸润癌为45~55岁,近年来其发病有年轻化的趋势。对该病症的发病原因进行分析,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病毒感染、性行为与分娩次数,其他生物学与行为因素。宫颈癌的临床表现主要为阴道流血,多数患者有阴道排液,液体为白色或血性,晚期患者会根据癌灶累及范围出现不同的继发性症状。该手术具有范围广和创伤面积大的特点,很容易出现并发症[2]。为此,需要对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本文就针对早期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
选择我院2013年8月—2016年8月收治宫颈癌患者28例作为研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4例,所有患者均知晓本次研究,且已经签订知情同意书。对照组年龄27~44岁,平均(31.52±2.97)岁,研究组年龄25~46岁,平均(33.35±2.49)岁,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基础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对比。
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观察患者面色,若患者阴道出血增多及时告知医生。观察患者口腔黏膜变化,保持口腔清洁。告知患者多食用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的食物。研究组行早期护理干预,包括:心理护理、和功能锻炼与个体化放尿。(1)心理护理:由于长时间留置尿管,会给患者带来沉重的心理负担,为此,护理人员需要在宫颈癌围手术期对患者与家属进行交流,让其了解手术的必要性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了解患者的心理感受,认真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消除患者的疑虑,以此保证患者能够积极配合手术治疗。(2)盆底肌肉锻炼:护理人员可以告诉患者进行盆底肌肉锻炼会促进患者的排尿功能,指导患者进行排尿练习[3],每次排尿分几段排尽,锻炼膀胱内外括约肌的收缩与协调力。(3)个体化放尿:护理人员应该妥善固定尿管,以此避免患者在翻身的过程中牵拉尿管,进而损伤尿道黏膜,还需要对尿袋的位置进行调整,将其位于膀胱水平以下,若患者起床,则需要夹闭尿管,防止尿液反流。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 17.0对所有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尿潴留与尿路感染发生率以及导尿管留置时间、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研究组患者术后尿路感染和尿潴留的发生率(14.29%、7.14%)低于对照组(50.00%、42.86%),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导尿管留置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宫颈癌属于女性常见的疾病之一,死亡率较高,宫颈癌的治疗主要以手术为主[4],但是,手术会引发一系列的并发症,尤其是尿潴留,常表现为手术后不能自行排尿,或有残余尿量[5],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若残余尿在100 ml以上,则属于尿潴留,此种并发症不仅会增加患者泌尿系统感染的概率[6],还会降低患者生活质量。为此,临床中应该尽早对宫颈癌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措施。
护理人员可以在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后,加强腹肌的训练,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指导患者行仰卧起坐和抬腿练习[7],每天3~4次,每次5 min,通过锻炼来增强腹压,促进排尿功能的恢复,还可以增加直接行腹压的锻炼,指导患者采取坐位,将身体前倾,腹部放松[8],训练患者收缩腹肌时腹压的方向,进而促进尿液顺畅排泄。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术后尿路感染和尿潴留的发生率(14.29%、7.14%)低于对照组(50.00%、42.86%),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导尿管留置时间低于对照组,由此可见,早期护理干预应用在宫颈癌患者中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降低手术后尿路感染率与尿潴留发生率。
综上所述,对宫颈癌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功能锻炼等早期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缩短导尿管留置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