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本土偏好产生的根源:一个文献综述

2018-08-01 07:14章秀琴余长婧
西安财经大学学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贸易成本消费者

章秀琴,余长婧

(安徽工程大学 管理工程学院, 安徽 芜湖 241000)

20世纪90年代,“贸易的消失”现象引起学界极大的关注,即国际贸易流量比根据HOV原理预期的要低约50%[1]。解释其产生的原因之一便是以阿明顿假设来说明消费者基于产品原产国的不同而差别对待产品,且存在贸易的本土偏好*贸易的本土偏好包括基于国家之间和基于一国内部不同地区之间两个方面,本文主要基于国家之间贸易综述本土偏好相关研究。现象。贸易的本土偏好是国际经济学中的六个谜之一[2]。学者们基于不同视角对贸易的本土偏好展开了大量研究,笔者试图对此进行梳理。

一、贸易本土偏好的内涵及表征

Noton将本土偏好定义为相对外国产品来说消费者更偏好本国产品[3];Roux等将其定义为产品在国内市场具有较进口产品更高占有率的现象,即在产品出口国生产率和进口国生产率相同情况下,由于本土偏好的存在,进口国消费者会优先选择购买本国产品[4]。贸易的本土偏好与贸易的边界效应有时会作为同义词使用[4]。从产生“贸易的消失”的结果来看两者确实有着必然的联系,但从结果产生过程来看两者则有着明显的区别:前者侧重于进口国消费者对本土产品的需求偏好导致“贸易的消失”,后者则更关注两国之间的物理边界、文化边界、制度边界等会相应提升各类贸易成本而导致“贸易的消失”。

梳理相关文献发现,本土偏好的内涵主要是指消费者偏好特定的区位,即本国为产品原产国,亦可理解为一国消费者在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之间的权衡选择[5]。McCallum[6]、Wei[7]、Gil-Pareja等[8]、Helble[9]等控制距离等变量后用国内贸易量与国际贸易量的比值表征并判断是否存在本土偏好;若该比值大于1,则存在本土偏好,反之则不存在本土偏好。Trefler和Morey视本土偏好的内涵为消费者偏好特定的区位[10],但是表征的方法完全不同。

除了将本土偏好的内涵界定为特定的区位因素之外,Noton将本土偏好的内涵视作产品的品牌国籍,并用哑变量来表征,若汽车被售卖的国家及其品牌国籍是同一国家,则本土偏好取值为1,反之则其取值为0[3];Evans则认为本土偏好可以分解为对区位因素和国内产品的偏好[11]。

二、贸易本土偏好的经验研究

McCallum和Trefler关于存在贸易的本土偏好的实证研究是两篇最早的、也是最有代表性的研究文献[1,6]。Trefler实证检验了1983年美国与其他33个国家之间的贸易模式,发现消费者表现出偏好本国产品的倾向。McCallum使用Tinbergian贸易引力模型并控制了距离、贸易伙伴规模以及其他因素等变量,基于1988年数据研究发现加拿大各省之间的贸易量是加拿大各省与美国各州之间贸易量的22倍,随后Helliwell使用美加自由贸易区成立后1993-1996年数据,若以国内贸易量与国内外贸易量比值表示本土偏好指数,则该值降到12[12];Wei和Evans分别以OECD国家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本土偏好值,前者为2.5,后者在2.5~12之间[7,11];同时,Van Wincoop认为尽管McCallum在引力方程中控制了美加两国的州和省的规模,但是由于他以贸易小国(加拿大)为基准计算贸易本土偏好指数,所以高估了本土偏好的数值[13]。

Gil-Pareja等将市场规模和距离作为控制变量运用引力模型实证检验发现,西班牙国内不同地区之间贸易量是它与27个OECD国家之间贸易量的21倍[8]。Helble采用运输流数据研究发现法国和德国的国内贸易额大约分别是其对欧盟其他国家贸易额的8倍和3倍[9]。Noton使用结构需求方法考察了欧洲汽车市场上的本土偏好,结果发现,本土偏好解释了在限制贸易摩擦情况下欧洲本土汽车厂商占本国市场份额一半以上[3]。Morey使用随机分配的拍卖机制和在马达加斯加调查的数据,发现受访者愿意为不同质量和产地的大米支付不同款项,马达加斯加的消费者愿意为本土产的大米支付价格约比法国大米高8%[10]。

张少军首次利用我国1987-2007年的投入产出数据,基于引力模型实证检验了我国贸易的本土偏好,结果发现:我国不存在国家层面贸易的本土偏好,即存在贸易本土偏好的中国悖论[5]。

可见,除了存在贸易本土偏好的中国悖论,国外几乎所有相关实证研究结果均表明存在贸易的本土偏好现象;而且贸易的本土偏好规模的大小,不仅与其表征方法有关,还与其选取的基准国家(本国)是贸易大国还是贸易小国有关,以贸易大国为计算基准国家显然会降低本土偏好规模,反之则会增大其规模。从研究方法上看,早期主要基于引力模型结合边界效应方法并控制相关变量的前提下,比较研究对象国的国内贸易总量和国际贸易总量来判断是否存在本土偏好;近期主要基于需求结构模型结合实验法来研究对象国的某一行业是否存在本土偏好及其程度。

三、贸易本土偏好产生的根源

那么贸易的本土偏好的产生原因和根源是什么?学者们基于多个视角来解释这一现象,归纳起来有两大类产生根源。

(一)贸易成本:供给侧视角

相当多研究者基于供给侧视角并主要从贸易成本角度分析本土偏好对“贸易的消失”的影响。Samuelson是第一个引入贸易成本长篇幅解释产生本土偏好的经济学家[14],李嘉图贸易模型也支持贸易成本导致产生本土偏好[15]。自1995年McCallum在《美国经济评论》上发表题名为“National Borders Matter:Canada-U.S. Regional Trade Patterns”论文以来,后续很多研究都沿用其引力模型的研究范式,并得出结论:与距离、运输成本和国家边界有关的国际贸易成本可以解释人们为什么主要消费国产产品;现有绝大多数文献对“本土偏好”现象的解释主要源于地理上的冲突。这种冲突在国内贸易和国际贸易成本之间形成一个楔形,从而产生了国内消费者购买国内商品而不是进口商品的倾向[16]。从供给侧来看,一方面,包括运输成本、贸易壁垒、进入外国市场的沉没成本在内的国际贸易成本,并使用贸易流量数据测算“边界效应”为本土偏好现象提供了直观解释[17-21];另一方面,社会和商业网络[22-23]以及种族渊源[24]也会通过贸易成本而影响贸易性质。

张蕙等按照性质将贸易成本分为生产型、制度型、组织型和交易型四种贸易成本[25]。本文根据这一分类系统梳理了贸易的本土偏好的供给侧的产生根源。

1.生产型贸易成本

克服天然形成的贸易障碍所需要的投入属于生产型贸易成本,如运输成本。Samuelson解释了本土偏好源自运输成本[14]。Obstfeld和Rogoff认为使用两部门产品分类法远不及只采用贸易成本法有用,而贸易成本法的研究起点是国际市场被分割成不同的市场即国内市场和国外市场。他们假设两国、两产品的简单经济体系中,且两国人均收入水平相等,推导出等式:

为了消除内生性偏好,Hanson和Xiang采用双重差分引力模型实证研究发现,规模较大的国家倾向于较多出口运输成本高、规模经济强的产品[26],这就意味着运输成本和规模经济分别增强和减弱了进口国消费者的本地市场效应。

2.制度型贸易成本

克服人为设置的贸易障碍所需要的投入属于制度型贸易成本。国际贸易中的制度是指国际交易制度。国际交易制度包括进出口国的对外经贸制度和进出口国签订的贸易协议。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是制度型贸易成本最重要的表现,它们为贸易的本土偏好提供了一个直观的解释。一方面,贸易壁垒额外增加国际交易成本而阻止国家间进一步开展贸易,相比之下国内贸易不受此影响,贸易的本土偏好因此产生。另一方面,国外因为存在贸易壁垒导致本国消费者习惯购买本国产品这一行为,由于锁定效应会继续影响当前的贸易模式。原则上来说,用贸易壁垒解释本土偏好的产生是很容易得到证明。如果贸易壁垒确实是本土偏好产生的根源,那么国家间一旦签订自由贸易协议消除贸易壁垒,那么本土偏好效应就会消失。如Frankel等发现贸易集团内部成员间产生了积极贸易效应[27],Helliwell发现美加自贸区生效之后加拿大的本土偏好便消失了[28]。

另外,一国内部实施的政策也会间接构成制度型贸易成本,比如若一国国内地方政府实行市场分割政策,会导致该国省际贸易成本上升,其国际贸易“挤出”或者说替代省际贸易,致使该国国际贸易中的本土偏好不明显[29,31]。

3.组织型贸易成本

组织型贸易成本是指产业组织演变带来的运营成本。本土偏好对贸易成本的敏感性与产业组织的性质及演变关系密切。Head和Ries指出:在完全竞争的产品市场、产品差异仅因为原产国的不同情况下,贸易成本的上升会增强本地市场效应;而在差异化商品和垄断竞争市场下,贸易成本的上升反而会减弱本地市场效应[32]。因此,国际卡特尔成员为了排他性地控制着本国市场,会在本国市场减少供给。著名的卡特尔组织包括氮化胆碱、赖氨酸、铜水管以及气体绝缘开关组织等就坚持“本地市场原则”,这是世界范围内关于市场份额合谋协议的一般原则[33]。Roux等在实验研究中发现与该原则一致的行为[4],即相对于出口市场中的最佳反应数量,企业通常供给不足。在需求外生和国内外生产商同质的前提下,Roux等进一步基于Brander模型并通过古诺双寡头实验法在不同贸易成本水平下分析了贸易成本(贸易壁垒、进入外国市场的沉没成本等)对贸易的本土偏好的产生及其规模大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每个企业在自己本国市场占有更大份额,且本土偏好的实验结果强于理论预期结果,但是同时发现本土偏好甚至在没有贸易摩擦时也存在,此时默契合谋是解释本土偏好产生的重要变量。

由于工业的高度专业化,加上各国生产要素禀赋组合优势的差异,会带来世界范围内生产的空间集聚,以及中间产品贸易的高度本地化,这也是产生贸易中本土偏好的重要因素[34-35]。

4.交易型贸易成本

交易型贸易成本是指企业之间为实现交易所引发的搜寻、签约等成本。在进出口交易的准备阶段,从全球范围内搜索、筛选、确定合适的客户是一项非常关键和困难的工作。这种搜寻客户产生的信息成本也会导致贸易的本土偏好,即信息壁垒会产生贸易阻止效应。社会和商业网络、种族渊源均可能通过贸易成本而影响贸易性质。Quinn从信息不确定性角度来解释本土偏好现象:因为消费者缺乏全面了解某产品的信息,因此对该产品质量不确定,即对产品信息了解越少,消费者购买风险就越大,而消费者通常对本国生产产品的了解比进口产品了解得更多,所以,消费者对本国产品和进口产品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导致了对本国生产产品的偏好[36]。Rauch和Trindade发现,由于同根同源国外华人网络会对所在国家华人的消费偏好产生影响,国外华人之间进行产品信息的传递会直接影响该产品的消费偏好[22]。Chen也发现了解外国产品带来的信息成本会减少对这些产品的贸易[37]。另外,不管是在进出口交易的哪个阶段,两国语言不同、劳动力流动不畅等一定程度上均会阻碍两国间贸易的顺利开展和规模的扩大,易于产生贸易的本土偏好。

(二)个人偏爱:需求侧视角

早期关于本土偏好的研究主要是基于不同国家之间的各种贸易摩擦等带来高昂的国际贸易成本,从而产生贸易的本土偏好,或者说“边界效应”直接导致了本土偏好,进而出现“贸易的消失”。那么,若以区域经济一体化形式弱化甚至消除国家之间的经济或贸易边界,那么还存在本土偏好吗?欧盟作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典型产物,自然被大量研究者作为研究对象开展大量相关的实证研究[38-42]。根据“边界效应”理论,Noton预期相对国内竞争者来说,贸易成本或者其他供给侧贸易摩擦等应该会提高从国外进口的汽车价格。但是,比较1970-1999年比利时、法国、德国、意大利和英国等欧洲5国中售卖的国内外汽车价格发现,国外进口汽车价格并非全部比国内生产的汽车价格高,就单个国家来说,法国和意大利从国外进口汽车的平均实际价格高于国内汽车价格幅度分别为0.08%和0.01%,而德国和英国从国外进口汽车的平均实际价格低于国内汽车价格幅度分别为0.17%和0.04%[3]。因此,整体上来看,从国外进口汽车的平均实际价格反而低于国内生产的汽车的实际价格,即看不到贸易成本(边界效应)的影响,此时,研究重点需要从市场的需求侧即消费者的个人偏爱来探索本土偏好的产生根源。Markusen指出个人偏爱是产生本土偏好的重要因素[43]。本土偏好的产生原因可以是由于习惯的力量[44]、个人民族自豪感或者消费者相信消费本国生产的产品通过一般均衡效应可提高其整个国家的福利水平。这种强烈的个人偏爱甚至会导致消费者忽视产品质量本身,而一味支持那些质量标准较低的本国生产的产品。学者们从国内外产品同质和国内外产品异质两种情况展开相关研究。

1.国内外产品同质情况

在国外跨国企业和国内竞争对手生产产品同质的前提下,Evans比较了两者的销售后发现区位因素确实占主导地位。但现实中,国内外企业生产的产品显然不可能完全同质[11]。由于农产品如玉米、大米等在不同国家的区别很小,学者们便视农产品为同质产品作为研究对象对本土偏好问题开展进一步研究。Hoffmann和Gatobu研究发现,肯尼亚消费者得知肯尼亚农场对玉米生产过程实行监督确保玉米不含黄曲霉毒素,而确信本国生产的玉米的安全性,因此愿意为本国农场生产的玉米支付更多[45]。这表明消费者非常看重产品不可观测质量(如食品安全)方面的信息,也意味着消费者由于受到质量标准的制约需要为食品支付更多。Hoffmann和Gatobu重点探讨了产品质量尤其是不可观测质量对消费者本土偏好的影响,但未能解释为何消费者偏好一个农场中的农产品而不是另一个[45]。Morey则将区位因素与产品质量之间建立联系,使用BDM拍卖机制和在马达加斯加的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受访者在不同情境下为不同质量和不同原产地的大米支付的意愿。他提出,进口大米和国产大米之间仅仅存在价格差异并不能表明消费者存在本土偏好[10]。产品的原产地不同,不仅揭示生产地点不同,而且揭示了关于其质量不可观测性的信息集,即反映产品质量亦会有差异,支付价格进而会存在差异。他通过向消费者提供或保留产品的原产地,观察消费者对于国产大米和进口大米的支付意愿;若消费者不知晓大米原产地,则支付意愿的任何差异便是基于马达加斯加国产大米和法国进口大米之间的质量差异。研究结果表明,消费者愿意为本国生产的大米支付的价格比外国产大米价格高约8%,而且更为关键的是,除了大米原产国之外,消费者似乎毫无缘由地偏好本国生产的产品。

2.国内外产品异质情况

进口国产品和国内产品差异较大,但是,若两者之间的替代弹性越大,则贸易的本土偏好就越强,从而直接导致贸易的消失。不考虑替代弹性情况下,Noton在产品存在差异但消费者依旧偏好原产国产品的假设前提下,基于BLP模型(随机系数离散选择模型)建立了包括汽车可观测性能、名义价格占人均GDP的比率、本土偏好以及汽车不可观测性能变量在内的效用函数(结构需求模型),实证考察家庭轿车在欧洲5国(比利时、法国、德国、意大利和英国)市场上消费者的本土偏好情况,并进一步假定消费者只考虑汽车价格、可观察性能和不可观察性能而不关心品牌国籍的情况下,运用反事实(counterfactual)*反事实是指在不同条件下有可能发生但违反现存事实。法计算不考虑本土偏好时的汽车市场份额。研究结果表明,本土偏好是欧洲汽车厂商在其国内市场上最重要的优势,超过比利时、法国、德国、意大利和英国等五国汽车市场份额的一半;本土偏好的重要性超过了包括价格在内的与贸易成本相关的变量的重要性。在消费者效用函数中,被解释变量“可观测性能”包括汽车尺寸、发电机逆功率(IMP)、燃料效率以及各种固定效应[3]。“名义价格占人均GDP的比率”表示不同国家之间收入和通货膨胀的差异。“本土偏好”是一个虚拟变量,当某型号汽车被售卖的国家和其品牌国籍是同一国家时,本土偏好等于1,否则为0;尽管Train和Winston指出效用的本土偏好还应考虑民族主义、生产网络质量(如提供更便宜的零部件或维修服务)以及品牌忠诚度等因素[46],但是,实际研究中无法计算出所有因素的权重大小。

Noton进一步通过分别估计不同情况下的模型,比较分析1970—1999年欧洲5国汽车市场的实际市场份额的平均值,以及不考虑本土偏好时其理论市场份额,发现本土偏好直观地有力地解释了汽车品牌原产国在本国市场拥有巨大市场份额的原因[3],即本土偏好对消费者效用的影响超过了包括价格在内等与贸易成本有关的变量的影响程度。Bronnenberg等证明了消费者有着强烈、持久的品牌忠诚度[47],因此,欧洲汽车市场上消费者对本土汽车品牌有着强烈的偏好。

(三)小 结

找出本土偏好的产生原因或者根源非常重要,因为其经济意义和福利后果直接取决于它的产生渠道。若本土偏好主要来源于生产型贸易成本(如运输成本),或者消费者的偏爱,则政府没有理由干预市场;若其产生根源是制度型贸易成本(如关税或非关税壁垒、跨区合同无法执行、海关官员索贿受贿或者运输货物被劫持等),或者组织型贸易成本(如串谋等),则需要政府直接干预以提高社会福利;若贸易中的本土偏好产生根源为交易型贸易成本(如因信息不完备带来较高的搜寻和签约成本),则需要政府正确引导、合理规范,间接进行干预。实际中很难有效测算出诸如跨区合同无法执行、海关官员索贿受贿或者运输货物被劫持等在内的隐形交易成本。此外,所有国家对于技术差异等变量进行客观地记录,而对于消费者的需求模式等主观变量无法提供统一的证据,因此仅仅基于个人偏爱来解释本土偏好不太能令人信服。因此,在上述运用各种形式的模型实证研究过程中,其实很难通过贸易数据将“个人偏爱效应”和“贸易成本效应”完全区分开来,或者说对本土偏好影响因素的研究结果同时包括供给净效应和需求净效应是一种必然。

四、结 语

目前,关于贸易的本土偏好产生根源的研究,主要从地理空间上的冲突展开。这种冲突在国内贸易成本和国际贸易成本之间、对国内产品个人偏爱和国外产品个人偏爱之间形成一个楔形,从而产生了国内消费者购买国内商品而不是国外商品的倾向。这可以为研究我国当前出口贸易低迷现象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

(一)基于空间维度研究如何有效降低我国出口到主要国家的各种类型贸易成本

1.降低境内运输成本

多数情况下产品的生产地和消费地呈分离状态,支付运费是一种必然选择。根据产品对运费承受力的差异情况*建筑业产品如房屋、桥梁等对空间距离的克服能力最低;食品饮料行业产品价廉笨重、单位距离运费较高、不宜远距离运输,运费承受力较低;珠宝首饰类产品价高小巧、单位距离运费较低、适宜远距离运输,运费承受力较高;汽车、飞机等本身是运输工具,运费承受力也较高;贸易类企业可以通过电话、即时通信工具等方式与远距离客户沟通,其提供的无形产品对空间距离的克服能力非常强。,企业选择合适的进入国际市场方式,在降低运输成本的同时可以克服其导致市场区的有限性:对运费承受力小、市场区较小的产品,宜选择FDI方式来增大其产品的市场区;而对运费承受力大、市场区较大的产品,可选择出口方式。出口贸易中的运输成本分为境内部分和境外部分,且境内运输成本对整个运输成本的影响更大。因此,如何有效降低我国产品出口的境内运输成本,消除梗阻我国产品出口的本土偏好非常重要。

2.提高贸易便利化

有效的制度应具有激励、约束和协调三大功能,因此,总体上来说,可通过构建出口激励机制、健全外贸约束机制、完善贸易协调机制,来降低我国产品出口的制度性交易成本。近年来各国贸易一体化和便利化措施的实施,大大降低了关税、非关税等带来的制度性贸易成本。同时,由于区域经济一体化在发展中国家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加大研究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进一步提高贸易便利化程度,不断降低双边关税与非关税壁垒,推进自贸区建设,进一步降低我国产品出口的制度性交易成本。

3.有利于向新外贸模式转型

基于大数据特征的B2B外贸电商模式的新外贸,缩短了从全球范围内搜索、筛选、确定合适的客户的时间和流程,模糊了传统国际贸易中的进出口国家的边界效应。当前阿里巴巴国际站的外贸综合服务业务不仅为中小企业解决人力、资金的短缺问题,而且其逐年沉淀的大数据为进出口商之间的匹配和信用提供了平台,有效降低了交易双方因为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交易成本。因此,研究企业在实现传统贸易模式向新外贸模式转型中如何有效降低其出口过程中的交易型成本就非常迫切。

(二)基于“偏好产品”研究如何提升他国企业和居民消费者对我国产品的偏爱程度

通过跨境电商将产品销往世界各地,实现产品销量提升的同时,生产国本身及其产品和品牌还会逐渐被海外消费者认可。消费者对产品生产国及其产品和品牌的认可态度会影响该产品的市场接受度*产品的市场接受度包括产品质量和购买意愿。,即原产国效应。原产国效应不仅是产品信息不完备作用的结果,而且是消费者对外国文化态度不同的结果。研究表明,媒介*媒介包括电影、音乐、视频、电视节目等。会影响消费者的文化认可,同时,通过到国外旅行也会获取对外国文化的认可,从而引致消费者购买该国产品[36]。因此,媒介和旅游者被称为“偏好产品”。当前非常有必要基于“偏好产品”研究提升他国尤其是“一带一路”国家企业和居民消费者对我国产品的偏好程度。

(三)从时间维度分析贸易本土偏好产生的根源

从时间维度分析贸易的本土偏好的产生根源是后来兴起的一个方向。Lee认为一国代表性消费者的时间禀赋资源是由工作时间、闲暇时间和消费产品时间组成[16]。其中,对产品的消费存在因为市场摩擦带来对时间资源的浪费,即产品市场摩擦在产生消费的本土偏好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一般来说,较大的国内市场摩擦会改善消费者的本土偏好,而较大的国际市场摩擦则会增加本国消费者偏好本国产品的倾向。Lee进一步建立模型分析产品市场摩擦以时间成本的形式存在时,影响消费者本土偏好的因素和机制。这种分析范式不是把常用的引力模型作为主要分析框架,而是从消费者的时间成本角度探寻贸易的本土偏好的产生根源。但是,由于研究对象是微观主体的消费者,数据获取的难度较大,因此如何利用此分析范式选用合适方法实证分析我国产品出口到他国是否受到该国本土偏好的影响,是一个值得挑战的难题。

猜你喜欢
贸易成本消费者
“2021贸易周”燃爆首尔
2021年最新酒驾成本清单
消费者网上购物六注意
系无理取闹?NO! 请为消费者擦干眼泪
贸易融资砥砺前行
温子仁,你还是适合拍小成本
日化品牌怎样才能吸引年轻消费者?
贸易统计
知识付费消费者
贸易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