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雅莉,吴忆源,周 杰,魏志勇,林 畅
(福建农林大学中国乌龙茶产业协同创新中心,福建 福州 350002)
福建闽东白茶一直以来享有较高的世界美誉,但在国内的知名度并不高。在新常态的时代背景下,随着白茶独特的药理特性逐渐为国人所知,白茶产业快速扩张。本研究拟通过尝试建立闽东白茶经济圈,借助白茶独特的药理特性及其广阔的外销市场,促进白茶产业发展壮大。
闽东白茶经济圈以福鼎和政和为双核心,辐射周边的柘荣、福安、蒲城等地。闽东白茶经济圈,以其独特的药理特性和悠久的外形历史为基础,加强深加工产品开发,延伸白茶产业链,改变单一的产品结构,形成多样化的产品,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市场需求,从而推动白茶产业转型升级。
白茶是中国的特有茶类,也是中国拥有最古老历史的茶类。据历史资料显示,早在唐代就有了关于白茶的记载。其始创于福建福鼎,茶农用摘采的新鲜菜茶壮芽作为原料,首先开创了“白毫银针”品种,今称“白毫”。之后传到政和、建阳等地,再出现了“银针”、“白牡丹”、“贡眉”等品种。白茶拥有最古老独特而简单的生产保存方式,只需晒干保存。
世界绝大多数的白茶产自中国,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外销历史,主要销往新加坡、马来西亚、荷兰、法国、瑞士、美国等国家或地区,深受消费者的欢迎。1912-1916年是白茶销售的鼎盛时期;1917-1921年由于受到各国的战争影响,白茶的外销受到阻滞;但自1934年起,白茶外销又开始逐步好转,如今白茶享有“世界白茶在中国”的美誉[1]。
2.2.1 产区分布 白茶产业的主要产区位于福建省福鼎与政和。2014年中国白茶总产量为15708 t,与2013年同期相比,增加了4106 t,其中有95%的白茶产自福建,如图1所示。而福建的白茶有79%来自于福鼎和政和。2014年,福鼎市的白茶产量为7800 t,占福建白茶总产量的59%。政和县白茶产量为2080 t,占福建白茶总产量的20%,如图2所示。
图1 2014年全国白茶产量注:数据来源于白茶论坛[2],图2、图3同。
图2 2014年福建省白茶产量情况
2.2.2 白茶产值 近几年来,白茶产值在持续增加。2014年,在福建省白茶的主产区中,福鼎白茶的产值达到12.80亿元,与2009年相比增长了149%;政和县白茶的产值达到3.50亿元,相比于2009年增长了218%,如图3所示。
图3 2009-2014年福鼎和政和的白茶产值
2.2.3 产品认证 2007年11月,福鼎白茶成功注册了“福鼎白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到2014年年底,福鼎白茶又获得了4件中国驰名商标。2007年3月,政和白茶产业成功取得了“政和白茶”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并于2010年10月获得并实施了国家标准。2013年3月,建阳白茶产业也成功注册了“建阳白茶”的地理标志证明商标[3]。
2.2.4 政策支持 福建省政府于2008年在几个主要的茶叶生产地区开展了“中央财政支持现代茶产业生产发展项目”;于2012年出台了中国第一部茶产业方面的地方性法规《福建省促进茶产业发展条例》,同年在各个茶叶主产地区开始实施;2014年,福建省政府又提出并实施了6条关于如何提升茶产业发展水平的措施。通过政府政策的实施和支持,白茶产业正在快速、跨越式发展的道路上前行[4]。
近年来,福建白茶龙头茶企业不断涌现并获得不少荣誉,有品品香茶叶有限公司、福建誉达茶叶有限公司、福建省天湖茶业有限公司、福建省广福茶叶有限公司等(表1)。
表1 福建白茶重点企业所获荣誉
注:数据根据网络资料整理而得。
首先,白茶具有独特的药理特性。由于特殊的加工工艺导致内含物变化的不同,使白茶具有祛湿退热之功效,被视为治疗麻疹患者使其退烧的良药,在一些茶区被广泛应用。其次,白茶含有强还原性的茶多酚,具有天然的抗氧化及清除自由基的作用。根据最近几年西方科学家的研究报告,白茶相比红茶、绿茶和乌龙茶等茶类具有黄酮含量最高和自由基含量最低的特点,长期饮用能够保护心脑血管和增强人体免疫系统。最后,由于白茶内含有黄烷醇类及咖啡碱等物质,可促进人体肾上腺素垂体活动,其抗疲劳、兴奋及利尿作用也比其他茶类更加显著。同时,白茶还较其他茶类能更加完好地保留茶叶里含有的人体所必需的部分活性酶,长期饮用能够促进人体血糖平衡、提高人体体内的脂蛋白脂肪酶、“降三高”等[5]。
白茶至今已有上百年的贸易历史。据史料记载,由于大量的地方茶商经常聚集在福鼎白琳,于是在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福鼎沙埕港被设为贸易口岸,主要用来出口白茶。清嘉庆初年,白茶之“白毫银针”因深受英国女皇喜爱,被誉为世界名茶。从1910年起“白毫银针”便开始畅销欧美;1912-1916年是白茶的全盛时期,当时欧美人士饮其他茶类时也会加入白毫银针以提高档次,增添美感。至清末民初时期,白茶已经远销欧亚39个国家和地区了。白茶的外销历史,为如今白茶出口的路线和口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外,由于白茶一向内销较少,因而在国内的市场前景广阔。
白茶主销国外,深受国外消费者的欢迎和喜爱。但在国内,由于缺乏有效宣传,国内消费者对于本国的白茶却知之甚少,导致白茶一直处于滞销状态,在国内市场占有的份额较少,销量远远不及其他茶类。
福建白茶虽然远销国外,但大部分都是低质量的白茶。不少茶农和企业受传统经营方式的影响,会花大部分的心思在茶园面积及产量问题上,却不重视茶叶品质、自身品牌的建设和宣传。大多数的白茶企业只是将白茶作为原料茶,经过简单的大包装后销往国外,因而企业一直处于产品附加值低和整体效益不高的状态。随着人们收入水平与生活质量的提高,对于白茶的品质和品牌要求也逐渐提高。白茶产业应该重视如何提升白茶品质和打造白茶品牌。
随着生活质量的逐渐提高,人们对于茶叶产品的需求也逐渐向多元化发展。但白茶加工工艺从以前沿用至今,并未进行创新改变。近年来,虽然多位学者对白茶的生产技术进行研究,但是白茶的产品依旧单一,无法满足市场多元化的需求。
白茶企业应利用白茶具有的独特药理性质,大力宣传这一优点,多形式、多角度地开展一些创新的,符合现在潮流、能够吸引消费者的宣传活动,并充分利用各种商业机会及媒体和网络,让国人更深刻地了解白茶。
白茶要利用外销历史的优势继续发展白茶国外市场,在经济新常态下,紧跟“一带一路”倡议,扩大国外市场,并刺激高档白茶外销出口。在内销方面,可在国内开展多形式、多角度的宣传活动,比如白茶历史演讲活动,白茶药理特性知识竞赛活动及白茶制作工艺展示活动等,积极引导国人饮用白茶,充分开发国内的白茶市场。
白茶产业要加强对白茶生产的质量管理,要充分发挥其天然无污染的制作工艺优势,提高白茶质量安全水平,树立白茶产品的良好形象,促进白茶经济圈持续有序地发展。负责白茶的主管部门要重视产品质量的标准体系建设,要根据国内外市场的产品需求,结合白茶生产地区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白茶具体的产品质量标准体系,从而提高白茶在国内市场的竞争力,改变以原料茶为主的出口方式,增加中国高档白茶的外销量。
目前白茶产品比较单一,白茶企业应提高技术研发能力,加大对新产品的开发力度,如白茶食品、白茶饮料、白茶花茶等新形式产品以及速溶白茶,超微白茶粉、白茶美容用品等精深加工的白茶产品。
白茶企业要利用自身的特点,结合白茶的独特优势,生产高质量白茶,积极打造中国白茶名牌。白茶主产区主管部门应对白茶企业采取一些适当的倾斜政策,扶持白茶企业打造“中国白茶”名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