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精准扶贫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发展研究

2018-07-31 09:20刘昕雨
科教导刊 2018年13期
关键词:精准扶贫创新创业高校

刘昕雨

摘 要 2015年11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强调要加强教育脱贫,实施帮扶行动。在此背景下,本文从精准扶贫和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内在联系入手,得出精准扶贫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发展提供动力支撑,且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发展为精准扶贫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造血细胞的结论,并就此提出基于精准扶贫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精准扶贫 大学生 创新创业 高校

1 精准扶贫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发展的内在联系

1.1 精准扶贫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发展提供动力支撑

1.1.1 精准扶贫为贫困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提供物质和精神支撑

一般而言,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开展受其在校期间所掌握的创新创业知识及技能的影响较大。通常情况下,当大学生在校期间掌握了充分的创新创业知识和技能后,其就会形成较为强烈的创业意识,并投入极大的积极性和热情于创新创业活动中,而大学生所掌握的这些知识和技能,将为他们进行创新创业活动中打下坚实的基础。尤其是对于贫困大学生来说,由于受到经济条件的制约,这些学生连正常学习生活都存在问题,在从事创新创业活动中更是捉襟见肘。而精准扶贫政策能为这些贫困学生提供政策上的扶持指引,使其能获得更多的创新创业知识和技能,为其返乡创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具体来说:

第一,精准扶贫政策为贫困大学生提供多种资助方式,为其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提供物质基础。大学生资助工作是精准扶贫在高等教育领域的集中体现,也是教育扶贫的核心内容。目前,各高校紧跟精准扶贫工作的战略部署,开展以“精准资助”为核心的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为一体的大学生资助工作,确保每一个贫困学生都能够获得帮助。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为贫困大学生解决了后顾之忧,为其提供了继续在学校深造的机会,从而为其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提供物质基础。

第二,精準扶贫政策为贫困大学生提供了多层次、全方位的帮扶,为其提供自信、坚强和创新创业的内在源动力。在当前的高校扶贫工作中,大部分高校都已经认识到精准扶贫不仅包括物质扶贫,重点在于精神扶贫。因此,都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在对学生物质帮扶的过程中,引导和教育学生树立自信、自尊、自立的意识,培养他们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

1.1.2 精准扶贫为大学生返乡创业提供了政策支撑

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最终落实到大学生返乡创业的实际行动中。农村大学生作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力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回乡创业不仅能缓解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而且能将先进科学技术与管理理念在农村普及,进而推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实现。同时,相比其他创业者,大学生返乡创业也具有自身的优势:首先,返乡创业大学生拥有在学校掌握的创新创业的知识和技能,有相关的知识储备和信息优势,并且开拓了视野;其次,返乡创业大学生对家乡有着独特的乡情,对于家乡事业的发展能投入更大的热情;再次,返乡创业大学生对当地的自然条件以及风土人情更为熟悉,结合在校所学的理论,能够因地制宜,发挥当地的优势,使得创业成功率大大提高;最后,返乡大学生拥有广泛的人脉资源,具有较强的社会资本优势,在创业过程中能大大降低人为因素的干扰,并且可以利用其人际关系打开市场,发挥农村社会资本网的优势。

目前,在全国精准扶贫政策的指引与号召下,各地纷纷出台各项吸引大学生返乡创业的优惠政策,具体包括:

第一,创新融资渠道,在发展农业贷款保险等与创业资金相关的金融服务上给予政策倾斜。将大学生返乡创业扶持资金真正落实到位,并且简化审批流程;为返乡创业大学生提供低息、贴息贷款以及财政反补等财政支持,为大学生返乡创业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

第二,加大政策宣传力度,拓宽返乡大学生对优惠政策信息的获取渠道。不少地方成立了专门的创业指导部门,加强对返乡创业的社会宣传,包括对各项优惠政策的宣传,让返乡创业大学生对优惠政策有充分的了解。

第三,出台多项优惠政策,为大学生返乡创业解除后顾之忧。为吸引大学生返乡创业,各地纷纷在土地使用、税收、用人用工等方面加大政策支持,在子女教育、房屋租用购买等问题上提供后勤保障,为返乡大学生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

第四,开展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为大学生返乡创业提供人力资源保障。各地方政府根据创业项目需要,有针对性地以开办夜校、周末班等形式加强对返乡大学生的技能专项培训;同时,针对创业大学生的需求为其安排畜牧、农林业技术人员进行对口帮扶;并协助创业企业引进专业技术人才为新型科技企业提供人才保障。

1.1.3 精准扶贫能统筹各方资源,为大学生搭建良好的创新创业平台精准扶贫政策下,高校、政府以及社会能够发挥各自在人才培养中的优势,使高校成为技术策源地,政府发挥“政能量”,企业释放“催化剂”,①构建以创新创业为核心的政产学研协同合作的人才培养体系。具体来说:

首先,政府在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中发挥其“政能量”,在政策上给予大学生创新创业各项鼓励支持。在精准扶贫的契机下,目前,各地政府相继开始制定各类大学生创新创业研究、训练、实践项目来帮助大学生开展创新研究和创业实践活动;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对大学生创业在孵企业提供税收、租金、工商证件办理费用减免,小额担保贷款,社保补贴,减少大学生创办公司的注册资金等相关帮扶政策;在注重应用创新的基础上按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入选学校、市、省、国家的不同级别给予不同等级的资金和技术支持;鼓励当地高校积极开展对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并给予一定的奖励和表彰;对具有市场前景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成果跟进投入,以推进研究成果的转化。

其次,高校在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中发挥其技术策源地的作用,对有创新创业意愿的大学生提供精准指导。在精准扶贫政策下,高校结合本校学生创新创业的特点,通过全面建档立卡,对贫困大学生自身情况和就业环境作出较为科学准确的分析,以此作为依据对贫困大学生进行精准就业指导,帮助其作出职业生涯规划;开设有针对性、应用性强、顺应时代需要的就业指导和创新创业能力发展课程,形成以培养创新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鼓励和组织大学生参与创新创业类竞赛,尤其是在精准扶贫的良好政策引导下,学校有更多资源和条件举办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并为优秀学生提供奖励;同时,通过精准扶贫政策的资源整合,学校有更多机会同企业合作,为大学生寻求适合的企业共同孵化创新创业项目。

最后,企业在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中释放“催化剂”,实现政企、校企合作,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实战平台。随着全国精准扶贫战略的大力实施,全社会一切可以动用的资源都参与到这一历史性的行动中。借此机会,企业资源,尤其是剩余资源,可以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所用。尤其是在当前“共享经济”发展得如火如荼的阶段,大学生可以通过“共享经济”的资源平台进行创新创业尝试,将理想变为现实。在此基础上,实现政企、校企合作,企业发挥其市场运作的优势,将其市场化运营融入创新创业资源平台的运作中;企业向高校创新创业大学生提供资金支持,包括提供低息或贴息担保贷款或者以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才能作为无形资产提供信用担保贷款;发挥校企合作模式的优势,通过派遣企业优秀员工到高校担任创新创业指导教师,实现校企强强联合。

1.2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发展为精准扶贫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造血细胞

精准扶贫是一项系统性的科学工程,是直接关系到国情民生的重大项目。目前精准扶贫工作正处在由“输血”向“造血”的转变阶段,需要全社会各界有识之士的共同参与,创新精准扶贫的工作机制,而大学生即将成为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其创新创业能力的发展能够推动扶贫方式的转变,保证精准扶贫工作的顺利开展。

1.2.1 大学生回乡创业,为精准扶贫输送了大量人才资源

近几年来,国家相继出台了各项鼓励大学生回乡就业的政策,例如大学生“村官”,以及“三支一扶”等政策。这些政策的深入推进影响和改变着大学生就业方式的多元化转变。现如今,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毕业后回乡工作,尤其是选择回乡创业的大学生的人数也在逐年攀升,有力地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为精准扶贫输送了大量的人才。

大学生的文化程度较高,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且风华正茂、年富力強,对工作有激情,具有较强的创新创业能力。大学生回乡创业是对自己创新创业能力的施展,同时,也是其响应国家号召,助力精准扶贫的体现。

1.2.2 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孵化能够助推精准扶贫

精准扶贫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在贫困地区针对其具体情况构建长效的经济发展内生动力机制。而大学生在学校这个知识最密集的地方所学到的创新创业知识和能力将有力地推动扶贫项目的孵化,推动精准扶贫的高效运行。

大学生返乡创业可以将创新创业成果转化为精准扶贫项目。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大学生可以凭借在学校所学的专业知识,将自己的创新创业成果依靠孵化器优势转化为精准扶贫项目。在这个过程中,大学生应准确找到创新创业项目和精准扶贫项目的结合点,例如农业专业的学生可以在农业产业技术发展方面进行转化;管理类的学生可以在农业产业专业化管理等方面重点帮扶;金融专业的学生可以在农业信贷供给等方面努力。大学生将自身的创新创业技能带到农村去,为解决实施精准扶贫战略中怎么扶的关键问题贡献了智慧和力量。

2 基于精准扶贫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发展的对策建议

正是由于精准扶贫和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发展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和谐共生关系,因此,构建相应的政策机制促进大学生创业创业能力的发展并且有效地转化为精准扶贫的成果就至关重要了。因此,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针对大学生基于精准扶贫的创新创业能力发展的对策建议:

2.1 构建校企创新创业协同育人机制

第一,创新产学研协同教育机制,发挥企业在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发展中的优势。“产学研”结合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高校应努力推进校企合作培养计划,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平台,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扶持计划、科技竞赛支持计划等多种方式积极推动企业参与高校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

第二,加速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成果在企业中的转化,推动校企在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中的互惠共赢。高校应加强和企业在有关创新创业方面的合作与交流,积极营造条件实现大学生创新创业成果的转化,例如加大对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的支持力度,引导和鼓励学生大胆设想和实践,为学生创造创新创业成果转化的条件。

2.2 高校加大对贫困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支持力度

高校应响应国家精准扶贫的号召,从思想上意识到加强对贫困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性,采取各项措施帮助贫困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活动:

第一,重视对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通过对创新创业教师的教育和培训,提升教师队伍的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水平,从而使得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能随着教师的理论和技能水平的不断提升得到科学的提升和积累。

第二,从合作企业中聘请有实际经验的员工为大学生授课。可以有针对性地采取“双师型”教学管理模式,向企业聘请有实践经验的高级技术人员、工程师以报告会的形式来为学生讲授部分有关创新创业的专业课,从而提升大学生应对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三,加强以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重点的课程体系建设。聚焦学科发展过程中的创新或突破对相关行业的发展带来的重大影响,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作为教材筛选的依据;增设相应的创新创业课程,根据学生的选课情况设立选修、必修课。

参考文献

[1] 张洺绮,王培,康月娇.双创背景下大学生实践育人模式的探索与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8(2):144-145.

[2] 焦美莲.“精准供给”视域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反思与应对[J].商贸人才,2018(3):184-184.

[3] 廉超,裴金平,苏毓敏.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对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策略研究——以协同育人机制建设为视角[J].教育观察,2017(2):50-52.

[4] 胡志洪,孙涛,潘文彬.大学生党员在国家精准扶贫战略中作用发挥机制研究[J].思政教育,2017(31):76-78.

[5] 梁军,李南.精准扶贫与贫困大学生“双创”能力发展的辩证关系——精准扶贫与贫困大学生“双创”能力发展系列研究之一[J].高教论坛,2017(3):126-128.

猜你喜欢
精准扶贫创新创业高校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精准扶贫”视角下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