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环境下教师职责应如何转变以促进学生发展

2018-07-31 09:20王茜
科教导刊 2018年13期
关键词:新课改互联网教育

王茜

摘 要 在新课改的大环境下,教师的职责和作用相较于以往已产生很大的变化,本文通过对新环境下教师职责应如何转变,应向哪个方向转变进行了简要探讨,同时对如何看待“互联网+”对传统教育的冲击进行了探究。广大教师只有緊跟时代步伐,不断应用新的教育理论、新的教学方式,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科教兴国的教育目标。

关键词 新课改 教育 互联网+ 教师

教育是一个国家的立国之本,是提高全民素质,促进每个人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因此,教师的作用不言而喻。在社会不断发展的今天,各行各业都进行着深刻变革,教师职业也只有在不断转变发展中,采用新的教学理念,应用新的教学方式,才能适应当今历史发展的潮流,最终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促使社会不断进步,国家不断走向文明富强。

1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引路人

在我国传统教育历史中,老师教授什么学生便学什么。这种填鸭式的教学,虽在某种程度上能达到教学目的,即达到教材的基本要求,但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家庭教育程度不尽相同,老师采用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很大程度上不能因材施教,不能最大限度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潜能,启迪学生探索新知的能力。

对学生来说,他们面临着高考的压力,高考考什么,老师便教什么,然后参加一遍又一遍的考试,如此往复,以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在课堂上讲述,学生只是在下面被动接受,老师与学生的地位很大程度上类似于上下级的关系,绝大部分教师并没有融入到学生中去,没有启发式地提出问题,和学生一起对提出的问题进行探索、研究,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探究兴趣。

对每个人来说,兴趣是其坚持一件事情的原动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与学生互动交流、探索、求知,理解、支持、鼓励学生,既能够站在学生角度上看待问题,又能明确该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与学生建立起伙伴型关系,不仅可以使得师生关系融洽,有助于老师实时掌握教学状况,更有利于师生进行情感交流,激发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的动力。

新课改鼓励广大教师以探究式的新型教学方法,启迪学生以探究式学习方法开展求知行动。[1]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中,学生的学习应以探究方式开展,目的就是为了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使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引路人,学生能掌握科学探究各类事物的能力。

2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教师职责的转变要求广大教师着重从教授学生知识的职责转变为教授学生如何具备学习的能力。

随着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知识系统的更新频次逐步提升,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内将所有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已经不切实际。教师在教育领域中作为唯一的知识来源,随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各类公开课的流行,社会中每个人获取知识的来源愈加丰富,教师作为知识权威的地位已经不复存在。教师更主要的职责是如何有效教授学生获取前沿知识的途径、方法,如何科学地理解、处理各种信息,而不再是传授知识本身。

教师通过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中来。教师将学生领入知识的海洋,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教师要逐渐使得自己成为激发学生积极学习的引路人,教学的重心不再是单单教授学生知识,而是如何促进学生养成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能力。

真正的教育成功是实现“教是为了不教”。教师是学生开始自己人生旅途的引路人。教师不仅需要利用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经验等各方面的优势,帮助学生在灵活主动的学习过程中找到正确的人生目标和方向,同时也需要通过传授榜样的事迹,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并能使其实现持续、稳定的全面发展。

3教师尊重学生不断优化教学行为

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韩凤珍说过:“难教育的孩子,都是失去自尊心的孩子,所有好教育的孩子,都是具有强烈自尊心的孩子,教育者就是要千方百计地保护孩子们最宝贵的东西——自尊心。”[2]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首先具备的良好师德便是尊重每一位学生。我们每一位教师务必要关心尊重每一位学生,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激发学生产生自主学习兴趣的前提。

教育实践告诉我们,学习差的学生并不是每个方面都差,他们总有某方面的潜在才能和优秀品格,教师对待学生不能用一个标准衡量所有学生。[3]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自我实现是每个人得到全面发展的表现,而达到这个最高境界的前提便是尊重需求得以满足,我们每位老师在教育过程中绝不应该恶意批评、贬低每一个学生的错误,使之产生厌恶教师的心理,进而对学习失去兴趣。在学生取得微小的进步时就要赞赏他,赞赏他的细小成功,使他感受到尊重,赞扬他的良好兴趣、爱好和专长,进而使之产生不断前行的动力。

4教师转变为教学研究者

在传统的教学环境中,教师往往只是在“备课、讲课、批改作业”如此往复循环中进行传授知识的工作。研究教学理论,研究学生行为往往被认为是专业教育学家的工作。

广大的教师从事一线教育工作,他们往往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很多固有的教学理念,在不断发展的社会环境中已经显得格格不入,陈旧的教育观念已经不再具备理论指导的意义。教师如果机械式地将不再适用的教学研究理论成果应用到新的教学环境中去,很难达到新课改所要求的教学效果。教师要深刻领悟新课改蕴含的新理念与新方法,在教学环境中不断摸索适宜的新方法,使自己由简简单单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教学研究者。

教师应以发展的眼光审视和分析自己教学实践中出现的各种新问题,对自身的教学行为加以不断反思,对如何实施有效教学进行探究,对既有的经验加以总结分析,可为下一步的实践提供参考。转变自身的教学职责,不仅可以持续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也能提高研究者的教育科研能力,实现新课程提倡的教研结合,这是提高教学水平的关键,也是培养创新型教师的基础。

5教师成为一名终身学习者

长久以来,老师被尊为知识传承的权威者,在信息传播技术迅速发展之前,每一位学科老师在三五年内通过对该学科的重要知识点反复研习、备课,摸索出一套自己的教学方式,很多老师便不再探索新知,抱着既有的知识体系,站在该学科知识的制高点“训导”一届又一届的学生。久而久之,自己成为“顽固、无趣”的陈旧知识传播者。

当今社会,科技的进步日新月异,可能现在的科技前沿知识,一年后便被人们抛之脑后,不是因为人们难以理解而不去关注它,恰恰相反,人们获取知识的途径增多了,学习新知识的能力不断提升。每一項细微的科技改变,都对社会进步产生深刻的推动作用。对教师而言,同样要有居安思危的意识。这个传统职业必然会因为科技的进步受到冲击,紧紧抱住固有的陈旧教育观念与教学方式,必然会被社会淘汰。

新课改的提出便是教育领域不断进步的表现。新一轮课程改革中要求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开发校本课程等都需要教师有相应的知识结构、教育理念、文化素养和道德素养。教师现在不仅需要有精湛的专业知识,更要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领域,不断学习并接受新的教育理念,采用新的教学方式,提升人文素养,以新型知识传播者、探索新知的引导者身份,出现在学生的面前,同广大学生一样,成为时时刻刻都在学习的“学生”。

6 “互联网+”对传统教育的冲击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将从根本上改变教育的生态环境。“互联网+”使我们的传统教育逐渐从封闭走向开放。以往信息通讯技术的滞后与高昂的费用,使得优质教育资源会因时空限制而产生教育的不平等。现在全球各大名校已逐步将自己的各类精品课程上传到网络,全球性的知识库正在逐步形成,属于全人类的优质教育资源正得到极大程度的充实和丰富,这些资源通过互联网连接在一起,使得人人随时随地都可以获取他们想要的学习资源。人们获取知识的效率大幅提高,获取成本却大幅降低。

“互联网+”对教育资源的重新配置和整合,让学校、教师的地位及作用受到极大的冲击。学校已经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场所,互联网上的教师可以将自己的服务由几十个学生扩大到能几千个甚至数万个学生。传统的因地域、时间和师资力量导致的教育鸿沟将逐步被缩小甚至被填平。学校逐渐向学生互动、相互探讨学习的物理场所转变。

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在线教育有其重要的特性,但它仍需要与线下教育相融合,当下广大教育工作者迫切需要实现教学模式的有效改变。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应如何有效衔接,才能促进学生的学习,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实践。

7总结

在社会不断发展的今天,广大教师应做好职责转变,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将有利于新课改的顺利推广与落实。教师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一个人的人生轨迹,优秀的教育者必将培育出优秀的人才,一流的教育是我国不断走向富强的基石。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广大的教师风雨春秋三十载,五尺讲台一挥间,通过应用新的教育理论、新的教学方式、新的技术手段,达到教育的核心目标——最大限度地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爱萍.浅议思品教师注重人格魅力培养对学生的影响[J].祖国:教育版,2013(2):539-540.

[2] 崔俊燕.教育的成熟在于呵护自己的自尊[J].宁夏教育,2012.12:037.

[3] 史亚娟,华国栋.论差异教学与教育公平[J].教育研究,2007.1:36-40.

猜你喜欢
新课改互联网教育
新课改下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新课改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探索
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研究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新课改下开展数学建模教学之浅见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