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九
随着A股市场持续下跌,银行股再现大面积破净.这一次,除了招商银行等个别银行股之外,连四大国有银行也难以幸免,股价集体跌破净资产。而作为A股市场权重最大的板块,银行股的下跌反过来又拖累了A股指数,导致上证指数一度跌破2700点。
在去年和今年一季度,银行板块是A股市场最抢眼的板块,当时A股市场“一九现象”盛行,在大多数股票下跌的背景下,银行板块持续上涨了一年多,使得当时上证指数一度突破了3600点。今年1月份,工商银行的市值甚至超过了美国的摩根大通,成为全球市值最大的银行。不过,银行股的强势并没有继续维持,银行股自今年2月份以来开始加速下跌,连工商银行这样的大市值股票,股价跌幅也超过了30%,自然也让出了全球市值最大银行股的宝座。
银行股这一轮的大幅下跌,原因首先在于股价经过一年多时间的上涨之后,已经存在强烈的补跌需求。在2017年A股市场大多数个股普跌的背景下,银行股一枝独秀,当时市场对于银行股的乐观情绪在于,银行股的息差收入开始企稳回升,因为去年是金融业去杠杆之年,流动性紧张导致市场利率不断攀升,利率上升对于银行而言相当于涨价效应。其次,银行的不良率也出现了下降的苗头。我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曾经多年保持“双升”势头,2016年末,我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率开始小幅下降,这是自2012年以来的首次下降,而2017年依然延续了小幅下降的趋势,这使得市场对于银行股的未来开始恢复信心,乐观情绪驱动了银行股在去年和今年年初的持续上涨。
但是银行股的情况并没有想象中那么乐观。首先,最近几年银行体系的存款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分流压力。2017年,我国的人民币新增存款为13.51万亿元,同比少增1.36万亿元,历史上首次出现了负增长。在存款分流的压力之下,银行不得不寻求放开存款利率上限,今年4月中旬,银行间的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机构成员召开会议,讨论放开商业银行存款利率自律上限。存款利率上限如果大幅度提高,意味着银行利润将受到挤压。
不仅如此,一度出现下降趋势的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率,在今年一季度出现了反弹。银监会的数据显示,2018年一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1.77万亿元,较上季末增加685亿元,不良贷款率1.75%,较上季末上升0.003个百分点。
银行股的不良贷款之所以再度反弹,主要原因也还在于去杠杆。在金融去杠杆的大背景之下,企业融资难度大幅提升,一些资质不佳的企业过去可以通过发新还旧等手段来维持运转,但是随着融资渠道萎缩,企业资金链断裂,今年市场上违约事件大幅上升,从银行的角度来看,企业违约也就意味着不良贷款上升。
对于银行而言,金融去杠杆可谓一把双刃剑。在去杠杆的初期,流动性收缩带来资金利率上升,银行成为最大的受益者,但是随着去杠杆持续深入,大量企业的债务危机被引爆,导致大规模坏账集中爆发,最终银行也不得不承受资产质量恶化的冲击。在去杠杆的大背景下,没有一个行业可以置身事外,都要承受这场巨变的冲击,差别只在于时间的早晚。
面对企业债务违约和银行坏账风险上升,债转股在最近几年被视为重要的解决手段。从技术层面来看,企业将债务转为股份之后,短期之内不再有债务压力和违约风险;而从银行的角度来看,将存在坏账风险的债权转为股权,至少在短期之内避免了不良资产的攀升,看上去有一举多得之效。
虽然各级政府近年来大力推动债转股的发展,但从实际效果来看基本上是雷声大雨点小,很难和上世纪90年代那一轮相提并论。统计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年底,市场上签约债转股的规模超过1万亿元,但真正落地执行的比例不到15%。
进入2018年以来,由于市场违约事件频繁发生,债转股再度被重视起来。今年1月份,国家发改委、央行、财政部等七部委发布《关于市场化银行债权转股权实施中有关具体政策问题的通知》,对市场化债转股工作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和困难提出了10条具体的解决办法,包括允许采用股债结合的综合性方案降低企业杠杆率、允许实施机构发起设立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开展市场化债转股、支持各类所有制企业开展市场化债转股等等。更值得关注的是,今年6月份,央行宣布定向降准,预计释放资金7000亿元,其中5000亿元将用于推进“债转股”。
从投资者的角度来看,如果新一轮债转股大规模展开,对于银行可能意味着利空多于利好,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银行股价的进一步下跌。央行宣布降准支持债转股之后,银行股开始加速下跌,由此不难看出市场对于债转股的态度。
对于银行而言,债转股虽然可以在短期内避免不良资产的攀升,但这更多只是一种技术处理手段,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不良资产的问题,真正的坏账风险并没有因此消失。而且债转股还会给银行带来更多的问题,在持有债权的前提下,银行还可以获得稳定的利息收入,但是转为股权之后,因为事实上債转股的大多是经营困难企业,很难给银行提供稳定的分红。银行持有企业的股权比持有债权需要占用更高的资本消耗,大量债权转为股权,会对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提出更高的要求。另外,银行也不能成为企业的长期股东,债转股之后将来如何退出也是一大挑战。
除了债转股之外,资管新规也给银行带来巨大的经营压力。今年4月份,央行、银监会等部门正式发布了《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业界称之为“资管新规”,其中尤为引人关注的一点在于“打破刚性兑付”,银行理财不得承诺保本保收益。过去10年来,我国的银行理财产品高速增长,尤其是很多保本保收益的理财产品因为提供了远高于存款利息的回报率,大受市场欢迎,资产管理业务成为银行的重要收入来源。但是随着理财产品不再承诺保本保收益,很多保守投资者可能会因此放弃理财产品,如果理财市场规模因此大幅萎缩,对银行将带来较大打击。
另外,国内货币环境的变化,也将给银行股带来最直接的影响。近日,央行对于流动性的表述开始发生实质性变化,从“保持流动性合理稳定”转变为“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这预示着维持了一年多的流动性紧张局面将会逐渐有所放松。在去年一季度金融去杠杆升级时,流动性紧张带来资金价格上升,投资者预计银行股将从中获益,因此银行股引领了去年A股市场的“一九现象”,而随着市场流动性逐渐充裕,资金价格下行,银行股的业绩也将因此承压,对于A股市场而言,可能也意味着曾经被人诟病的“一九现象”将开始风格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