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有禅

2018-07-29 12:05李鹤
江西教育B 2018年5期
关键词:禅心禅意体悟

李鹤

教育的禅意在哪里

在骆玉明老师《诗里特别有禅》一书的代序中说:“禅是一种哲学,一种宗教,但禅更是一种体验,一种生命形态。”这句话表明骆老师深谙做人、做事的道理,对生命有更深层次的领悟和解读。

书中说:“倘能消弭固执和对立,消弭贪欲和妄念,消弭紧张和焦虑,便能以空灵玄妙的智慧、朴素自然的心情、随缘自适的态度,求得属于你的完美的生命。”我想,我们的教育,我们对待孩子们的态度,如果能有空灵玄妙的智慧、朴素自然的心情、随缘自适的态度,是不是能够教育出身心更健全的人呢?

这几年,通过不断读书和行走,我渐渐梳理出自己的教育信条,那就是:读书,行走,实践。我自己通过不断体悟和思考,渐渐也感受到教育的禅意。我们在从事教育的时候,是不是应该少一些说教,少一些灌输,让孩子们多一些探究、思考和领悟,让他们自己感受到“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的妙处和意境。我相信,对教育注入更多温润、温馨的情怀,才会催生更有张力与活力的生命,才会培养出更多有情怀、心智健全的人才。

用禅心解读教育

书中《何处惹尘埃》一文里说:“最高深的佛法,也只能自己去体会,而无法用语言文字来表达。”教育的真谛和奥妙亦是如此。而只有身处其中,拥有禅心的人,才能体悟到教育的禅味。如果一名教师在从教过程中体会到了教育的禅意,并拥有一颗教育的禅心,那他一定是备受学生喜欢的。同时,他自己也一定能够体会到教育的愉悦和做教师的幸福。就像我,前20年中的大多数时间,只是感受到了教育的累与苦,而近些年来,通过读书、行走、实践,渐渐认清了自己的方向和目标,也逐渐体悟到教育的魅力。

我在课堂上总是带着明确的目标,那就是,带给学生最美的语文,让他们体会到汉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和无限魅力;在生活中,我也能享受读书、写作的快乐。

书中说:“无论人处在什么样的情况下,都需要保持心性的空明,而不受外物的牵绊……”在当下这个浮躁的时代,不少教师迷失了自己,把获得荣誉、职称、晋升作为自己竭力追求的目标,而忽视了教育的本质。他们很少去了解什么是生命化教育,更不用说如何把生命化教育融入到日常的教育教学中去。我们应该“时时勤拂拭”自己的心灵,勿使功利之心遮蔽前行的方向。

教育有禅在心悟

“禅首先不是宗教,不是哲学,而是生活方式、人生态度。”那么教育是什么?我们对教育应该持什么样的态度?

我非常喜欢王维《终南别业》中的诗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我们对教育、对孩子们,甚至对自己的成长,是不是也应该有这样一种心态——顺随人性,顺随自然。对孩子的学习成绩,不要过分苛求,要用一颗平常心去对待。特别是对待那些所谓的后进生,更要有足够的耐心、更多的温情。这样,孩子们不会把学校看成监狱,他们能感受到学校是充满人情味的场所,能得到学习的快乐。

书中说:“心外无佛,就是说每个人的心性就是佛性,成佛自在自悟本性。”我们教育工作者如果有一天达到了这样一种境界,也一定会体悟到教育的妙处所在。就像唐代比丘尼开悟诗说的那样:“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回想自己这几年来不断读书、行走、实践的经过,特别是读了张文质老师的《教育是慢的艺术》、吴非老师的《不跪着教书》、谢云老师的《禅里的教育》等书,以及参加了吴国珍、张文质、谢云等老师组织的“勇气更新”“教育行走”活动后,自己的教育之路越来越开阔,心里越来越透亮,教育的信念越来越坚定。2015年7月,我参加完“教育行走”活动,写了一篇文章——《把自己变成一株开花的树》,阐述了自己对教育的全新理解和憧憬:“我们每个人都把自己变成一株开花的树,让教育之树充满生机,让孩子们从自己身上直接受益,我们的教育一定会更美好。”

书中说:“最高的完成并不是外在目标的完成,而是自我的完成。”我们通过不断修炼自己,通过不断思考和践行,就能够找到一条自我发展和救赎之路。

禅悟教育的本真

近几年来,我自己不断读书,不断引领学生们读书,特别开设了“欣赏课”和“分享课”,让学生们不断诵读经典,我不断践行自己想象中的教育。但我还有许多困惑的地方:作为教师,我们是不是只要衷情于教育,就会慢慢悟出教育之道,领悟到教育的真谛?我曾经钟情于叶嘉莹老师的《唐宋词十七讲》《迦陵论词丛稿》,我希望从她对古诗词的解读中窥见人生的真谛、教育的奥义。当然,“人心各不相同,求法和证悟的过程也是千变万化,但佛性只是一体”。每位教师的教育教学方法各不相同,但应该殊途同归,那就是让教育更美好,让孩子成人、成才。“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也许好的教育就是这种境界吧!

教育的禅意体现在平常心。这种平常心就是做好自己,不受外边花花世界的诱惑,沉下一颗心来做教育,做自己。相信我们只要坚持不懈,任何教育的“疮疤”都能向好的方面转化,总有一天会春满杏坛。

教育要回归禅

其实,所谓的差生,也是不少教师“塑造”出来的。不少老师对于成绩不佳、表现不好的学生在心里就已经有了成见,在平时就会自觉不自觉地把他们当成所谓差生对待。这种做法已经歪曲了教育的本质。

书中说:“返归自然朴素,就是人生‘休歇处。”我认为,教育的“休歇处”就是回归最朴素的教育,也就是苏霍姆林斯基和陶行知所倡导的回归自然、回归实践的教育。而现在,不少学校草木皆兵,不敢开展实践教育活动,不敢让学生冒一点点险,生怕出安全事故。这样的教育不仅脱离了生活,更谈不上有禅意。

我們的教育应是活泼泼的,应该永远童心不老。最后,你要问我教育是什么,我只能说“云在青天水在瓶”;你要问我怎么做教育,我也只能说“春来草自青”。(作者单位:山东省东平县大羊镇中学)

□责任编辑 万永勇

猜你喜欢
禅心禅意体悟
山水禅心 康养五莲
郎世宁的心声与体悟
禅意人生
李学明:且将诗画寄禅心
体悟伟大梦想 汲取创新力量
禅意(外一首)
禅心自在
品一杯充满禅意的茶
体悟书法
不一样的体悟 2014 RFC国际雨林赛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