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生个性化培养

2018-07-28 11:18唐鹏
神州·中旬刊 2018年7期
关键词:个性化培养中职学生就业

唐鹏

摘要:我国中职教育发展迅速,中职生培养面临的专业技能与就业的矛盾,这就要求学生培养计划与方法随之做出改变,应针对地方对各专业的需求制定人性化的方案,根据不同个性学生来进行就业指导,最终适应当前地方社会发展。

关键词:中职学生;个性化培养;就业

1.尊重学生个性

近年对普通高中的盲目追求,使中职学校录取分数线逐年降低,加之社会片面的认知让选择中职的学生失去了成才的信心。国家从中考阶段的控制才使得中职学校的生源质量有了一定改善而以成绩论成败的观念是不科学的。另外,学生存在个体差异,那么学习成绩也存在差异,学生也有精神层面的诉求。不同性格的学生完全可以在其他方面找到展现自己的机会,即使在学习领域成绩不理想,也可以在其他领域取得成功,树立信心和自尊感,如此,可以促进学生学习的信心。自尊心是一种强大的内驱力,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有的还有望成为学习上的优秀者。中职教育更应注重学生个性来进行培养,但有别于普通高中,中职教育既要求学生具有一定文化专业基础知识,又受教学周期和专业课程的限制,要恰当地把握好是不容易的。教师必须重视技能教学辅以相关的文化知识,改变原由教师灌输式教学方式为启发和引导的方式,形成良好的课堂互动,彼此尊重。中职毕业生掌握了“三基”知识后,在今后的工作中仍要提高操作技能和管理能力,也要提升文化专业知识层次,以适应企业发展。

2.个性化培养有利于适应当前社会需求

中职教育的重点是就业,适应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职教育为社会主义经济培养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的技能人员和初级管理人员,教学设计都是围绕着专业工种岗位所需的课程。虽然中职生就业求职也有激烈的竞争,但是这种竞争不需要你死读书,也不会让你“浸泡于题海”之中。在劳动力市场和人才市场中,有技能、有特长、有能力的学生备受青睐,这对中职学生个性自由发展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在强调“技能”的同时,非常注意突出“能力”要求,因此,长期以来比较注重从各方面培养学生个性,扩张特色。应试教育需要的是将学生头脑填满知识,而技能或能力要求,是要将学生头脑变为需被点燃的火把。能力是一种创造性的表现,需要激情的火花点燃。能力体现于各方面,如活动能力,组织能力,人际关系处理能力等等,所以中职教育五十多年的发展史上,一批又一批的毕业生成为各条战线的技术、管理骨干,甚至独当一面。这就是中职教育善于张扬学生个性,从而使学生走上社会后,能随社会的需要发展自己的鲜明个性,并最终走向成功。

3.符合社会实际的专业设置有利于就业

湖北省某市近年来社会经济发展变化快、形式多样化,特别是建筑、物流、卫生、旅游、投资等行业,而某职业技术学院为全国示范,但其专业设置与地方经济变化稍显不足,有的专业过剩,有的则过慢。原有专业跟不上新形势,新专业设置又不合理,对新生吸引力也不足。每年招聘会参与企业很多,不乏本市知名企业,效果却不理想,企业觉得毕业生能力也待提高,学生觉得企业对待人才诚意不足。

根据现状应加快建设院系建设,优化课程设置,与企业联合办学,学生就读期间参与企业日常工作,形成“大院系,小專业”的两级管理。社会经济形式转变,企业需求变化在平时密切合作中按每学期及时改变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我们只有把握社会变革的脉搏,真实了解企业需求怎样的一线人才,调整教学计划,使学与用结合,引导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使学生由接受管理转变为主动自我管理,既符合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战略定位,又符合学生自身发展需要。学校的办学特色才能充分的体现出来,对新生吸引力也会增强,时间稍久也能改变社会对职业教育片面的认识,让学生以学校为荣,学校以学生为傲。

参考文献:

[1]董大葵,《职教论坛》,2001年,第8期。

[2]姜大源.职业教育学基本问题的思考(一)[J].职业技术教育,2006年,27(455):5-10

[3]李慧,《卫生职业教育》,2010年,第18期。

猜你喜欢
个性化培养中职学生就业
浅析分层次教学模式在职业院校体育教学中的开展
浅谈中职英语单词教学策略
浅谈如何在语文课堂上激发中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浅谈高校辅导员的就业指导力
如何指导大学生提高面试技能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
基于分层教学,促进高中生个性化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