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红飞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教学共同体的概念应运而生。各个学校通过采取科学手段来进行共同体建设,以此提高教师的集体备课能力。在创建初中物理教学共同体时,通过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再以青年教师接受新鲜事物能力强的特点,带领老教师接受新事物、新观念和新方法,以此来推动学校、教师和学生的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共同体;建设策略;方法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创建共同体是一种现代的教育理念,也符合新课程标准要求。通过组织教师集体备课,提升教师备课的规范性和实效性。在此基础上,还需要相关人员做到以下几点:第一点是教研组长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通过有目的地带领物理学科教师开展教科研活动,以全面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第二点是物理教师应不断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增强自身的专业素养,为迎接新一轮的初中教育改革奠定扎实的基础;第三点是物理教师备课组要不断加强合作,通过集体备课、磨课、论课等活动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第四点是针对物理课,要在全校全面推进示范课、推门听课等活动,通过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促进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第五点是初中物理教师应积极组织开展各种教学竞赛活动,通过以师带生、以生促教等方式促进师生的共同成长,为物理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奠定基础;第六点是各个初中学校要加强物理学科课程、作业的校本化建设,探讨多种教学方法,以青年教师带领老教师共同开展教师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的大练兵活动。
一、初中物理教学共同体建设的意义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进行共同体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点是在初中物理教学共同体中,通过不同年级教师的交流、探讨,使不同的教育思想、观念、教学模式等在交流中获得补充和完善,以此来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第二点是初中物理创建教学共同体的目标是促进学生持续健康发展,提高其物理学习能力。基于此,通过将各个年级的教师组织在一起交流、讨论,有效避免了教师个体研究思维、方法等局限的缺点,发挥集体智慧的作用,最大限度地了解学情,以此来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减少教学中的不足。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创建教学共同体,为青年教师提供了成长的平台,也使其发挥了自己的优势,极大地改善了课堂教学状况,教学质量更是获得了质的提高,真正实现了教师和学生、教学与新课程的同步成长。
二、初中物理教学共同体建设的策略
由于教师教龄、学历背景等不同,教师的个体发展需求也不尽相同。基于此,物理教师的教学应置身于不同层面的共同体中,这就是说教学共同体的构建是多层次、多元化的,因此在进行构建时,应以此为基。
(一)建设人力资源库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现在不是倡导封闭学习的时代了,通过教学经验、教学方法等的共享,可以大力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建设人力资源库恰恰是实现资源共享的重要途径,应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人力资源库中,应积极吸纳一些优秀的物理教师和教育专家以及青年教师等,做好人才吸纳和储备工作,在此基础上,推行師徒结对的学徒制和追随特级教师的网络学徒制。通过这两种制度,使每个教师都能找到学习和成长的平台。初中物理教师可根据自己的需求,在资源库中寻找一个或几个师傅,通过参与师傅的教学研究或实践,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在实践参与中,教师也可以将自己的心得体会分享出来,以降低其他教师自行探索的难度,这同时也是对自己工作的总结和思考,在其他人学习和思考时,通过交流和讨论,不断地改进方法以获得更大的成长,加快专业成熟的进度。
(二)建设以课程建设为目的的初中物理教学共同体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不乏一些青年教师,由于其教学经验不足,导致其教学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在初中物理教学共同体建设中,可要求青年教师带着在物理新课程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参与进来,通过学习研究,成为物理新课程的自觉建设者。如参加课程沙龙、物理论坛等活动,提高青年教师对新课程的认识,增强他们在课堂中的实施水平,使其逐渐成长为一名优秀的青年教师。青年教师接受新事物能力较强,他们还可以通过一对一结对子来引领学习和接受能力较弱的老教师共同学习,以实现教师整体教学能力的同步提升。
(三)建设以项目合作为主的初中物理教师共同体
建设以项目合作为主的初中物理教师共同体,指的是专家和物理教师就某项物理课题展开研讨、案例探究等活动,在活动中,专家对教师的观念、策略给予专业的指导,并从对话和案例讨论中获取理论素材;教师从专家的建议中获取专业的教学理念,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在专家和教师的相互交流中,通过分享信息,彼此支持,共同进步。
构建初中物理教学共同体具有积极意义,不仅可以解决目前初中物理教师整体学科素养不高的问题,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还能对教学中存在的顽疾问题进行针对性研究、探讨,通过改变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陈贵,高红粉.通过初中物理教学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8).
[2]罗文波.初中物理教学中科学素养的培养刍议[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2(2).
编辑 张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