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自2016年教育部发文将中小学“品德与生活”“思想品德”教材统一更改为“道德与法治”后,新版教材编写更具特色,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增设了“探究与分享”模块。笔者就该模块的形式与作用进行了具体分析,并以“爱在家人间”(统编《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一课为例,进行了教学设计,力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探究与分享;形式
道德与法治课堂如何适应核心素养的教育改革取向,实现教与学方式的变革,是当前一线教师必须积极思考的问题。为此,我们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通过“探究与分享”这一环节,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本文就此展开论述。
一、 “探究与分享”释义
探究是指学生在学习情境中独立地发现问题,积极思考,探索问题的根源所在,并通过多种方式分析和解决问题。“探究与分享”就是指学生发现问题,并通过一定的努力来解决问题,把问题解决的结果同其他同学交流,使大家在意见交流中丰富自身的知识,提升人际交往的能力。教育部2016年4月28日消息,教育部办公厅日前发布了《关于2016年中小学教学用书有关事项的通知》。《通知》明确,从2016年起,将义务教育小学和初中起始年级“品德与生活”“思想品德”教材名称统一更改为“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更改面临着教材的重新编制。在教材内容上占有很大的部分,仅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就有25个“探究与分享”。通过设置该模块,学生获得更多思考的机会,运用多种方式探索其中的奥秘。同时,学生也获得了更多的表达与交流的机会,可以更好地展示自我,與同学建立良好的关系。
二、 通过“探究与分享”,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共有25个“探究与分享”,其形式多种多样,每种形式都有各自的特点与探究方法,锻炼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一) 插图形式
插图是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探究与分享”模块使用最多的一种形式。插图最直接的特点就是直观性强,并且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对于刚刚迈入中学的青少年来说简单易懂,以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中简答类插图主要起衬托问题作用;对话类插图主要起导入作用;图表类是思想政治教材经常采用的呈现方法,其最大的特点是显而易见。
(二) 材料分析形式
材料分析是在教材编写中经常采用的一种形式,材料中往往包含了重要信息,需要学生在阅读材料时用心思考,把握关键词,概括出材料的大意。所选用的材料一般源于生活,但赋予它更深层次的意义。材料分析形式的“探究与分享”具有以下特点:紧联主题、趣味性强、能力培养。材料虽然长,但并不是每一个字都同等重要。学生所面对的是一段文字信息,要想在这一段文字中学习到知识,首先要对文字进行加工处理,提取有用信息。材料分析在学生的学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首先,材料分析锻炼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只有阅读材料才能了解其中的内容。其次,材料分析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材料的后面紧跟着问题,需要从材料中寻找答案。再次,材料分析锻炼了学生的概括能力。学生在文章中迅速锁定关键信息,在头脑中进行深入加工,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文章的大意,转换成书面语言回答相应的问题。
(三) 填空形式
填空是考试时经常采用的一种题型,“探究与分享”同样也采用了填空的形式。但它与考试时的填空不同,不是注重知识点的默写,而是注重情感的启发。道德与法治是一门德育性质的课程,重在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所以设置的模块无不体现这个特征。
(四) 辨析形式
辨,就是辨别。析,就是分析。辨析就是首先要辨别正误,然后对其进行分析,说明哪个方面有道理,哪个地方表达有误,极大地发展了学生的能力,不仅是对之前所学内容进行检测,学生对材料的辨别更体现了其自身的价值观。
(五) 小组活动形式
小组活动是增强学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方式。“探究与分享”也采用了小组活动的形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也能加深对新同学的了解;活动结束后同学们与大家分享活动感受,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加深同学间的友谊,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三、 案例分析
“爱在家人间”是《道德与法治》第七课第二框的内容。本课对应的课程标准内容是:“体会父母为抚养自己付出的辛劳,孝敬父母和长辈。学会与父母平等沟通,调适逆反心理。增强与家人共创共享家庭美德的意识和能力。”《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在分学段教学内容与要求(7~9年级)中指出,进一步深化宪法教育,加深对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认识。了解民事法律的基本原则。
笔者设计了三个实践活动:“感受一次关爱”“做一周家务”,并组织了“传递感恩,点燃梦想”亲情交流活动。“感受一次关爱”要求学生记录父母关爱自己的点滴细节,并用行动去关爱父母。这一活动增进了亲子关系,受到了父母的支持和赞赏。学生进而通过“做一周家务”,既体会到了父母的辛苦和责任,又锻炼了自己不怕苦和坚持的意志品质。“传递感恩,点燃梦想”亲情交流活动,则利用周日,邀请家长和学生一起在操场开展游戏活动,共同体味亲情,增进亲子关系。
四、 结语
综上所述,“探究与分享”是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也是指向核心素养的道德与法治课堂的内在要求。利用问题将学生生活引入问题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体验与探究,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励学生用所学知识尝试解决实际问题,从而进一步提高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
[1] 王东平.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思考[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7(4):69-70.
[2] 孙晓砺.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基础教育研究,2017(6):49+51.
作者简介:周莹,福建省三明市,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第五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