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 雨
(上海建桥学院,上海 201306)
大学生涯具有阶段性的发展特点,其中第一个重要阶段是一年级,这个时期的主题词是“适应”。什么是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美国全国入学指导管理者协会和标准促进委员会 1986年出版的《学生服务和学生发展指导纲要》,明确提出三个目标,即帮助大学新生实现适应转型、为新生展现大学广阔的学习机会以及让新生融入大学的生活*转引自卢涛:《高校新生入学教育模式刍议》,《山东行政学院学报》2013年第6期,第144页。。国内相关研究较少对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作概念界定,有研究者在梳理相关说法之后指出:新生适应性教育是指从新生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开始,在整个大学一年级期间,学校通过网络、讲座、课堂内外的多样化活动,为新生提供服务和引导,使新生尽快适应全新的大学生活,并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和建设者奠定坚实的基础*吕雪梅:《中美大学新生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研究》,西南交通大学2017年博士学位论文,第26页。。
对新生开展适应性教育,是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美国ACT(大学入学考试)的统计发现,学生在大学一年级期间的学习生活情况(特别是适应期的情况)对大学四年的学习、工作成就及今后的差异分化的贡献率,占整体的53%*王晓丹、高瑞斌:《高校新生适应性教育问题、归因及优化策略》,《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0期,第1038页。。通过对中国知网的搜索发现*检索时间为2018年6月5日。,有关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主题的文献约160余篇,但鲜有以高校实践为导向进行系统阐述,因此本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目前,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越来越受重视,各高校均开展了诸多相关活动,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少,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2.从适应性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来看,缺乏实践性。目前大多数高校开展的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主要包括:第一课堂如思想政治课程、心理健康课程及职业发展规划课程等;第二课堂如报告、参观、晚会及制度学习等。但是,这些教育内容缺乏实践性,“教师台上讲,学生台下睡”,活动吸引力不大,学生兴趣不高,未形成教师全身心投入和学生真正参与的局面,使适应性教育无法取得实效。
3.从适应性教育的节奏来看,缺乏持续性和有效机制。大多数高校把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简单当作入学教育,仅持续两三个月,显然不符合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发展规律。事实上,新生入学教育只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杨振斌、冯刚:《高等学校辅导员培训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66页。。如军事训练环节,学生在军训过程中形成的行为和习惯在军训结束后又恢复原状,未在后期的学习和生活中加以强化,此类现象理当引起重视。
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之所以存在诸多问题,原因之一在于缺少学生的参与和实践,因此,实践导向应当成为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的核心,这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加以分析。
1.参与是学生实现适应性转变的关键。学生发展理论包括个体与环境互动理论、认知结构理论和社会心理学理论,分别回答大学生需要发展什么、怎么发展及哪些环境因素影响大学生的发展、如何确保大学生朝理想的方向发展等问题。在回答“怎么发展”时提出“参与是学生学习和自身发展的关键”,认为学生有效参与和真正投入是学校与学生之间产生教育与被教育的基础,是教育形成的根本,这种参与和投入包含知识层面、情感层面和行为层面*里斯汀·仁著,李康译:《学生发展理论在学生事务管理中的应用——美国学生发展理论简介》,《高等教育研究》2008年第3期,第19页。。学生的发展状况取决于他们与大学环境的有效互动,学生参与付出的努力和精力越多,收获就越大,这也符合马克思“人的发展是全面的发展”的理念,即“个人的全面发展要在社会劳动和社会实践中获得”*顾明远:《马克思个人全面发展理论的现实意义》,《光明日报》2017年7月25日,第6版。。
2.实践是参与的最佳途径之一。在设计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活动和教育环境时,要瞄准“参与、投入、转变”三要素。首先要强化实践,要求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所有的教育活动要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各个环节中去,而不是围绕教师的“教”。其次要强调持续,长时间的参与和投入才能促成学生的转变。实践导向的适应性教育为大学新生创建了合适的校园环境和持续实践的机会。教育环节既不能是蜻蜓点水式的“签到式参与”,也不能是“走马观花式”的参观,在各个项目的实践中,新生与学长、同伴、教师及环境之间进行深入持续的有效互动,不仅投入时间和精力去接受各种挑战,而且需投入情感,建立起开放、信任的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在自身情感和环境、文化之间找到融入点,在持续参与中完成自我认知、自主管理并形成个体和团队意识,最终实现适应性转变。
在以实践为导向的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体系构建过程中,上海建桥学院经过多年探索,逐渐形成自身特色,并从培养目标、内容体系和评价体系入手,着力解决新生适应性教育实践性、系统性不强等问题,实现与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对接。
适应性教育的核心目标是实现大学新生的四个转变。
1.思想和理念的转变。主要包括:一是融入大学的物理空间;二是融入大学的文化环境,即深刻理解学校校训、办学理念等校园文化和主流价值观,在认同过程中知校、爱校和荣校;三是认同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价值观、人生观、个人信念、社会责任意识并形成各种优良品质等。
作为人类社会政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不管是出现在我国极具历史底蕴又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还是探索西方致力于驱散选举民主迷雾的西式协商民主,均蕴含着政治文明的共同声音,均有明显的相似点乃至相同点。从总体上看,中西协商民主的相似点主要表现在经济背景、政治诉求、文化基础和社会条件等诸多方面。
2.生活方式的转变。主要指独立生活能力的养成,包括学会做事、增强毅力和自律等。从家庭环境的生活转变为校园环境的集体生活,在没有父母的照顾下能自主、有条理地安排自己的内务和生活,克服从众心理,学会理性对待周围的人和事,学会自我控制和自我约束并能持久。
3.学习方式的转变。主要包括学习方法的掌握、时间的管理和职业素养的养成三方面。在开始独立思考人生规划和未来职业发展的基础上,管理好课余时间,加强学习的计划性,适应大学课堂学习的节奏,建立挑战自我的勇气,增强学习信心,逐步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4.独立人格和人际关系的建立。主要包括:一是基本建立个体的独立性;二是形成团队意识,建立与寝室、班级、师生、社团及学习小组等团队成员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合作的人际关系;三是挖掘个人的领导力,一些适应能力强的新生能较快融入学校环境和学生群体,并开始在团队中承担负责人的职责。
在传统的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如新生入学教育、专业介绍、开学典礼、军事训练和参观校史馆等)基础上,设计早晚集中自修、“文明修身”课程、新生锻造营和菁英学院四大实践教育环节(见表1)。
表1 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四大实践教育环节与培养目标的匹配
1.早晚集中自修。针对全体新生进行为期一年的自修,目的是引导学生合理安排课余时间,完成在他律要求下的逐步自律、从中学学习方法到大学学习方法及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过渡。要求一年级学生每周五天在教室集中进行早自修30分钟、晚自修2小时,辅导员对学生早晚自修情况进行监督,任课教师、专业导师对学生自修提供支持,学校对早晚自修情况进行考勤和评比。
2.开设“文明修身”课程。针对全体新生进行为期一学期的训练,目的在于引导学生从身边事、具体事做起,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责任意识、公德意识、自立意识、环保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等,并有针对性地磨炼学生的意志,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该课程以清洁校园(包括公共教学楼、学院楼、宿舍楼及校园公共区域)为主要内容,周一至周五每天劳动30分钟,课程成绩及格方可毕业。该课程已实施8年,强调“真做、有效”。具体做法是:将校园各区域划分为2 000个岗位,学生可在网上选取早、晚各一个时间段和岗位进行清扫,明确各类岗位的劳动程序、清洁标准和评分标准,一学期中岗位必须轮换一次。辅导员是“文明修身”课程的责任人,负责动员、评价和总结;由高年级学生担任的文明修身学导负责一个小组日常的示范、引导与考评。“文明修身”课程强调学习与服务并重,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学习的意义、维护生活环境的责任和人人平等的观念,愿意为团体付出和服务;有助于实施“从做中学”的教学理念,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有助于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良好的品德、正确的价值观以及积极进取的人生观。
3.打造新生锻造营。新生锻造营是一种全新、积极和深度的新生校园体验模式,它有别于军事训练,通过多种形式、高强度的素质拓展活动、社区志愿服务和积极反思等环节,新生与学长、教师共同学习和生活,充分了解校园文化,体会校训精神,培养坚强的意志和毅力、吃苦耐劳的精神,增强团队意识、合作精神及归属感,挖掘自身的领导力并努力成为新生适应性转变期中朋辈互助的力量之一。
4.组建菁英学院。菁英学院面向大学一年级的学生骨干展开训练,以提高学生骨干的自身素养、综合领导力为目标,具有常态化、分类和分层次指导的特点。每期约600余名学生参加,包括大学一年级的班长、团支书、辅导员助理、文明修身学导和社区自管五类学生骨干,分初级、中级和高级班,高级班学生骨干可出境培训。培训方式包括骨干辅导员讲授、学长传承、实务操作、团队素质拓展和走进校内外社区等,能有效帮助学生干部适应工作岗位,提升综合素养和团队合作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起到服务朋辈、促进自身成长成才的作用。
教师和朋辈支持双力助推、协同育人,帮助大学一年级学生之间、与学校之间建立起密切的关系,促进新生从中学生向应用型高校学生的角色转变。
1.建立“三位一体”的管理体系。每个班均配备专业导师、辅导员和辅导员助理,三者分工明确:专业导师负责专业教育、学习习惯和学科竞赛等,通过一起用餐谈心交流、主题班会、专业讲座、带学生参观企业以及参加专业展览等方式,线上线下频繁互动,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在生活、专业和学业上加以引导;辅导员负责价值观引导、班风学风建设和学生支持发展;辅导员助理则利用自身的朋辈优势,帮助新生克服对陌生环境和新同学的不适,并协助辅导员建立新班委、组织班会和早晚自修以及学生日常关怀等。通过“三位一体”管理体系,以辅导员为枢纽,凝聚专业导师和辅导员助理,形成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和全过程育人的局面。
2.构建新生适应期的朋辈关怀系统。任何形式的同伴互动都可以使学生更好地完成大学转折期*杨钋、范皑皑、管蕾:《“转折”:二年级学生发展的主题词——基于北京高校学生发展数据调查的实证分析》,《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3年第3期,第109页。,这一结论同样适合大学新生的适应期,因此有必要设立更多的学生朋辈支持岗位。除辅导员助理外,学生朋辈支持还包括文明修身学导、学生助教等,均由高年级学生担任。文明修身学导每天早晚与小组成员共劳作,全程陪伴新生的每次清扫,并注意观察和把握小组成员的情绪、态度、出勤状况和劳动技巧等。高年级学生在岗位上的锻炼和菁英学院的培训,促成朋辈关怀人力资源的传承和良性循环,建立起学生骨干队伍的“自我造血功能”和良好的成长机制。
1.四个教育环节在功能上协调互补、同向同行,形成统一的有机整体,达到三个结合。一是关照和服务学生与教育和引领相结合,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体验度和获得感;二是“漫灌”与“滴灌”相结合,构造普及教育和精准培育的双层结构;三是适应性教育与育能育德相结合,将劳作教育、职业素养、时间管理和自我学习等育能功能,与关爱、奉献和利他等社会道德、公民意识范畴的育德功能有机结合,集价值观培养与能力培养于一体,把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大学生习惯养成深深地嵌入育人过程中。
2.突出应用型本科高校的特点,对接人才培养目标。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人单位要求、校训和雷锋精神融合为“学生八项核心素养”,包括表达沟通、自主学习、专业能力、尽责抗压、协同创新、信息应用、服务关爱和国际视野,包含知识、能力和价值观三方面的培养要素,并将其作为人才培养体系的导向,使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与表达沟通、自主学习、尽责抗压、协同创新及服务关爱这五项核心素养培养高度契合。
对教育效果进行评价的目的是掌握学生的适应性转变情况,了解学生能力、素养的增值情况,关注学生的投入、效果及适应性目标的达成情况等,通常用教育效果达成度来表示。目前对教育效果达成度的评价尚无标准可循,多采用直接和间接两种评价方法,如课程考核成绩分析法、评分表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学生访谈法和标准化测验等*蔡述庭、李卫军、章云:《工程教育认证中毕业要求达成度的三维度评价实践》,《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8年第2期,第71页。。而对于适应性教育的学习适应性、团队合作、沟通能力以及职业道德等非技术性指标,则通过课程成绩评价(如通过考试评价新生对校纪校规的掌握程度)、用人单位评价和学生自评三个维度进行评价。对此,学校选择“新生一学期后对学校的满意度”“学生自我感受度”和“用人单位满意度”三方面的达成度进行评价。学校通常委托第三方高等教育数据与解决方案专业机构,对新生适应性教育的效果达成度进行评价,其好处在于:一是数据覆盖全面,涵盖各个专业;二是评价过程完整,对大学生从入学到毕业实现全程跟踪;三是评价方为第三方权威机构,具有公信力和客观性;四是研究方法成熟,包括职业分类、基本能力分类以及专业的数据处理方法等。
1.学生入校半年后对学校的满意度较高。对2016级新生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1)在“文明修身”课程中,75%的学生认为自己有维护生活环境的责任,63%的学生体验到劳动的辛苦,表示从此不会乱扔垃圾,50%的学生养成“守时、努力完成分内工作”的职业素养;(2)对于专业导师的指导活动,86%的学生觉得“非常受用,获益匪浅”且“适宜度较高”, 67%的学生基本了解所学专业的基本情况、发展动态、社会需求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55%的学生基本了解大学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并有一定的专业学习兴趣,31%的学生有参加科技创新、社会实践、学科竞赛和科学研究等课外活动的兴趣;(3)入校半年后对学校总的体验度和获得感数据显示,83%的学生感到满意,能做到知校、爱校和荣校,仅0.1%的学生感觉不太满意。
2.学生的环境适应能力得到较大提升。通过对2014级和2015级学生大学一年级期间能力增值的调查发现,92%的学生认为基本能力有提升,95%的学生认为职业素养有提升,即绝大多数学生认为实现了基本能力、职业素养的增值。其中,“环境适应能力”是学生感觉提升较多的职业素养之一,达90%。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有助于学生快速融入职场,对职业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
3.用人单位满意度较高。该维度属于间接评价,学校2016届毕业生的用人单位满意度达93%。在素质满意度一项中,学生团队协作能力为97%,职业道德和职业规范为95%,心理素质和抗压能力为94%,实践技能为94%。可见,实践导向的新生适应性教育,有力地推动了“培养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