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成因与对策探析

2018-07-25 10:53阴菲菲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8年6期
关键词:压力应对职业倦怠

阴菲菲

摘要: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是其成长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非正常心理和行为,其不仅给高校辅导员的工作、生活和健康带来危害,也会给我们的教育事业发展带来诸多的负面效应。具体来说,职业特性、外部刺激、个体因素是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产生的三大原因,而对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预防和应对,则需要国家、社会、学校和高校辅导员各司其职,紧密配合。

关键词:职业倦怠;高校辅导员;压力;应对

doi:10.16083/j.cnki.1671-1580.2018.06.019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8)06-0068-03

当前,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信息网络化的崭新形势以及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给我国高校传统的教育管理思想和教育管理模式提出了新要求,对高校学生工作提出了新考验。辅导员作为学生工作的重要承担者,其面临的挑战更为激烈、形势更为严峻、任务更为艰巨,这些在无形中增加着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压力、精神重负和疲惫心理,当高校辅导员难以有效应对时,便会诱发职业倦怠问题。可以说,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倦怠,是辅导员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非正常心理和行为,其不仅给高校辅导员的工作、生活和健康带来危害,也会给我们的教育事业发展带来诸多的负面效应。因而,关注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倦怠问题,探究其产生的原因,找寻出预防和应对的策略,摆脱其困扰,势在必行。

一、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探讨

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产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具体来说,教师的职业特性是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产生的直接根因,外部因素是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产生的外部诱因,个体特性是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产生的内部动因。

(一)职业特性是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产生的直接根因

“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教育者和管理者的双重身份。长期以来,辅导员作为高校中的‘特殊群体,其工作介于党政之间,又属于教师队伍中的一员,一直处于多头管理之中,使得许多高校辅导员对自己的职业前景无从把握,缺乏职业期待和职业归属感,这是辅导员普遍存在的心理状态。”作为教育者,高校辅导员虽然是区别于专任教师的教师,却也受到教师职业特性的影响和约束。相对来说,教师使命的崇高性、任务的艰巨性和工作的稳定性,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增加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压力、精神重负、疲惫心理等,间接地增加教师职业倦怠的发生概率。而作为管理者,从目前实际工作和承担的角色看,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大都属于事务性的劳动,忙碌于日常管理和稳定秩序的工作,过于复杂化、繁琐化,被形象地称为“高级保姆”和“消防员”,没有鲜明的职业特性。这种双重的身份使得高校辅导员对自己的职业前景无从把握,间接上增加了他们的工作压力,可以说,他们“不是对工作量不满,也不是对工作中的困难感到焦虑无助,而是对自身、对自我价值的体现不高,工作热情激情缺少,难以在繁杂琐碎的事物中脱身”。

(二)外部因素是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产生的外部诱因

一方面,社会环境中消极因素对高校辅导员的负面影响,增加了倦怠的发生。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在这一转型的过程中,市场经济、国外思潮等的一些负面效应也相伴而来。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金钱至上”“个人主义”等思想有所蔓延,在这些错误思想的誤导下,金钱成为衡量一切的标准,一些社会成员对辅导员职业的不屑一顾,导致辅导员被“边缘化”的现象时有发生,辅导员的地位和待遇也受到冷落,其地位和价值难以得到应有的尊重和肯定。另一方面,理想与现实的反差,增加了倦怠的发生。与社会舆论所形成的推崇教育、强调教育的氛围下,高校辅导员工作量大、待遇不高的问题,发展空间得不到保障等问题个别性地存在着。劳动价值与劳动报酬上的反差、高精力投入与低成就感的矛盾,不同程度地影响着高校辅导员工作的热情,容易使辅导员对自我劳动所实现的价值产生质疑,客观上加剧高校辅导员心理矛盾的恶化和职业倦怠问题的出现。

(三)个体因素是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产生的内部动因

首先,高校辅导员个体的综合素质不强是职业倦怠产生的重要因素。相对来说,高校辅导员的综合素质过硬时,其将更有能力胜任其工作,以主动、积极的态度来应对外部的刺激和压力,从而降低应激水平,较好的处理好各种压力与问题,降低发生职业倦怠的概率。但是在现实中,部分高校辅导员在专业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抗压能力等方面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欠缺,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高校辅导员工作的正常开展,从而导致辅导员出现焦虑、疲惫和挫败感。其次,高校辅导员个体的人格状况与职业倦怠的产生密切相关。“研究表明,人格的坚韧性越高,则职业应激反应越低,职业倦怠的程度亦越低。”对于高校辅导员群体来说,那些有着较低的自我价值与判断、对自己缺乏准确的人生和客观评价等人格特征的辅导员,更容易引发倦怠。

二、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对策之思

有效预防和应对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需要国家、社会、学校和辅导员个体各司其职,有机配合,其中国家重视是有力驱动、社会支持是外在保障、学校展开是有效抓手、辅导员自我调适是主动出击。

(一)国家重视是预防和应对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有力驱动

当前,职业特性中的一些因素使高校辅导员成为职业倦怠的高发群体,面对这一问题,国家要积极地做好顶层设计,颁布、出台相应的政策、制度,加强重视、做好职业定位、明确辅导员职责,全面引导,做好对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预防与应对工作。一方面,在思想观念层面上高度重视。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不仅给高校辅导员的工作、生活和健康带来危害,也给我们的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带来了诸多的负面效应。因而,国家要直面问题、高度重视,从思想、观念层面上有效引导高校辅导员摆正态度,进行合理的职业角色定位,积极投身于自身的工作之中,提升职业幸福感。另一方面,在实际行动上,完善机制建设和政策调整。国家要大力发展经济,加大对高校辅导员的财力支持,解决高校辅导员待遇低、工资拖欠等问题,从物质上激发高校辅导员的工作热情和动力,避免由“经济危机”所引发的辅导员职业倦怠现象。国家要开展教育方面的改革,减轻高校辅导员的重担和压力,完善与高校辅导员相关的聘任、激励、晋升制度,增强高校辅导员的职业期待和职业归属,提升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幸福感,预防和减少倦怠现象的发生。

(二)社会支持是预防和应对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外在保障

首先,社会要肯定高校辅导员的价值,给予其应有的社会地位和尊重。社会要积极地肯定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的价值,给其应有的尊重和社会地位。其次,社会要对高校辅导员树立合理的社会期待。社会对高校辅导员过高的期待,以及过于理想化的人格要求,使高校辅导员“承受着强烈的精神压力,很容易导致教师不堪重负,产生倦怠”。再次,社会要为高校辅导员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氛围。社会要积极弘扬“尊师重道”的传统,呼吁社会成员正视高校辅导员的价值,捍卫师道尊严,以宽容的心态、长远的眼光、理性的视角看待高校辅导员的教育行为,给予其关心、理解和支持。

(三)学校配合是预防和应对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有效抓手

一方面,学校要在“以人为本”理念的指导下,加强对高校辅导员的管理。在高校的管理中,要将辅导员纳入其中,并放在重要位置,以最大限度地调动高校辅导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校工作获得最大化效益。具体来说,高校要主动关心、理解、信任和支持高校辅导员,加强辅导员队伍职业生涯管理,制定切实可行的职业发展规划。高校要根据自身实际,完善高校辅导员队伍结构,加强培养、培训,提升高校辅导员的综合素质,使高校辅导员不仅仅具备较强的管理能力,更拥有强健的体魄、健康的心理投入到工作之中,完善淘汰制度、晋升制度、薪酬制度等,激发高校辅导员的积极性,以真正地改善和提高高校辅导员的工作环境,预防和减少职业倦怠现象的发生。另一方面,高校要积极构建健康向上的学校文化氛围。“学校中的人际关系、工作氛围和学校文化的土壤基质,对辅导员个人的职业动机产生很大的影响。”因而,高校要主动培养合作氛围、和谐的人际关系,以使其保护和滋养高校辅导员积极昂扬的工作热情,使之融入到学校融洽、和谐的氛围之中,避免倦怠情绪的扩散和弥漫。

(四)自我调适是预防和应对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主动出击

首先,高校辅导员要直面自身的职业特征,提升自我的职业境界和职业幸福感。高校辅导员要理性看待自身的职业,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和良好的职业心态,将职业转化为事业,达到乐教的职业境界,提升自身职业的幸福感。再次,高校辅导员主动开展自我克服职业倦怠的心理调适。一是高校辅导员要正确地认识和驾驭压力。必须承认,任何职业都充满着压力,必要的压力是必须的,“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这句话在适度的范围内是有道理的。因而,高校辅导员要理性地认识压力,将适度的压力转化为动力来促进自身的学习和工作。当压力过大时,也不能自暴自弃,而要对压力进行适度的调整和引导。当压力超越自我的承受极限时,也要主动寻求外在的帮助。二是高校辅导员在面对工作中遇到问题时,不应抱有消极、失意乃至是倦怠的消极情绪,而要摆正心态,面对问题,抓住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三是高校辅导员要主动学习情绪管理的方法,学会情绪的调控、疏导和宣泄,提高自我情绪管理的能力。四是明确自身的角色定位,将自我从不当的角色定位中解放出来,顺利地实现角色转换。最后,以具体的行动主动出击,预防和克服职业倦怠的发生。具体来说:一是高校辅导员主动提升自我的专业发展。高校辅导员的综合能力提升,有助于引导辅导员形成积极上进的心态和精神追求,消除倦怠情绪,降低职业倦怠发生的概率。因而高校辅导员要积极地通过专业知识的学习,不断促进自我内在素质的提高和专业实践的改进。二是合理饮食,作息规律,加强锻炼,以健康的体魄和飽满的精神投入到学生工作之中。三是高校辅导员要有调节自我的认知,调节自己的言行,通过有效的沟通和交往,实现其与学生、同事、领导等的平等对话,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可以说,通过高校辅导员的主导出击、自我调适,将为高校辅导员承担本职工作提供较强的专业技能、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健康的身体素质,从而有效减少职业倦怠现象的发生。

[责任编辑:周海秋]

猜你喜欢
压力应对职业倦怠
职场人职业倦怠扰
教师职业倦怠何时休?
浅谈对教师幸福感的认识
对液体压强三种容器问题的浅析
营改增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应对策略分析
浅谈教师如何应对校园霸凌
石油企业建设学习型党支部的实践与思考应用
城镇普通学校教师职业倦怠比乡村教师更严重
气象行业职业倦怠现状与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