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梵语原本及其汉、英译本的经验意义对比研究
——语篇语义学视角

2018-07-25 01:29上海交通大学
外文研究 2018年2期
关键词:波罗蜜心经玄奘

上海交通大学

王 品

一、《心经》及其译本简介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简称《心经》,是一部流传广远的佛经,在大乘佛教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虽然篇幅不长,但内容及涵义却广博精深。正是由于这一言简义丰、提摄精要的特点,《心经》在众多佛经中脱颖而出,备受佛教徒乃至普通大众的青睐,被广泛朗读、背诵和抄写,甚至被认为是流传最广、最受欢迎的一部佛经(Pine 2004: 18)。

《心经》本有广本、略本(或称大本、小本)两种版本。两种版本的核心部分,即“正宗分”部分相同,但广本比略本前后分别多出“序分”和“流通分”两部分内容。本文分析和比较的对象为经文核心的“正宗分”部分。

本部分以观自在菩萨照见世间一切皆空开篇,续以观自在菩萨对舍利子的教导开示,包括“色”与“空”的恒等关系、诸法皆空、一切归无,指出三世诸佛依靠完满智慧获得最高正觉,最后以一句代表圆满智慧的咒语收束全篇(Buswell 2004:315)。本经的要旨在于阐释诸法空相,教导佛教徒牢牢把握这一原则,破除执见,从而证得无上智慧,达到涅槃境界。

《心经》最初由梵文写成,其写本在中国、日本、尼泊尔都有发现(葛维钧 1994:3)。现存最早的版本为公元609年的日本法隆寺悉昙体贝叶钞本(Bühler 1881),其复本如图1所示。《心经》的梵语全称为prajpramithrdaya,其中praj意为“智慧”(即“般若”),pramit意为“到达彼岸”(即“波罗蜜多”),hrdaya意为“心”。

图1 日本法隆寺贝叶钞本《心经》复本(局部)*图片来源:2016.[OL].[12-04].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2/24/Falongsibeiye.png.

《心经》的汉语译本众多,鸠摩罗什、玄奘、义净、法月、智慧轮、法成、施护等佛学家及翻译家都有自己的译作。其中最负盛名、流传最广的译文当属玄奘译本,完成于唐贞观23年(公元649年),全文共260个汉字(陈秋平、尚荣 2007:83)。

德裔英国学者马克斯·缪勒(Max Müller)(1881)将《心经》梵文本转写为拉丁字母传至西方;后来另一位英国学者爱德华·孔兹(Edward Conze)对梵文本进行精校,并将校订版刊印在《英国及爱尔兰皇家亚洲学会期刊》上(Conze 1948)。本文所依据的梵语原文为孔兹BuddhistWisdomBooks中收录的版本(Conze 1958)。同时,孔兹在该著作中提供了《心经》的英译文,这也是本文分析比较的英译本来源。该译文在西方学界享有卓越的声誉,基本上被当成标准译文,其地位相当于玄奘译本在众多汉语译本中的地位。

本文以语篇语义学的视角探讨《心经》的梵语原本、玄奘汉译和孔兹英译在经验意义方面的各自特点,比较三者的异同,并为译文与原文之间、两种译文之间存在的差异提出解释。

二、理论基础

本文的理论基础为J.R.Martin的语篇语义学理论。该理论继承了M.A.K.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经典理论,将语言的系统功能研究从词汇语法层上升到语篇语义层,主要着眼点为构建语篇的各种语义资源(Martin 1992; Martin & Rose 2003/2007)。

在语篇语义层面的协商(negotiation)、评价(appraisal)、概念(ideation)、联结(conjunction)、识别(identification)和格律(periodicity)这6大系统中,与本文研究的主题经验意义紧密相关的是概念系统。

概念系统识解经验意义,主要关注语篇所表达的内容。在语篇的基本组成单位——小句这个层面上,通俗地说,就是考察什么样的参与者在什么样的环境下进行了什么样的活动。同时,该系统也关注上述元素之间的联系,如参与者之间的关系、过程与不同参与者和环境成分之间关系的紧密程度、事件发生的顺序等。

参与者之间的关系称为分类关系(taxonomic relations),具体包括重复(repetition)、同义(sy-nonymy)、对照(contrast)、类别(class)、部分(part)这5种关系。语篇中的任一词汇项都可以看作是设置了某个语场(field)。在这个语场中,该词汇项以某种分类关系与其他词汇项进行互动。这种互动通常是跨越小句、贯穿语篇的。

过程与参与者及环境成分之间的关系称为核心关系(nuclear relations)。在小句的各成分中,过程(Process)及体现过程的范围(Range)占据小句的中心(centre)位置,与小句其他成分形成或密或疏的关系。参与者(Participant)中的媒介(Medium)及不体现过程的范围是围绕中心存在的核心(nucleus);处于边缘(margin)位置的是施事(Agent)和受益者(Beneficiary);距离中心最远的外围(periphery)成分由各种环境成分来充当。核心关系体现了小句各成分在经验意义层面的重要程度。

事件发生的顺序称为活动序列(activity sequence),指的是核心关系在语篇中的配置顺序。语场通常对活动序列有预设作用,即在某个特定的语场中,核心关系配置会按照一定的顺序展开。

分类关系、核心关系和活动序列这三者共同构成语篇概念系统分析的3个维度,共同揭示经验意义是如何通过语篇得以识解的。但分类关系主要用来处理同一个语篇内部的词汇项之间的联系,就本文的研究对象来说,原文与译文内部各自的分类关系并非考察重点,后文对梵语《心经》原文、玄奘汉译和孔兹英译的对比将主要围绕核心关系和活动序列展开。

三、经验功能对比

下文将逐阶段展开《心经》梵语原文与汉英两种译文的对比。为了便于对比分析,在列出原文及译文时,将核心关系中的“中心”(即过程和参与者中体现过程的范围)加粗,“核心”(即媒介和不体现过程的范围这两种参与者)用下画实线标示,处于边缘位置但相对重要的参与者用下画曲线标示。

奘译: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孔译:Avalokita, the Holy Lord and Bodhisattva,wasmovingin the deep course of the Wisdom which has gone beyond.Helookeddown from on high, Hebeheldbut five heaps, and Hesawthat in their own-being they were empty.

这一部分的核心参与者之一是“观自在菩萨”。在原文中,与其同处关键位置的是连续3个过程:caramno(行走、修行)、vyavalokayati(看透)(看到)。奘译和孔译在核心参与者方面基本一致,为观自在菩萨,但英语译文出于语篇功能的需要,3次用人称代词He回指这一核心参与者。

过程方面,原文和两种译文的第一个物质过程一致,但原文的两个心理过程在玄奘汉译中减为1个,孔兹英译中增至3个。观自在菩萨看到的内容“五蕴皆空”为心理小句的范围,同样为小句的核心参与者。梵语原文的第一个心理过程“看透”不带范围,第二个“看到”带“五蕴皆空”;玄奘汉译唯一的心理过程“照见”带有范围“五蕴皆空”;孔兹英译的第一个心理过程looked无范围,而范围被拆分为“五蕴”和“皆空”两部分,分别配置给beheld和saw这两个过程。

另外,玄奘译文中有一小句“度一切苦厄”,这在现存梵文原典中并无对应,故英译本中也不存在。有研究表明,此为玄奘继承了鸠摩罗什的添笔增译(王铁钧 2006:130)。

于是就这一部分我们得到如下活动序列:

梵:【观自在菩萨】行→看透→看到【五蕴皆空】

汉:【观自在菩萨】行→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英:【观自在菩萨】行→看→看到【五蕴】→看到【皆空】

其中与“看”有关的各词汇项均可看作分类关系中的同义关系。

奘译: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孔译:Here, O Sariputra, formisemptiness, and the very emptinessisform; emptinessdoesnotdifferfrom form, formdoesnotdifferfrom emptiness; whateverisform, thatisemptiness, whateverisemptiness, thatisform; the sameistrueof feelings, perceptions, impulses, and consciousness.

梵:【色】→【空】→【空】→【色】→

【色】→【空】→【空】→【色】→

【色】→【空】→【空】→【色】→

【受想行识】

汉:【色】→【空】→【空】→【色】→

【色】→【空】→【空】→【色】→

【受想行识】

英:【色】→【空】→【空】→【色】→

【空】→【色】→【色】→【空】→

【色】→【空】→【空】→【色】→

【受想行识】

孔兹的英译本保留了与梵语原文相同数量的主要参与者,仅在活动序列方面略有调整;而玄奘的汉译本再次出现了减译的情况,将“色”“空”关系的阐述规模缩减了三分之一。梵语原文中的yad rūpam sūnyatyūnyattad rūpam(“是色即空,是空即色”*智慧轮译文,转引自葛维钧(1994: 4)。),孔译忠实原文译出,而奘译将这两个小句复合体整体丢弃。

另外,玄奘的汉语译文对梵语原文的活动序列进行了调整。原文(英语译文同)“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在前,“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在后,而汉语译文相反。

奘译: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孔译:Here,OSariputra,alldharmasaremarkedwithemptiness; theyarenotproducedorstopped,notdefiledorimmaculate,notdeficientorcomplete.

这一部分的核心参与者为“诸法”,与此参与者相关的、居于中心地位的过程为“空相”,即“具有空的特性”,这在3个文本的语篇组织上类似;但在语法层面,英语译文用了物质过程加环境成分,而梵语原文与汉语译文为关系过程。接下来配列的连续6个过程还是继续针对“诸法”这一参与者来说的,汉语译文与梵语原文的组织方式类似,在语境表明了参与者的情况下,语篇中将其省略。而英语译文在6个过程展开前使用了人称代词。同例(1)中的代词He一样,并没有增加经验意义,但在语篇意义上更加符合英语的衔接习惯。

由此我们得到这一部分的活动序列:

梵:【诸法】空相→不产生→不消灭→不污浊→不洁净→不减少→不完满

汉:【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英:【诸法】标记为空→不产生→不终止→不污损→不洁净→不亏缺→不完整

韩翔告诉记者,下一步,他们将利用AR技术的物件识别、跟踪、三维渲染、空间定位及大场景识别等技术,实现对视频画面的虚拟信息发送和虚实融合,使专家可以实时地发送各类数码内容(实时绘图、代码、图像、文字、三维模型等)到现场医护场景中,现场医护人员通过智能设备接收虚实融合后的画面,从而进行精准协助判定、多方专家联合会诊或远程教导。通过与AR技术的结合,AR远程医疗可以提供远比现有远程平台更直观、精准、高效的会诊指导模式与内容。

需要注意的是,玄奘的汉语译文再次出现调整梵语原文活动序列的情况,对最后两个过程进行了颠倒处理,这也许是出于译文音韵和谐的考虑。

奘译: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

孔译:Therefore, O Sariputra, in emptinessthereisnoform, nor feeling, nor perception, nor impulse, nor consciousness; No eye, ear, nose, tongue, body, mind; No forms, sounds, smells, tastes, touchables or objects of mind; No sight-organ element, and so forth, until we come to: No mind-consciousness element;Thereisnoignorance, no extinction of ignorance, and so forth, until we come to:Thereisnodecay and death, no extinction of decay and death.Thereisnosuffering, no origination, no stopping, no path.Thereisnocognition, no attainment and no non-attainment.

这一部分的佛经旨在阐明一切皆空,空中一切皆无。所有的过程均为存在过程,而且极性(polarity)都为否定。要厘清这一部分的语篇语义组织,首先要从其下的词汇语法层谈起。梵语存在过程的否定表达体现为na,汉语为“无”,英语为there is no。据此,在梵语原文中,否定存在过程有17个,玄奘汉译本有13个,孔兹英译本只有5个。可以看出,在存在过程方面,汉语译文大部分情况下忠实于梵语原文,只是把“无受”“无想”“无行”“无识”合并为“无受想行识”;而英语译文基本上把能合并的都合并了,这也是由英语中存在过程的体现方式决定的,如果连续出现十几个there is no,会使文本显得冗长繁复。梵语的na和汉语的“无”则为简短的单音节词,反复出现可对本段说理起到增效的作用,突出强调了一切归无的思想。

于是本部分的核心关系与活动序列可以归纳为:

梵:无→(17次,30个参与者)

汉:无→(13次,29个参与者)

英:无→(5次,30个参与者)

我们再次看到,玄奘汉语译文比梵语原文有所省略。梵语原文中最后有一个存在过程na-aprptih(“无无得”*施护译文,转引自葛维钧(1994: 5)。),孔兹英译本中有对应的存在物non-attainment,而奘译将这个过程连同存在物一并略去,未译。

奘译: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孔译:Therefore, O Sariputra, it is because of his non-attainmentness that a Bodhisattva, throughhavingreliedonthe Perfection of Wisdom,dwellswithout thought-coverings.In the absence of thought-coverings, hehasnotbeenmadetotremble, hehasovercomewhat can upset, and in the end heattainstoNirvana.

这一部分的核心参与者有“完满智慧”(音译为“般若波罗蜜多”)、“颠倒错乱”和“涅槃”3个,在原文及译文里多体现为小句的媒介。与各自的过程配合,构成了一条主要的活动序列链条:

依靠【完满智慧】→超越【颠倒错乱】→证得【涅槃】

这个活动序列正是本部分经文的要旨所在。此外,还有一个处于边缘地位的参与者“菩提萨埵”(即“菩萨”),语法上在梵语原文中以属格形式出现,在汉语和英语译文中以小句的施事(Agent)功能出现。

在这一部分,我们又一次注意到玄奘的减译,汉语译文中略去了梵语原文中的过程viharati*后加元音产生句内连声(Sandhi),变为viharaty。(即“居住”)。英语译文中的后3个过程增加了人称代词参与者,以符合英语语篇功能的需要。

事实上,本部分3个文本的主要差异体现在词汇语法层面。例如,“证得涅槃”在梵语原文和英语译文中为过程+参与者,而汉语译文中仅为过程;“没有心理障碍”在梵语原文中为环境成分acittvaranah,英语译文同样为环境成分without thought-coverings,而汉语译文为存在过程(或关系过程)“心无挂碍”。再如,表示“不恐惧”,梵语原文为心理过程atrasto,汉语译文为存在过程“无有恐怖”,英语译文为动词词组复合体(verbal group complex)体现的行为过程has not been made to tremble等。

综上所述,本部分3个文本在语篇语义层面的组织方式如下所示:

梵:{菩提萨埵}依靠【完满智慧】→居住→不恐惧→超越【颠倒错乱】→证得【涅槃】

汉:{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无【挂碍】→无【挂碍】→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涅槃

英:{菩提萨埵}依靠【完满智慧】→居住→不恐惧→克服【颠倒错乱】→证得【涅槃】

奘译: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孔译:All those who appear as Buddhas in the three periods of time fullyawaketothe utmost, right and perfect Enlightenment because theyhavereliedonthe Perfection of Wisdom.

这一部分有两个核心参与者:“完满智慧”(音译为“般若波罗蜜多”)和“无上正等正觉”(音译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边缘参与者“三世诸佛”依靠完满的智慧获得了无上菩提,3种文本的主要核心关系相差无几。然而,语篇的活动序列在英语译文中有所调整。另外,语篇对参与者“三世诸佛”的构建也各不相同。梵语原文意为“停留在三世的诸佛”,汉语译文“三世诸佛”中的“三世”在名词词组语法上充当分类语(Classifier)或定性语(Qualifier),而英语译文中此名词词组的核心事物(Thing)却为those,同时使用了一个嵌入式小句来进一步修饰说明。综合以上的分析,我们得到如下的语篇组织方式:

梵:{停留在三世的诸佛}依靠【完满智慧】→完全觉悟【无上正等正觉】

汉:{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英:{出现于三世的诸佛}觉悟【无上正等正觉】→依靠【完满智慧】

奘译: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

孔译:Therefore oneshouldknowthe prajpramitas the great spell, the spell of great knowledge, the utmost spell, the unequalled spell, allayer of all suffering, in truth-for what could go wrong? By the prajpramithasthis spellbeendelivered.

这一部分讨论的话题是作为咒语的“般若波罗蜜多”,此参与者也相应地作为核心出现在各文本中。在本部分的第一个核心关系中,梵语原文和汉语译文仅有处于中心位置的过程jtavyam(“应该知道”)和“知”,并没有作为感知者(Senser)的媒介,而英语译文增添了one作为should know这一情态化认知心理过程的媒介,占据主位的位置,使“般若波罗蜜多”成为新信息的一部分。“知”的内容即为般若波罗蜜多是具有无上神力的咒语,能够祛苦除难;但英语译文将“消除”这一过程转变为参与者“消除者”,这显然是为了更顺畅地承接know...as这一结构。“真实不虚”在梵语原文中为表示原因的环境成分,汉语译文环境成分的语法体现在此小句中并不明显,但在下一小句最前体现为“故”。而英语译文由介词短语体现为环境成分。

由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总结出本部分在3个语篇中的组织方式:

梵:应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大明咒】【无上咒】【无等等咒】→消除【一切苦】(因其真实不虚)→(般若波罗蜜多中)说【咒语】

汉: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

英:【人】应知→【般若波罗蜜多】【大神咒】【大明咒】【无上咒】【无等等咒】→【一切苦的消除者】(因其真实不虚)→(通过般若波罗蜜多)说【此咒】

(8) 原文:Tadyath: Gate gate pragate prasamgate bodhisvh.

奘译: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孔译:Itrunslike this: Gone, gone, gone beyond, gone altogether beyond, O what an awakening, all-hail!

全篇的最后一句为密咒的内容,由一个投射部分和被投射部分组成。投射部分的语篇结构较简单,核心关系显而易见;但咒语本身的翻译方面,汉语译文和英语译文采取了截然不同的方法。梵语原文为4个物质过程(gate:走、去)加上一个感叹语,英语译文忠实体现,而汉语译文全部采用音译。这是因为译者玄奘著名的“五不翻”原则(秘密故、含多义故、此无故、顺古故、生善故),其中的秘密故和生善故导致了原文的过程变成了音译词,以保持密语不可思议的力量,并使读者颂之而生善心。前文出现的语篇成分“般若”“波罗蜜多”“三藐三菩提”等均同此理。

四、对比结果讨论

上一节我们对《心经》的梵语原文、玄奘的汉语译文和孔兹的英语译文进行了核心关系和活动序列方面的对比。现将主要对比结果总结如下:整篇经文的3个版本的核心关系和活动序列组织总结为下表(表1)。

表1 《心经》3个版本的核心关系与活动序列

由此我们可以总结出《心经》梵语原文、玄奘汉语译文和孔兹英语译文之间的几点主要对比结果:

第一,两种译文的核心关系和活动序列基本与梵语原文一致。这是译文需要忠实于原文的要求;但具体参与者类型和过程类型方面存在差异,这多是由语言本身的特点决定的。

第二,除存在过程外,孔兹英译比玄奘汉译倾向使用更多的过程。和梵语原文对照的话,玄奘倾向于减译,减少了一些核心关系配置;而孔兹倾向于对等或是增译。这反映出两者不同的翻译原则。玄奘不求完全忠实原文,有些地方意义点到即可。孔兹基本忠实保留了原文的过程,局部略有增加。

第三,原文的所有存在过程都是否定,即“不存在”,阐释诸法皆空、一切归无。玄奘汉译中的存在过程数量比原文略少,两者都远多于孔兹英译。英译本存在过程较少是英语本身的特点造成的,一个存在过程连带很多存在物,而不必每个存在物都使用一次过程。汉语的选择比较灵活,可以多个存在物共用一个过程,也可以多个存在物使用多个过程。奘译方便地采取了后者,反复强调了佛法的空性。

第四,玄奘汉译和孔兹英译在活动序列方面都存在不同于梵语原文的排列,应是为符合各自目标语言的特点而做出的调整。

第五,尽管玄奘汉译多处对原文的核心关系配置进行了删减,但增加了一处原文并没有的配置“度一切苦厄”,体现了“顺古”的翻译原则;而孔兹英译增加的原文所无的参与者one则是受到语篇意义的制约,使得译文清晰连贯。

将以上对比结果再次提炼,我们可以总结出玄奘和孔兹各自不同的翻译目的。奘译重在表现佛经的义理,使之易于悟解,便于记诵。这正反映了中国译经史上独到的忠实观。这种翻译观可追溯到公元4、5世纪的鸠摩罗什(“以悟达为先,得佛遗寄之意”)和僧睿(“文虽左右,而旨不违中”)等佛经翻译家的观点(葛维钧 1994:7-9)。而孔译重在将原文完整地用英文再现,尽可能忠实地传达语篇的概念意义,以向西方学界和读者介绍这部经书,其目的并非弘扬佛法。

五、结语

本文从语篇语义学的视角出发,尝试分析了《心经》的梵语原文、玄奘汉译和孔兹英译的经验意义构建,主要从核心关系和活动序列的角度考察了原文与两种译本之间的异同,并尝试探讨了3种文本之间产生差异的原因。除了本文涉及的经验功能之外,就《心经》及其汉英译文而言,其逻辑功能、人际功能、语篇功能等角度也都有值得研究之处。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的适用性(applicability)为实际的语篇分析提供了可靠的理论基础、方便的操作过程和直观的分析结果。尽管利用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来探讨翻译问题已很普遍,但对佛经这一特殊语类的研究并不多见,对照梵语原文来考察译本、对不同语种的译本进行比对,更属一种全新的探索。本文纯属抛砖引玉,尝试为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发掘新的适用空间。

猜你喜欢
波罗蜜心经玄奘
波罗蜜叶片突变体叶绿素含量测定和超微结构观察
波罗蜜叶绿素缺失突变体嫩茎转录组分析
宿悦书法作品欣赏
小议回鹘文《玄奘传》第六卷所见之Ögä一词
玄奘
少年玄奘的奇妙漂流
趋势“心经”
解析八大山人的书法《心经》
玄奘
藏译《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咒之咒义及其内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