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小丹 周金虎
(浙江省台州医院消化科,浙江 台州 317000)
消化性溃疡属一种临床消化内科常见疾病,是导致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1〕。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具有病情发展迅速、起病急等特点,若不及时采取治疗,则可能导致患者出现出血性休克或死亡〔2,3〕。快速有效止血是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关键。目前,临床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以质子泵类抑酸药物为主,其中泮托拉唑是新型的一种质子泵抑制剂,耐受性较好,且具有较好的抑酸作用〔4,5〕。本研究探讨奥曲肽联合泮托拉唑治疗老年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及对凝血功能和炎症因子的影响。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浙江省台州医院收治的老年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94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7)与对照组(n=47)。观察组男26例,女21例;年龄70~78〔平均(75.87±5.47)〕岁;消化性溃疡病程3个月至4年,平均(2.01±0.64)年;其中胃溃疡25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22例。对照组男25例,女22例;年龄71~77〔平均(75.14±5.26)〕岁;消化性溃疡病程4个月至4年,平均(1.98±0.56)年,其中胃溃疡26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21例。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研究对象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通过电子胃镜检查证实为消化性溃疡,且有明显出血者;②年龄≥70岁;③签订知情同意书者。排除标准:①合并肝肾功能、心肺功能严重异常者;②存在精神障碍疾病或精神病史者;③其他原因所致的上消化道出血者。
1.3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常规给予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输血、吸氧、原发病等综合治疗。对照组:给予大剂量泮托拉唑(生产单位:杭州中美华东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10032)40 mg+生理盐水50 ml,8 mg/h微泵静推维持;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奥曲肽(生产单位:瑞士诺华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90948)0.3 mg+生理盐水50 ml,25 μg/h微泵静脉维持。
1.4疗效判定标准 ①显效:用药24 h内出血停止;有效:用药24~72 h出血停止;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者。总有效率=(显效患者+有效患者)/总患者×100%。出血停止标准:①患者呕血、便血停止,排便次数减少,大便由鲜红变为暗红或柏油样便(或)几日无排便,血压、心率稳定在正常范围;②患者留置胃管无咖啡色引出液;③胃镜检查未见活动性出血的表现;具有上述1条者即可判断为出血停止。
1.5观察指标 ①两组不同时间点出血量变化;②两组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指标变化,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分别于治疗前后采集外周静脉血3 ml,采用0.2 ml 3.8%柠檬酸钠抗凝后分离血浆,离心10 min,3 000 r/min,采用自动血凝仪检测;③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炎症因子变化,包括白细胞介素(IL)-2、IL-6和IL-17,分别于治疗前后采集外周静脉血3 ml,离心10 min,3 000 r/min,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IL-2、IL-6和IL-17含量;④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6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t及χ2检验。
2.1两组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62%,显效29例,有效15例,无效3例)显著高于对照组(74.47%,显效21例,有效14例,无效12例,χ2=6.425,P<0.05)。
2.2两组不同时间点止血率比较 见表1。观察组24 h、48 h和72 h止血率略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72 h内总止血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表1 两组不同时间点止血率比较〔n(%),n=47〕
2.3两组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指标水平比较 见表2。两组治疗前PT、TT、APTT和Fi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60、0.437、0.359、0.584,均P>0.05);两组治疗后PT、TT、APTT和Fib显著降低(观察组:t=28.890、29.308、26.309、23.496,对照组:t=11.895、14.164、11.583、13.099,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PT、TT、APTT和Fib显著低于对照组(t=13.994、10.438、13.625、11.472,均P<0.05)。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指标水平比较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1)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2)P<0.05,下表同
2.4两组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见表3。两组治疗前血清IL-2、IL-6和IL-17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77、0.983、1.039,均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IL-2水平显著升高而IL-6和IL-17水平显著降低(观察组:t=13.876、12.319、12.076,对照组:t=7.705、6.169、7.892,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IL-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而IL-6和IL-17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t=6.444、7.447、8.052,均P<0.05)。
表3 两组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2.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观察组皮疹1例,头晕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38%;对照组皮疹1刺,头晕1例,发生率4.26%,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P>0.05)。
临床调查显示,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发病率为20%~25%,是消化性溃疡常见的一种并发症〔6〕。消化性溃疡发病具有一定周期性与节律性,认为多与胃酸、非甾体抗炎药、胃蛋白酶及幽门螺杆菌等一系列损伤因子相关〔7,8〕。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具有较高复发率,并且发病严重程度与时间随季节变化会出现加剧或缓解现象,且会常伴出血、穿孔等一系列症状,故而应对患者病情进行尽早诊断和治疗〔9,10〕。
奥曲肽作为生长抑素衍生物,能够通过抑制胃肠激素与神经递质释放,减少胃酸和胃泌素分泌,改善出血部位pH值,发挥止血效果〔11〕;可促进患者体内水电解质吸收,改善肠壁黏膜免疫功能,抑制血管活性肽的分泌,改善患者血液循环;可降低内脏动脉血流量,增加血小板聚集,发挥止血效果〔12,13〕。泮托拉唑是一种第三代质子泵抑制剂,能够通过非竞争性、选择性地对胃黏膜壁细胞分泌小管上的H+-K+-ATP酶抑制剂,致使壁细胞内的H+无法转移到胃腔,阻断胃酸分泌的最终步骤,进一步发挥强效的抑酸作用〔14,15〕。本研究表明,奥曲肽联合泮托拉唑可降低出血量;改善患者凝血功能,不良反应较轻,用药安全性良好。
近年来炎症因子与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发生、发展具有一定关系,但相关报道甚少〔16〕。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引起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主要因素,Hp感染胃黏膜后,通过激活机体的免疫系统,从而使体内各种炎症细胞相继被激活,造成炎症反应。炎症细胞可同时释放多种细胞因子,如IL-2、IL-6等,当机体内进行细菌毒素清除及组织修复时,炎症反应和免疫反应交互作用停止,局部炎症细胞向上内层的趋化作用停止,并且细胞因子的释放趋于正常,故溃疡逐步愈合。IL-17作为一种炎性细胞因子,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多种疾病发生相关,且与Hp感染相关。有学者研究报道表明,Hp的感染会引起胃黏膜中IL-17表达上升,且使中性粒细胞激活,同时释放炎性因子导致炎性介质的浸润,及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17〕。本研究表明,奥曲肽联合泮托拉唑可通过提高IL-2水平及降低IL-6和IL-17水平,减轻炎症反应从而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