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丽媛
摘 要 在当今社会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语文在学习、生活、工作中魅力也愈来愈大,并彰显出很强的“以文化人”的内涵特点。一直以来,小学语文教学都十分关注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言文字运用。基于此,本文就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探讨了核心素养的提高和语言文字运用之美彰显的手段,仅供参考。
关键词 核心素养;语言文字;小学语文;运用之美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34-0204-01
在中国应试教育长期的压迫下,小学教师也习惯服务于考试考点,但这种教育模式却严重禁锢着小学生的创新思维,导致孩子们也变为应试教育的傀儡。但近年来,随着新课改的持续深入,小学语文教学也发生了很大的改革,老师除了关心学生听说读写等能力的培养外,还很重视学生核心素养和灵活运用语言文字之美方面的教育,以帮助学生发展综合素质。
一、加强基础教育,引导学生感受语言文字之美
在夯实学生基础方面,要求教师从下述方面展开:首先,摒弃传统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使教学有所侧重;其次,通过理论和实际的联系,为学生提供更多积累喜爱语言文字的机会,使他们可以在自主进行积累和学习的时候,领悟到语言文字之美;最后,针对学生课堂上的表现和积累的汉语文字,教师应及时予以表扬和鼓励,促使每名学生均可以体会到来自教师的关心,并十分乐意在教师的指导下,去努力学习并练习,从而将语言文字积累和运用能力同步提高。
比如,在讲授《北京的春节》时,便可以先通过创设情境,来引导学生大致理解文章的意思。然后带领学生学习文章细节,引导学生找出文中的时间词语,并以填空的形式,指引学生深入理解这篇文章的主题,使其充分体会中华文字运用之美與魅力特点。即设置“过完腊月二十三的小年,紧接着便会过春节的( )。天一( ),便响起来鞭炮,到处都弥漫着过年的味道。”的填空,以引导学生体会其中之妙;然后还可以让学生以自己的语言,来对过年的氛围进行描述;最后,让学生记录文中认为较好的字词句,为他们以后学习体会文字语言的美打好基础。
二、切入教材,体会文章文字之美
教师的教育教学离不开教材的基础。要想上好语文课,则教师应擅长找出教材中和学生日常生活或学习很契合的点,以提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其产生共鸣,并积极自主地进行学习和探究,进而自觉地感受语文的魅力和美。在语言文字教育工作中,教师当然也应充分掌握教材内容,并从此出发,及时发现契合学生兴趣的点,使其自觉发现语言文字之美。
比如,在讲解《匆匆》时,让学生先朗读课文,在大致理解文章意思后,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认为用得较好的字词句,并将理由说出来。这样便有学生说“我的日子在时间的流里滴着,无声音也无影子。”这句较好,由于文中时间被比作水,并通过“滴”字,很生动地表现出时间的流淌,但众所周知,时间是不可能有声音的,但文中的“滴”字,却让读者似乎听到了来自时间的清脆悦耳的声音,这同时也警醒人们切要珍惜时间。又有学生这样说到“燕子去了,有再来……”这句也非常好,它通过排比的形式,很贴切地描述了动植物随季节的改变,在写作文时,实际上是完全可以借鉴的……这样学生们便纷纷讲述了自己的想法,并喜爱的字词句说出来了。在这个互动交流的过程当中,同学们也顺其自然地了解到课文中文字语言之美,在潜移默化中,也有效提高了自身的语文核心素养。
三、扩大视野,努力帮助小学生提高运用文字语言的能力
教导学生充分感受文字语言真正的美,主要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可以在将来进行写作时,灵活运用这些形象、生动、蕴含美的文字,并使其可以切实体会到文字语言的这种独特魅力,而喜爱学习基本的语文知识。因此,教师在教学实践当中,应不断地帮助学生开拓视野,使学生可以更深刻地感受到、领悟到我国文字语言之美,并以此来将他们的语文核心素养加以提高,为以后的学习和日常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比如,教师在讲解《草原》时,便可以先引领学生们共同朗读全篇或分自然段进行诵读,使他们自主体会这篇文章中的文字美,然后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小组学习方式,跟同学共同总结这篇文章中蕴含的思想感情。接着,可以让学生根据文章的顺序,将草原的特点归纳出来。最后,再引导学生将文章中好的动词一一找出,以领悟“动词传情”这种写作技巧。然后再展开小组讨论,这样学生便有提出“飞”字好。然后,指导学生深入挖掘“飞”用法的好处,使其从中感觉到一个动词被连续使用中的好和妙。紧接着,再让学生们自主选择主题,并以此来写一段话,从而切实体会一个动词被连续使用所带来的好处,真正感受到“汉语文字也有感情”。如此一来,学生便顺理成章地开拓了视野、提升了核心素养,真可谓“润物细无声”。
四、结语
总之,通过小学语文教学,帮助小学生提高语文核心素养,引导他们充分体会语言文字运用所彰显之美,是无法一蹴而就的。这部分属于教学中的艺术环节,要求在日常的教学当中,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及时改变传统落后的教学理念和模式,注重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坚持以学生为本和实践教育,正确指引学生在不断提高运用文字语言能力的同时,并在实践中将其加以深化和渗透。
参考文献:
[1]李格宏.核心素养下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08):78.
[2]杨独明.苏轼研学:涵养语文核心素养的另类尝试[J].教育科学论坛,2018(31):55-57.
[3]李开明.初中语文故事型作文教学探索[D].华中师范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