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卫文
摘 要 語文教学除了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教学外,更注重学生阅读方法的教学。语文阅读方法的教学就是以学生独立阅读、从读中感悟道理,注重学生感悟的培养,并让学生培养成真正喜欢读书的主人。如何引导和调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主动、独立地发展阅读能力?同时在语文教学中,怎样贯切落实阅读方法并渗透到阅读教学环节中,让学生在阅读中快乐读书并灵活掌握运用。
关键词 阅读;自读;自悟;兴趣
中图分类号:G252.17,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35-0099-01
阅读是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思考和理解吸收信息的活动,是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独立思考,学会独立读书,是我们终身学习语文的最终目的。教师在课堂对阅读方法的悉心引导和用心训练,对提升学生语文阅读水平是有帮助的,从而达到全面提高学生运用语文知识的综合素质。《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阅读要点进行独立思考和讨论,交流所见所闻”。这是语文教学的最基本要求,也是提高语文素养的最高目标。
一、让学生主动阅读,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学生快乐的源泉是通过独立阅读获得知识。怎样培养兴趣?人的非智力因素的形成是兴趣,兴趣是活跃的,也是一种认知心理。在教学中学生对阅读对象能否感兴趣,是直接关系到学习的积极参与动机,还关系到学生自主参与活动的结果,同时也关系到老师的课堂教学设计。针对学生对新奇事物的好奇心,根据课文的需要,引入故事、游戏、素描等角色,使课堂更直观、生动,使课堂充满兴趣,激发学生对课文的浓厚兴趣,养成自读的习惯。
二、巧妙运用发散思维,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兴趣是学生独立获得知识的源泉。只有当有兴趣时,才有阅读的强烈需求。这是为那些非常喜欢阅读的学生准备的。老师们应该点燃他们的阅读之火,这样他们就能让我在阅读时感到快乐。许多小学语文教科书的阅读作品都经过精心挑选和设计。这些文章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精心设计和展示课文的魅力,激发学生对课文的浓厚兴趣。
如《雨》这篇文章时,让学生联想平时下雨时的情景,这样学生就能马上说出来,对激发学生兴趣和调动课堂气氛有很大作用。“风是怎样形成的?”“雨又是怎样形成的?”只要学生对文本产生了重大的兴趣,并带着问题去自主阅读,才能有效的解决课文的阅读目标要求。“课文讲了什么事?”“课文最精彩的是什么?”这样,学生有目的地进行讨论和阅读,使他们对阅读产生兴趣。
三、感悟文本魅力,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运用各种形式和方法,让学生主动感受文章的思想内容,深入挖掘文章的大量信息,学会独立阅读,真正冷静地品味文章的内容,慢慢地理解,学会用英语阅读。学生真正感染了文章的魅力,获得了阅读的乐趣和兴趣。比如在《田忌赛马》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利用表演的方式方法,充分调动学生感兴趣的方式,大力促进学生阅读,并利用表演的方式加深学生的阅读印象,让学生能够真正学会品味文章各个人物的性格特征。
四、“授之以渔”,让学生学会自主阅读
单凭兴趣读书是很不够的,如果学生只是凭着兴趣,不懂得知识积累和吸取,不会灵活地运用到写作上,就没有真正的掌握语文的知识。科学的阅读方法是学生获得知识的终极保证。只有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才能更好地提高阅读效果。阅读时根据文本的思想和篇章人物的特点,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方便学生在课外阅读时能自主阅读。根据我长期的教学经验,我向学生推荐以下阅读方法:
(一)略读法
只要求学生简单的知道文章的大概内容,初步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以及文章的主题、主要的写作方法等就可以了。
(二)精读法
它是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行为的一种方法。因为有的文章引用经典,情节生动。这类文章需要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品尝,文章思想的理解,进一步对文章的背景和作者的感情、写作的要求,进而受到文章的感染。
(三)默读法
要求学生两耳不问窗外事,眼睛快速的、一目几行的观看文章的内容,用最少的时间看完文章的内容。
(四)摘抄法
对课文或课外阅读中出现的名人名言警句格言、生动的词句、段落、精彩的篇章,都可以用本子摘录下来,为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积累丰富的词汇。
(五)写心得体会法
搭建阅读交流平台,要养成练笔随笔、写心得的习惯,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写下来,通过交流,同学们可以相互学习,相互鼓励,共同进步。只有把学生的听、说、读、写结合起来,学生的写作水平才会逐步提高。
总之,阅读的精神资源在人类发展中是非常重要的。在提高学生阅读教学能力的同时,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注重阅读效果,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主动性和有效性,自觉把阅读教学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以期全面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素养。
参考文献:
[1]周昌菊.灵性课堂引领,无痕提升阅读兴趣——浅谈培养农村小学生语文阅读兴趣的策略研究[J].作文成功之路(中),2017(10):53.
[2]韩卫国.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之我见[J].科学中国人,2017(5):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