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梅芳
摘 要 结合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开展情况,从自身的教学经验出发,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还存在很多应用信息技术的误区和不足之处。这里主要提出了借助于信息技术优势,能有效合理化安排教学内容,加强教学情境创设并能积极构建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等,希望对于今后深化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有所帮助。
关键词 小学语文;信息化教学;教学方法;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34-0008-01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中已经离不开多媒体和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中,小学语文的有效教学模式的创新发展则是必然的发展趋势,应充分借助于信息技术的优势,不断实现教学模式的创新发展,保证实现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性地位,全面实现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的主动性。
一、信息技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难以摆脱传统教学模式束缚,忽略信息技术的重要性
部分小学语文教师依然难以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不能积极接受新的教育理念,还没有充分认识到新课标要求下的素质教育以及创新教育的发展重要性,因此,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中依然处于主导性地位,教师往往更加关注学生的成绩方面的提升,而忽视了学生个人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的加强。在这样的理念下,难以体现出学生在教学中主体性地位,也没有从学生的角度考虑来设置合理的教学内容,以便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如果这种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则会使得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大大降低,不愿意参与到语文课堂活动中去,自然会造成自身的語文学习质量大大下降。部分教师没有认识到信息技术的优势,不能发挥信息技术在调动学生语文学习兴趣方面的作用,这样则不利于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能力的提升。
(二)存在过度信息化问题,造成师生之间缺少沟通交流
结合当前的教学发展状况,部分教师存在着和上述问题相反的内容。他们在应用课堂中的信息化技术的过程中,存在着过度依赖的情况,而力争想完完全全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有的时候则会不从实际教学内容考虑,而追求表面上的多媒体教学形式。在这种模式的影响下,学生经过长期的课堂学习影响,也肯定会存在着过度依赖多媒体教学方式的问题,难以有效发展自身的思维能力和水平。部分学生简单的认为只要依靠多媒体教学手段就能保障知识的完全理解和掌握,在面对抽象知识的情况下,由于平时没有注重自身的抽象思维能力的养成,这样就难以有效解答相关题目。部分教师在应用多媒体信息技术的过程中,忽视了和学生之间的相互沟通,尽管采用的多媒体信息化教学的形式,但难以构建活跃的课堂气氛,难以发挥学生在语文教学课堂中的主体性地位,多媒体教学反而打压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则是非常不可取的。
二、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对策
(一)合理化安排教学内容,提出正确的教学方案
考虑到小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具有一定的基础以及兴趣,主要是由于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影响,部分学生对于语文学习没有兴趣可言。教师则应在教学的实践过程中,一切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充分考虑到各种影响因素,在深入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借助于信息化技术的优势,有效提升小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这样才能进一步帮助他们实现语文成绩的提升。在具体的信息技术应用过程中,教师应该重视从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出发,不断挖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内容。比如,在进行《晏子使楚》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多媒体优势,能够下载课文视频内容,实现故事的动态化展示,还可以利用静态的图片让学生们感受晏子在这个过程当中的从容不迫,并且介绍背景故事,充分调动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从而提升课堂的整体教学质量。
(二)借助于多媒体技术优势来开展教学情境创设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借助于小学生的好奇心,通过必要的教学手段来激发他们求知欲,教师应该采用多元化的方式,可以利用教学情境创设和多媒体技术相互结合方式,从学生的角度来进行教学情境构设,不断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尽量选择能够贴近他们实际生活情况的教学案例来进行情境构建,能有效实现学生的学习需求以及好奇心理,帮助学生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只有通过创建良好的教学情境,才能符合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从而有效全面提升小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结束语
由此可见,在新课标的要求下,将信息技术融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能够有效改善传统教学中存在的弊端,进一步全面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实现课堂中的高效教学要求。在此过程中,广大一线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更加重视学生的个人能力的提升,而并非单纯在学习成绩方面的提升,语文教学的目的则是将学生培养成未来社会的人才,这样就应该重视教学中的创新能力、素质教育等相关内容,才能更好符合深化教学改革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刘施娇.信息化技术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神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