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为适应时代的发展,我国新课程改革也逐步推进,提倡在教学中采取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法。目前,在初中数学课堂的小组合作学习却出现了低效的现象,其主要包括学生参与度低、分组模式不合理、教师引导不善等。本文就这些问题进行了研究探讨,并结合实际总结出了合理运用小组合作学期的模式。
关键词:初中数学;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
作者简介:林彩霞,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第二中学教师。 (广东 广州 510000)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8)13-0110-02
小组合作学习是将两人或两人以上集体化,团结协作完成共同目标的学习方式。不同于我国数学传统的教育模式,这一新颖的学习方式使得严谨的数学课堂环境更加高效,压抑的教学氛围更加生动。小组合作学习在国外的运用非常广泛,但我国是初次启用该教育模式,在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值得思考,本文就此展开论述。
一、初中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低效现象
初中数学教育中,部分教师启用了国外运用甚广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多方面研究表明,小组合作学习的确对初中生数学学习颇有裨益。但在深入推行的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亟待解决。
1. 学生参与度低。在数学课堂中,学生对于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性及参与度不高是由各方面因素导致的。其一,初中时期,学生都较为叛逆,且初中生的自律性差,容易被外界各种原因而影响,在课堂中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在小组合作讨论的时候置身事外,使得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极低。其二,班级中学生的性格及学习情况各不相同,有些成绩差的学生自暴自弃,对于课堂常常采取不闻不问甚至捣乱的态度,对于组内讨论也产生了影响。而有些学生由于性格较内向,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虽然进行了思考但却沉默不语,且初中时期学生对于异性常常是排斥的态度,这亦使得初中数学课堂缺乏活力。其三,数学要求学生有很强的逻辑思维且对于知识点能进行发散。在教学一些如几何等抽象内容时,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会由于讨论时间有限且学生要么无法根据自身的主观理解做出判断,要么对于问题各抒己见无法统一而浪费课堂时间。
2. 分组模式不合理。在初中数学课堂中,通常以学生的座位作为分组依据,前后的同学作为一个小组,但是在初中的教育中,学生的座位仅仅按照身高编排,而且小组成员固定不变,分组情况与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无关联。这种分组模式虽然简单便利但却不合理,忽略了学习情况及学生个性特点对于分组的重要性,在数学成绩参差不齐的班级中,不利于学生进行取长补短。教师虽有意施行“优”带“差”的教学模式,但由于分组模式不合理,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并未得到彰显。且在分组中未对学生进行合理分工,常常使得小组中的发言者固定为一人,并未达到全组成员集体进步的目标。
3. 教师缺乏引导。由于教师的理念并未从传统数学教学方式转化成小组合作学习的新方式。新课程改革提出的新颖的教学模式并不是全盘否定了传统的数学教育模式,而是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将两种方式的益處相结合出一种教育模式。在初中数学的课程中,并不是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适用于所有课程,此时教师需要对该方式深刻理解,考虑清什么课程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而什么课程不需要。但由于教师对观念理解不足,导致教学中亦存在一些阻碍。
在课堂中,教师需要知识输出,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而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恰恰符合这一教学理念。教师在施行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需要不断的鼓励学生自主思考,激发团队的积极性,使得小组合作学习产生最大的价值。但是,教师常常在引导过程中无法把握好“度”,如过分引导的话,这个过程就变成了普通教学,导致小组合作交流模式开展与没有开展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但引导较少的话,又无法使学生完全的理解知识点并展开讨论,学生易产生挫败感而不敢正视数学课堂,就使得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无法彰显。
二、初中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高效化的策略
初中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旨在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效率,释放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活力,使初中数学课堂高效化生动化。笔者认为,可以从如下三个方面着手。
1. 优化分组模式,组内分工明确。首先,从根本上解决初中数学课堂中的低效现象,需要优化分组模式。学生的分组需考虑到学生各自的学习情况及各人的性格特点,让组内的水平保持均衡状态,这样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才可以发挥取长补短的作用,而且这类分组模式不存在随机组合的差异性,亦可以保证小组竞争的公平性;其次,小组内的分工需明确,且定期进行成员角色互换,这样才能积极调动组内全体成员的积极性,让每个同学都能参与到讨论中,每个同学都有发言的机会。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两种方式,客观的对每次发言进行点评,让学生吸取经验,亦可提升小组凝聚感来激励一些学生为了团队的荣誉而努力学习。
2. 转变教学理念,提升教师素养。小组合作学习以学习小组为基本组织形式,以团体成绩为基本评价依据,小组合作学习能改变以往课堂中单一和单向的刻板教学方式,转为学生间互动、师生间互动的多元和多向的信息交流方式。在初中数学课堂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中,教师的角色定位亦应实时转变,不应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者,更应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相互探讨共同进步的同伴。
教师的指导是教育中重要的一环,对于孩子的影响比课本更加深刻。在日新月异的时代,课本教材与教师教学理念要与时俱进。所以,教师要深刻意识到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打破传统教育方式的禁锢,再合理的引导学生,才会深得同学们的支持。因此,只有教师施以合理的方式,探索出合适的教育方式,将小组合作学习合理化地运用在数学教学中,才能使教学更有效率。
不同于传统的数学教育模式,实行小组合作学习对于教师的质量也有高要求,首先,教师需要将每个的学生的学习情况熟记于心,为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育方式,并且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注意调动成绩稍差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互帮互助,让学生自主形成团结协作的意识。
3. 师生积极互动,引导学生自主思考。研究表明,课堂交流互动性强的学生,学习效率比互动性低的学生强数倍。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师不仅需要向学生输出数学知识,还需要加强师生的交流互动。在教学的过程里,教师应当根据实时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提问。例如:新人教版九年级《圆和圆的位置关系》一节,在教学难点“两圆位置关系及判定”时,先与学生一起复习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随即向学生发问:“同学们思考一下,同一平面内两个圆做相对运动,会存在哪些位置关系呢?”,在学生们积极性都被高度调起的同时,教师提出小组讨论,在讨论统一的过程中亦学习到了同伴的思维方式,使得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得以彰显。
综上所述,教师需要灵活运用手中的资源,合理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在探索中逐步成长,最终形成符合我国初中数学课堂现状的教学模式,让初中数学课堂变成高效率、高品质且生动化的优质课堂,让小组合作学习的价值最大化,让未来的初中数学教育更优化,让孩子们的数学能力更强。
参考文献:
[1]沈明.初中数学课堂合作学习的误区与对策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09.
[2] 陈子清.让合作学习显实效——初中课堂合作学习实效性思考[J].新课程学习(中),2012,(3).
[3] 曹雪勇,叶国飘.加强学习小组建设,扭转数学课堂合作学习的低效现状[J].学周刊,2016,31,(31).
[4] 吕申海.协同学习,共同成长——探究转变初中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低效率现象的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4,(16).
[5] 周志峰.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初探[J].宁德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19,(3).
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8年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