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小学生健康网络交往的策略探究

2018-07-24 08:24罗伟
新课程研究·上旬 2018年5期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教育策略小学生

摘 要:当前,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引发了小学生交流方式的变革,对小学生生活与学习以及交往方式都产生了重大影响。面对网络交往对小学生健康成长造成的负面影响,教师需要在网络交往实践中抓住时机,对其进行正面教育。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小学生;健康网络交往;教育策略

作者简介:罗伟,湖北省武汉市东西湖实验小学教师,研究方向为心理健康教育。(湖北 武汉 430040)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8)13-0081-02

网络交往以其诸多优势对小学生产生着极大的吸引力。网络交往教育也越来越受到家长、老师乃至全社会的关注。目前来说,国内外对交往教育的研究较多,也有不少研究者对网络交往做了研究,提供了很多宝贵的经验,有的研究者还探索了在网络环境下如何提高学生的交往能力等。但是对孩子,特别是小学生该如何进行正面引导,增强小学生抵御网络交往不良行为能力的相关研究却较少。为了能够对广大中小学生的网络交往提供更有针对的帮助和正确引导,笔者对武汉市小学高年级596名小学生的网络交往行为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回收率为100%。

调查结果显示,我们必须充分地认识到在小学生面前,网络交往的弊端非常突出。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从内在条件来说,小学生没有很多生活经验,有着极强的好奇心,学生的自我控制和约束能力不强,使得很多小学生没有正确的网络态度,很容易沉迷其中。调查显示:11.2%的学生会在半夜大家睡觉后上网;26.3%的学生会经常关心好友是否在线;31.9%的学生会间隔很短就想关心自己发布的信息是否被关注或被回复。上学期间进行网络交往时间每周有2小时及以上的学生有18.5%。寒暑假期间每周网络交往时间有4小时及以上的学生有19.6%;其次,家庭和学校教育滞后,缺乏正确的引导和必要的教育,使得小学生的网络交往直接暴露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之中,危险重重又很难控制。调查发现,在网络上信息注册和头像大部分真实的学生有34.6%,完全真实的有20.0%;愿意接受陌生人交友请求的学生12.9%,想要与网友见面的学生有19.1%,和网友见过面的有7.0%,认为网络人际交往十分安全的学生占到12.8%。这些数据告訴我们,相当一部分孩子非常缺乏网络交往的安全知识,这对其学习与成长构成了严重的威胁与挑战。

基于对目前小学生网络交往情况的调查分析,因网络带来的不良影响而躲避网络,对小学生进行横加拦截并不是很好的方法,堵不及疏也是很多研究者针对此问题的共同呼声。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正处于接触网络的初级阶段,如果从一开始就植入正确的网络交往观念和品德,能有效增强他们抵御不良网络行为的能力。笔者认为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作用,在网络交往实践中抓住时机,对其进行正面引导是比较有效而且可行的做法。

一、引导小学生正确认识网络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学生参与网络交往的行为相对普遍。究其原因,主要在于网络改变了我们生活的速度、节奏、方式,网络使我们过上了古人无法想象的幸福生活。我们面对的是科技的高速发展,知识日新月异,竞争异常激烈的信息时代,网络与我们的生活已经密不可分。

网络交往以自己特有的新奇性、广泛性和虚幻性对小学生正在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正处于对网络认识的起始阶段。如果抓住机会对其进行引导,有利于小学生形成正确的网络交往态度,培养良好的网络交往品格,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因此,只要用好网络这个工具,深入到孩子网络交往的实践中,充分发挥网络交往的优势更好地实施教育,在网络交往中对小学生进行网络交往的教育是具有可行性的。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现象,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要素的互动便是交往,通过交往引起学生思维活动才能获取和吸纳反馈信息,而且用网络交往的方式与小学生进行互动产生的感受也会更加直接和深刻,受到的教育也更具有说服力。在网络交往实践中实现帮助个体树立主体意识,能较好地使人认识自己,正确地评价自己,形成正确的网络交往观念和良好的网络交往品德,以增强对不良网络行为的抵御能力。同时,这种教育方式顺应了时代潮流,满足了小学生想要认识网络、接触网络、利用网络进行自我实现的需要。笔者建议老师和家长应该增强网络人际交往的认识,充分利用网络交往,在实践中来对孩子进行教育。

二、建立良好的网络交往关系

家长、老师要增加与孩子进行网络交往实践的机会,在网络交往实践中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观念、培养良好的品德。我们对小学生上网时间做了调查,归纳出以下特点:从上网时间上看,78.7%的学生会在节假日时进行网络交往,19.8%的学生会选择在放学后进行网络交往,16.6%的学生会在心情不佳时上网与人交流。调查显示,小学生的主要上网时间在节假日。

积极心理学主张研究人类积极的品质,充分挖掘人固有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使潜能得到充分发挥,具体说来有三个相关主题——积极的主观体验、积极的心理特征、积极的心理品质。对孩子进行网络交往教育的实施者是家长和老师。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很多孩子第一次认识网络、进行网络交往也是从家长那里习得的。小学生进行网络交往行为主要是在放学后和假期中进行的,而且主要场所是家里。所以,家长应该认识到自己的网络交往行为会对孩子生深刻的影响。作为家长更应该努力学习先进的网络技术,跟上时代的步伐,更应该率先示范,以身作则,为孩子做好榜样。家人应该成为孩子的第一个网友,并且与孩子保持良好的亲子关系和互动交流状态,在与孩子互动交往中激发孩子的积极体验。这样,家长就开辟了一处与孩子建立良好亲子关系、进行交流互动的新阵地,更重要的是与孩子建立和谐的关系带来的幸福感又能便于自己做好对孩子思想行为的掌控、引导工作,培养孩子积极的网络交往的品质。

老师也是这样,与小学生建立网络交往关系不仅有利于拉近师生关系、了解小学生内心状况,还能更好地帮助教师对小学生进行学校的延伸教育。每个班级最好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班级的网络交往平台,便于小学生进行交流、沟通和学习。班级、学校网络交往平台是目前小学生进行网络交往实践比较可靠、安全的交往空间,也是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的教育阵地。对孩子进行网络交往的正面教育重点在于努力帮助孩子树立良好的网络交往观念,培养孩子良好的网络交往品德。家长和老师要在孩子第一次进行网络实践时就要使他们认识网络社会的美好与丑恶,为小学生推荐合适的网站,合理安排网络交往与学习的时间,指导和鼓励孩子在正规网站参与分享和交流。同时,还要注意加强网络交往的安全常识教育,宣传良好的网络交往规则和行为准则,在互动实践中传播美好品德的种子。

三、探录良好的班级网络监督机制

网络交往的广泛性、隐蔽性等特点使得小学生网络交往的监督管理十分困难。然而,良好行为习惯的建立离不开监督和管理,呼吁全社会净化网络环境的同时,更有效的是我们也要为小学生努力创造健康的交往环境。

班级群体是小学生非常喜欢的、常见的网络交往群体。从调查中看,小学生的网络交往对象主要还是自己的同学,可以利用班级网络群易于监管的优势,发挥小学生的集体监督意识,共同营造健康网络交往环境。老师、家长和同学可以联合起来建立本班的网络交往群,共同制定班级群的公约,民主选出监管信息员,建立监管机制,发动小学生互相监督、共同约束,共同提升监管效果。

小学生参与网络交流固然有风险,但不能因噎废食。教师应该更积极、更深入地了解小学生的心理需求,充分利用网络交往的优势来帮助小学生更好地成长,帮助其适应现代化的生活方式。

参考文献:

[1] 朱敬先.健康心理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65.

[2] 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教育学基础(第三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7:96.

猜你喜欢
互联网时代教育策略小学生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谈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中小学美术教育的价值取向及教育策略探析
浅析媒体融合下的“正和博弈”
对新环境下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与探索
略论整体性视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
互联网时代下的会计信息化教育变革探索
我是小学生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