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留置针置入长度对留置时间的影响

2018-07-24 07:59杨华花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8年18期
关键词:红肿外套输液

杨华花

(江苏省中医院,江苏 南京 210000)

我国静脉治疗技术发展较欧美发达国家相对偏缓,静脉留置针又被称作套管针,作为一种先进的输液器材和护理技术,自上世纪60年代起已在西方国家普及应用,距今已更换多代[1-2]。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发展,静脉留置针的应用也日渐广泛,并在固定方法、穿刺方法、观察护理、并发症的预防等方面取得了很多进展。随着国家静脉治疗操作规程的出台,要求临床静脉治疗达到钢针0容忍,因此外周浅静脉留置针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普及。留置针的使用不仅减少了患者因反复穿刺而产生的痛苦,而且减少了护理的工作量,为夜班护士的治疗和护理做好了准备,减轻了夜班护士的工作压力,为抢救急重症患者争取了宝贵时间[3]。静脉留置针有许多的优点,但也存在一定的缺点,如:(1)留置针的直径较钢针大,穿刺疼痛感较强;(2)患者日常活动受影响,部分患者因顾忌留置针而影响到其洗澡、睡眠等生活;(3)医疗费用增加;(4)静脉留置针一般可以保留72~168 h,长期输液易发生液体渗出现象,导致局部肿胀和疼痛,加重患者痛苦,使得留置时间达不到预期天数。常规留置套管置入长度为完全置入,但有研究表明[4]在进行静脉留置针穿刺时不全部把软管置入血管中可以减轻对血管及周围组织的损伤,减少静脉穿刺处发生渗漏。本研究旨在探讨留置针的置入的不同长度对留置时间的影响,并观察静脉渗漏、红肿等相关症状的发生率,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5月~11月我科收治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女62例,男58例,年龄26~53岁,病程1个月~12年。按照计算机产生的随机数字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其中,观察组男31例,女29例,平均年龄(39.43±11.17)岁;对照组男27例,女33例,平均年龄(37.26±12.08)岁。两组患者在性别、病程、年龄、诊断等方面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n=120)

1.2 方法

(1)两组留置针材料选择,均选用BD24号留置针,3M(Hp)6 cm×7 cm贴膜,消毒液为豪牛牌聚维酮碘,其中有效碘含量为0.45%~0.55%。

(2)两组血管选择及操作方法,观察组和对照组均选择四肢相对粗直、血流较为丰富、弹性较好、无静脉窦和静脉瓣的浅表静脉作为穿刺部位。

(3)两组穿刺方法均采取单手送管法置针,单手送管的方法可明显减少静脉炎的发生,因单手送管可以使穿此处皮肤始终处于绷直状态,外套管更容易将留置针送入,有利于降低对血管内壁的损伤,减少了静脉炎的发生。穿刺前在穿刺点上方10 cm处扎止血带,穿刺部位使用豪牛牌聚维酮碘消毒液消毒,消毒范围为8 cm×8 cm,消毒后进行穿刺,与皮肤成15°~30°的进针角度,见回血后减小角度再进0.2 cm×-0.5 cm,将钢针尖端退至套管内,缓慢送入外套管,穿刺成功后,松止血带,抽出针芯。

(4)其中观察组送入外套管过程中保留0.2 cm,对照组将外套管针全部送入血管内,然后用3M(Hp)6 cm×7 cm贴膜并且使用无张力方法封闭固定,留置针延长部分使用U形固定方法,防止血液回流,输液结束均使用BD 5 mL预充式导管冲洗器封管,并使用3M弹力绷带外固定,防止患者穿脱衣物时不慎碰擦、牵拉,导致置管脱落[5-7]。

(5)两组置管完成后均需注明穿刺时间及日期,每次输液完毕后均采用专门BD预充式导管封管液封管,若透明贴膜边缘脱落或被污染需要及时更换。避免在输液肢体进行测血压或采血。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数(%)、例数(%)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静脉留置针不同留置长度留置时间比较

对照组患者平均留置时间为(71.5±17.3)h,观察组患者平均留置时间为(83.4±15.8)h,两组留置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比较(±s,h)

表2 两组患者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比较(±s,h)

注:正常拔管时间按静脉治疗操作规程要求,静脉留置针保留时间宜为72 h~96 h。

组别 n 平均留置时间观察组 60 83.4±15.8对照组 60 71.5±17.3 t 3.934 P 0.000

2.2 两组患者静脉留置针不同置入长度输液并发症比较

观察组患者输液发生皮肤红肿者为8例,渗液者4例,渗血者5例,感染者3例,发生率为33.3%,对照组发生皮肤红肿者为16例,渗液者9例,渗血者10例,感染者7例,发生率为70.0%,两组患者输液并发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静脉留置针不同置入长度并发症比较(n,%)

3 讨 论

3.1 静脉留置针不同留置长度对患者留置时间的影响

表2显示保留套管针0.2 cm于皮肤外可明显延长留置针的留置时间,这与贾晓颖等[8]研究相一致。血管壁含有弹性和胶原纤维,浅静脉管壁较薄,受损伤后血管自我修复能力相对较差,穿刺时对血管的局部损伤会引起血管内皮细胞破坏,纤维组织损伤,对血管损伤较大。对照组将外套管全部送入血管内,易导致留置针根部与皮肤的接触面增加,导致摩擦面增加,患者在活动的过程中易致穿刺处皮肤因机械摩擦而红肿,且易致穿刺点增大,病人出现疼痛感。穿刺针进入血管越长,对血管壁的刺激和损伤面积越大,管壁损伤越重。此外,静脉留置针穿刺中置入时角度较大,针与皮肤的接触面积相对较小,对血管和皮肤的损伤程度相对较少,而进针速度加快也会缩短针头刺激皮肤的时间,减轻患者穿刺时的疼痛,有利于减轻患者对穿刺留置针引发的焦虑和排斥[4-8]。本研究中,留置针外管剩余0.2 cm在静脉外,减轻对血管损伤的长度,另外,由于管套较软,外露的管套为手背或手臂的弯曲活动提供了曲度空间,减少患者拿取物品时因弯曲而导致的针眼部位的疼痛,有利于减少刺激,延长置管时间。

3.2 静脉留置针不同留置长度对输液并发症的影响

表3结果显示,静脉留置针置入不同长度时,观察组发生红肿、渗血、渗液等输液并发症高于观察组。输液并发症是输液过程中较为常见的现象,与静脉的穿刺部位,药物性质、输液的量和时间均密切相关,远新端发生渗液率明显高于近心端静脉,输液时间越长,发生外渗率越高,越容易引发红肿。观察组保留套管针0.2 cm于皮肤外,外套管针针体与皮肤的接触面明显减小,减少了因机械摩擦而导致的穿刺点红肿,避免了穿刺点和软管尽头的摩擦,避免引起穿刺点增大,从而延长了留置时间[1-7]。

静脉留置针操作简便且安全,减轻了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降低导管感染率,减轻了静脉损伤,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提高护士护理质量和工作效率,通过长时间的临床实践,医护人员需积极探索静脉留置针的使用技巧和穿刺方法,不断总结经验,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和安全[6-7]。

猜你喜欢
红肿外套输液
茶籽油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患者术后肌注黄体酮局部红肿及硬结的预防效果观察
早期急性乳腺炎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对其红肿、炎性症状改善时间的影响
六合丹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Meta分析
躲避蚊子有方法
输液时短细管中为什么没有药液流出
颈枕输液袋
冬天的外套你选对了吗
深冬外套乘以二
穿对外套
请您收藏
——输液反应抢救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