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耀元
摘 要:每次提到“玩具”,无论日常生活里的还是学术研究中的,大都聚焦在玩具本身或是玩具的功能上。现在我们看到的玩具都是被设计出来的,但是笔者在生活中观察到的小孩子都是自然而然开始玩的,任何东西,甚至一根筷子都可以被孩子赋予独特的意义而成为一个下午的“玩具”,玩是不需要设计的。在现实生活中,玩具“注入了成人世界的期待”,玩具变成了一种媒介,连接了父母与孩子;玩具就像一雙眼睛,注视着每个家庭的成长。
关键词:玩具;媒介;亲子关系
1 儿歌是用来唱的玩具
在说玩具之前,笔者想先说说儿歌。儿歌不是一个小话题,中国社会学奠基人孙本文先生、朱自清先生都研究过儿歌。儿歌材料丰富,其中充满了好奇、流连、沉思、无语……和玩具一样,儿歌也分有很多种类,根据社会学家郑也夫先生的研究主要有五类:
第一类:数数的儿歌。数数为框架的儿歌数量极大,数数的儿歌很可能是儿童最早接触的歌谣,但是在儿童之间唱诵这类儿歌并不多,主要还是母亲带着孩子的时候唱诵的。
第二类:描述身体特征的儿歌。这类型的儿歌数量仅次于数数的儿歌,是以身体器官或身体特征为基础的歌谣。如果说数数的儿歌只需模仿,那么身体器官的儿歌开发了想象和比喻,多数都很切近,直指功能。
第三类:颠倒儿歌。颠倒歌是儿歌中流行的品种。各地的反语歌不计其数,小孩儿们大概都唱过反语歌,被它极致的荒诞吸引,可能也是因为它的荒诞全在表面上,吸引力是短促的。
第四类:斗嘴。儿童生活中少不了博弈,博弈中少不了斗嘴,而文化的作用在于让我们摆脱孤立无援,站在前人的肩上,一张嘴就能一套一套的,要在吵架的时候不落下风,也共同托举出语言的乐子和生活的味道。
第五类:连锁儿歌。连锁儿歌大概是其中最流行,也最富有魅力的。这类儿歌被研究者孙介凡先生叫作“连锁”,朱自清称它为“接麻”。接麻儿歌的精妙处在于,人们不拘泥于同一个字,常常只要同个声音就行了,甚至故意不取同音只取谐音,并且接的时候不一定是上句的最后一个字,接上句第一、第二个字都行,这就导致了总是出其不意,荒诞不经。
儿童喜欢什么样的儿歌?第一是有趣,第二可能还是有趣。儿童还没有进入工作领地,还没有接受各种各样的诱惑,尤其是在儿歌兴起的那个时代,成年人还不会为了子女赢在起跑线上,强迫他们识字、算数、背唐诗、学外语,儿童可以率真地跟着天性走,可以率真地玩。玩是不需要设计的,不需要引领教导的,甚至具体的玩具也是可有可无的,孩子们随时可以开始玩——看到街上一堆沙子就亢奋不已,能玩上一天;一份报纸或杂志,我们能切割成小方块,孩子们可以做许许多多几何形状,这张纸就事实上变成了一个几何实验室。通过折叠,他们可以制作出扇翅膀的小鸟、会弹跳的青蛙、孔雀或者扇尾鱼。这些就是几何学的实践,而无须过多的言辞。同样,学会了走路的孩子凑到一起,就有了捉迷藏、跳房子;能跑步的孩子凑到一起,就有了官兵捉贼、木头人。
儿歌是儿童创造的吗?肯定不是,至少绝大多数儿歌是大人创造的,儿童还没这个能力。既然和其他作品一样,是大人制造的,为什么儿歌卓尔不群呢?笔者想是因为儿童参与了,不是说他们唱诵过,而是儿童虽然没有创作,却有选择权。曾经有过的儿歌一定比留下来的要多得多,儿童们用他们的唱诵投了票,喜欢的他们一唱再唱,不喜欢的不会主动张嘴。于是亿万儿童以他们的情趣,以他们的真诚完成了选择,引导了儿歌创造者的风格方向。从这个意义上说,儿歌就是儿童用来唱的玩具。
2 玩具的媒介意义
回到玩具,玩具是儿童创造的吗?如果抛开那些“街上看到的一堆沙子”之类的东西,站在现代的角度上看,玩具当然不是儿童创造的。“玩具电动火车和洋娃娃是成年人记忆中永恒不变的经典,但事实上它们是20世纪早期育儿观的产物。……人们认为,建筑组装玩具是在传授给男孩子们将来成为工程师和科学家的梦想。这一玩具出现在大多数的成年美国人都相信存在着一个无限技术进步世界的时期。”玩具就像一种沟通成人世界与儿童世界的媒介,传递着双方的信息。
媒介指的是一种存在形式,即作为信息交流的载体。根据以麦克卢汉为代表的媒介环境学家的观点,媒介本身的存在改变了人类认知世界、感受世界和以行为影响世界的方式,其呈现给我们什么样的世界,我们就会倾向于感知到什么样的世界,这就是媒介对我们的生存的世界的“定义”。任何一种媒介报道所形成的外在于我们的环境并不是真实客观的社会环境,而只是介于我们“内心主观世界”与“客观社会环境”之间的“中介”的环境,具体表现为人对于“客观世界”的信息进行筛选之后所呈现的东西。以电子阅读器为例,电子阅读器因其自身的媒介特性(电子、荧幕等)使得它倾向于引导读者(或者说它就是被这样设计的)以一种“正常的”方式:一行一行、一面一面的方式来进行阅读。由于这样的特性,以Kindle为代表的电子阅读器天然“拒绝”以儿童为代表的消费群体对图书的特殊“期待”——一种受到好奇心和探索欲的驱使——提前翻阅后面的内容以及对书本本身把玩的冲动,并同时塑造他们的阅读习惯。因此,媒介是有态度的,是有价值倾向的。
现代商人在挑选玩具时,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玩具的过去销售数据、市场趋势预测和社交媒体热度等。零售商会选中一些电影或电视节目的播放时间,推出相应的许可销售玩具来促进销量,再对价格进行结算,确保玩具的定价能够吸引消费者。西尔斯(Sears)的首席营销官Kelly Cook说:“我们使用相当多的算法来统计预测玩具的价格点。”除了统计、数据以外,商店还会让买家(也就是家长们)预测孩子们是否喜欢这款玩具、喜欢玩具的哪些特性,哪些玩具创新会吸引他们等。一件玩具从设计、生产到销售,每个环节的考虑都蕴含了设计者的态度和想法,一件件玩具仿佛自然而然地背负起传递成人世界价值观的使命。这时,玩具也成了一种广泛存在于成人之间、成人与孩子之间以及孩子之间的交流媒介,发挥着其独特的作用。
3 玩具的理性与天性
在商业世界里,零售商在他们的网站和广告中推广玩具;玩具清单也在社交媒体、新闻报道、博客等媒介上得到了广泛的传播。这些产品在互联网上出现的次数越多,人们就越有可能看到它们,然后建立起人们对产品的意识。但这些都是成人世界、商业世界中被理性设计出来的“玩具”。上文提到,在孩子的天性里,“玩是不需要设计的,不需要引领教导的,甚至具体的玩具也是可有可无的”。理性和天性之间仿佛再次“针锋相对”。
《小玩意:玩具与美国人童年世界的变迁》里提道:“玩耍是孩子的工作,而玩具就是他们的工具。”但是笔者认为玩不是工作,玩是自发和自愿的。像过家家之类的玩法好像是在模拟日常的工作,但是动作会故意做得很夸张,一看就知道是在玩。玩更像一种试错式的学习,通过玩,能让孩子们快速获得反馈、积累经验,提高应对意外局面的能力。上文已经论证过,玩具不一定非得多么高端复杂,一根小木棍也可以玩,关键是想玩,有玩具可玩。从这个角度上说,玩具的确是玩的工具,但也就是工具而已。
4 使用工具的人
心理学家很早就把小孩跟大人的关系分成三类,判断关系最简单的办法是做个幼儿园接送测试。假设实验者是一个妈妈,早上把孩子送到幼儿园,下班再接回来,看孩子的反应,就能判断出他和实验者之间的类型。
安全型的孩子在妈妈离开的时候会表现出依依不舍,但之后就接受了;而去接他的时候,孩子会非常高兴。
回避型的孩子看起来总是无所谓,但是有心理学家后来做过测试,发现回避型孩子每次离开家长和见到家长的时候,心跳都在剧烈加速——孩子实际上有强烈的感情变化,但是因为跟家长关系很疏远,他克制了自己的感情。
焦虑型的孩子则表现得无论什么时候都极度地需要爱。
三种关系会导向不同的成长路径,需要关注的不仅仅是这个分类,更重要的是统计表明:孩子是哪种类型取决于家长。
玩具只是一个工具,真正重要的是父母与孩子之间围绕玩具产生的互动。因为互动的背后展现出父母的为人,而父母的为人决定了与孩子之间的关系,乃至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孩子会成为什么样的人。父母应该明白,孩子不是“私有财产”,家长对孩子是一种关系,而不是工作。如果家长本人知识丰富充满自信,跟孩子的關系很亲密,孩子就会有安全感,就愿意去模仿学习。
要让孩子听话,取得孩子的信任,首先要知道和他的关系,其次要扪心自问,最后围绕一个个“小玩意”自然地与孩子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