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画对中国工笔走兽画的影响

2018-07-23 08:54徐曦
艺术科技 2018年11期
关键词:多元化色彩

摘 要:色彩是工笔画的重要绘画语言,中国工笔走兽画通过对日本画有选择地借鉴与学习,在技法、颜料与材料运用等多方面进行研究,追求色彩的全方位、多角度、多元化表现,迎来了色彩应用的新里程。

关键词:工笔走兽画;日本画;色彩;多元化

1 日本画与中国画的渊源

明治维新之前,日本就已经派遣使臣到华研习中国画,或者邀请中国画家到日本交流、讲学。学成归国时,还将大批中国画作品带回学习临摹并珍藏,从中汲取中国画之精华。这一时期的日本画在形式、技法、内容等各个方面受中国画影响很大,日本画家在对中国工笔重彩绘画艺术进行学习研究的同时,在日本画当时的基础上发展,自成体系,形成独特的绘画风格。例如,受到宋代院体画影响的日本琳派与狩野派,学习和吸收中国画的艺术语言,与大和民族的文化精神相融合,发展形成新的日本画样式。由此可见,在日本明治维新之前,日本画面向国外的学习目光一直追随着中国,中国画的绘画语言、艺术形式、技法、精神内涵等,不断传入日本,引来日本画家争相学习,汲取其养分,迅速发展成新的日本画。

2 日本画的转型与发展

明治维新之后,日本画将学习的目光投向了西方,邀请西方教师教授西洋画,成立专门的美术院校,并以展览的形式促进日本画与西画的交流学习,同时,大量的日本画家远赴西方学习西画,与西方画家交流艺术观念,通过对西方绘画藝术的接受与借鉴,在其影响下,立足东方,借鉴西方光色、间色和空间表现手法,日本画的传统观念、构图形式、造型技法、颜色材料、制作手法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重大的变革,日本画发展与转型迅速,其新面貌、新样式不断涌现。

3 当代中国走兽画对日本画的借鉴

当代中国走兽画为什么会借鉴与学习日本画?首先,中国与日本同属于东方文化体系,但是,日本先于中国向西方接受西画的教育,较之日本落后几十年,在面对西方艺术的强烈冲击时,中国画家迫切地渴求西方艺术,因而,大批中国画家开启了日本学习之旅,在学习变革新日本画的同时,以日本作为跳台,向西方艺术进行观望与试探学习。

另外,伴随着中国文人画的勃兴,工笔画明显没落,并没有较好地继承、发扬中国工笔画传统。日本通过当初对中国画的吸收学习,较好地保留与传承了中国传统的颜料技法。这些矿物颜料的生产技术、绘画的制作技法在当时的中国近乎失传,而日本画家对颜料和材料的研发却一直持有激情,日本画的颜料越来越丰富且多样化,比如,古代就已存在的天然矿物色、金属箔、水干色、云母、新岩等,每一色系的色相都非常丰富,其中,每一石色由于颗粒粗细程度不一,又分为十几种甚至几十种不同色号的颜色,每一规格的颜料具有不同的色彩明度,变化微妙。这种人工合成的新生代颜料的研发与使用,大大弥补了天然矿物色在色相上的缺失,极大地拓展了工笔画色彩。同时,日本还针对这些新的颜料材料,配备了相应的研磨、制作、使用工具,非常精细齐全。这样一来,颜料、材料和绘画工具相结合,更有利于画家对绘画作品整体效果的表现。

后来,中国工笔花鸟画逐渐呈现出复兴之态,画家对色彩的追求回温,而国内现存的传统颜料与技法并不能满足需求,中国画家开始向绘画技术新颖、材料发展超前的日本画学习借鉴。以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陈之佛等人为首的中国画家去日本留学访问,学习日本绘画,将现当代日本绘画的形式、技法、材料、工具及思想观念带回来,迎面而来的变革气息影响着中国画界,中国画家从创作的角度对传统绘画展开了新的审视与思考。走兽画这个主题的发展,日本画的影响可谓相当深远。

4 工笔走兽画时代的色彩特点

中国走兽画色彩观的形成和运用,对主观意识的强调是其独特而鲜明的标志。这种画家自由以色抒发内心情怀的方式是值得肯定的,但同时,我们也看到了在这种形式规范的色彩观束缚之下,画家对自然色彩世界真实感受的表现有所缺失。因此,色彩这一绘画要素对中国走兽画的发展、创新格外重要。西方绘画对色彩的关注,促就了古典主义绘画向现代主义绘画的转变。日本绘画关注色彩,进而出现了现代日本画新样式。可见,色彩的价值与作用不言而喻。

不论是对西方色彩体系的融合,还是对日本画颜色材料的借鉴,中国画家对传统工笔画产生了一系列新的思考与探索,立足当下,尊重传统,对外来艺术文化进行批判的吸收,经过众多艺术家多年的研究与不懈努力,在当代终于迎来了中国工笔走兽画色彩的回归与复位。

在外来色彩观念的碰撞和冲击之下,走兽画的色彩观念在这一时代背景下产生了很大的变化,吸收了西方科学性色彩体系观念,原本对于色彩的规范定式表达逐渐向西方靠拢。画家在刻画走兽形象时,开始尊重视觉直接传达的色彩信息,以客观的、真实的色彩表现走兽形象,在学习转型之后的日本画时,吸取日本画异于中国传统走兽画的技法、颜料与材料运用,多方面研究,追求色彩的全方位、多角度、多元化表现,日本新颖的绘画技法和丰富多样的材料颜料,使得中国走兽画对色彩追求的激情高涨,迎来了色彩应用的新里程。

参考文献:

[1] 贾京生.解析中西方色彩的文化观[A].第四届亚洲色彩论坛论文集[C].北京:清华大学美术学院,2009.

[2] 王志纯.丹青文萃——中国工笔画学会论文集[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579.

[3] 张彦远(唐).历代名画记[M].俞剑华,注释.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64.

[4] 李广元.东方色彩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美术出版社,1994.

[5] 姜澄清.中国色彩论[M].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

[6] 牛克诚.色彩的中国画[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

[7] 童炜钢.西方人眼中的东方绘画艺术[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8] 俞剑华.中国画论选读[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7.

[9] 陈晓林.色彩表达[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徐曦(1991—),女,陕西咸阳人,艺术学硕士,美术学专业,咸阳师范学院美术学院助教,研究方向:国画、壁画等。

猜你喜欢
多元化色彩
德国:加快推进能源多元化
巧用“多元化”,赋能“双减”作业
永荣锦江瞄准差异化多元化
满足多元化、高品质出行
神奇的色彩(上)
春天的色彩
色彩当道 俘获夏日
2015春夏鞋履色彩大集结
柔性制造系统多元化实践教学
性人权与性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