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明
摘 要:计算机音乐在国外是与具体音乐、磁带音乐相对应的学科概念,常指应用计算机(软件)辅助作曲或使用计算机处理、优化音频信号的学科,属于计算机与传统学科相结合的产物。地方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开设计算机音乐课是对本专业课程体系的丰富和拓展。本文通过对计算机音乐的发展现状,乐谱、音频编辑,音乐制作程式以及交互音乐等方面作简要论述,进一步强调地方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开设计算机音乐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关键词:计算机音乐;音乐制作程式;Max/Msp/Jitter
地方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主要是为中、小学培养师资,同时也为地方文群类单位培养艺术指导人才和管理人员。多元文化背景下的音乐教育对师资的要求更加多元和综合,计算机音乐就是在这一背景下被进一步强调和深化。
计算机音乐在国外是与具体音乐、磁带音乐相对应的学科概念,是指应用计算机(软件)辅助作曲或使用计算机处理和优化音频信号的学科,属于计算机与传统学科相结合的产物。[1]计算机音乐于20世纪末传入国内,先后在武汉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开设相关课程,最后规范化为电子音乐作曲和录音艺术两个专业;紧随其后,国内各大综合院校的音乐院(系)也效仿音乐学院开设了相关的课程,课程名称诸如Midi制作、电脑音乐基础、计算机音乐基础等。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几乎渗透人们生活中的每个角落,音乐教育也不例外。地方高校合理应用计算机、互联网技术,可以有效弥补教学过程中的诸多短板,为学生走向社会、服务地方奠定基础。
高校音乐教育专业课程资源多元化建设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民族音乐四大件(民歌、器乐、舞蹈、戏剧)的强化和体系化;另一方面是计算机音乐、网络技术(慕课、在线课程、云课堂等)的应用。本科生在一、二年级虽然开设了普及性的计算机基础、网络技术等相关课程,但由于专业特性,计算机音乐基础课一般由本专业(作曲专业、电子音乐或者录音艺术专业)的教师讲授,主要涉及乐谱编辑、音频编辑、音乐制作程式、录音艺术基础、音频后期基础等内容。鉴于计算机音乐属于作曲技术的拓展性课程,其课程设置应该开设在作曲四大件(《和声》《曲式》《复调》《配器》)之后,或者交叉学习。
1 关于乐谱编辑
近年来,中、小学音乐课程教学趋于多元化、媒体化和网络化。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面对的是音乐书面记载——乐谱,创作多媒体动态课件、录制微课、原创作品或作品的改编都需直面乐谱的编辑和排版。音乐院(系)的学生不能规范编辑和排版乐谱,就如同学中文的学生不会打字一样,给今后的工作和学习带来诸多不便。但事实情况是,在校生中有近90%的学生并不能规范编辑和排版乐谱,如果在计算机音乐基础课程中设置乐谱排版和编辑知识就可以弥补这一短板。计算机音乐课与其他课程教学不同,计算机音乐课程教学主要以引领、提供信息、实验和实践为主。由于计算机音乐软、硬件更新较快,而不同版本软、硬件的操作也有所不同,很难建立一套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方法和技术,因此计算机音乐课的主要任务应该为学生提供现阶段高、新、尖的信息和观念、理念,设定高效的实验、实践环节,让学习者在实验、实践中不断提高。乐谱编辑主要涉及五线谱和简谱的排版和编辑,内容主要涉及音乐元素的输入、乐谱的优化和排版、乐谱视听、制作动态乐谱、导出不同格式的文件等。学习完本单元后,学生应该能够独立完成单声织体(如民歌、交响乐主题)和多声织体(如合唱、钢琴、乐队)等乐谱的排版和编辑,为以后的教学工作或者下一阶段的学习和科研奠定技术基础。现在比较常用的五线谱软件有Finale和Sibelius等,常用的简谱软件有作曲大师和QuickMake等。
2 关于音频编辑
在中、小学音乐课程教学中应用比较广泛的另一个领域是音频剪辑和编辑,如歌唱教学中音乐分段展示、欣赏课中音乐主题的摘取以及不同音乐片段的拼接,音高、力度、速度的改变等,都是每一位音乐教师必有的工作。音频编辑在计算机音乐课程中主要涉及音频剪辑、拼接,淡入、淡出,交叉量化,移调、转调,力度、速度的改变,降噪等操作。常用的音频编辑软件有Cubase、Pro tools、Logic等。Cubase由德国人研发(后被雅马哈公司收购),可以在苹果系统中运行,也可以在Windows系统中运行,是集乐谱编辑、音序制作、音频编辑、录音及后期处理于一体的工作站软件;Pro tools有自己的数据处理硬件,运算精度比较高,可以在苹果和PC双系统中运行,是目前录音棚常备软件;Logic只能在苹果系统中运行,也是一款不错的音乐工作站软件。
3 關于计算机音乐制作
与音乐学院电子音乐作曲专业相比,地方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所开设的计算机音乐课更强调普适性、综合性以及与传统学科的结合。地方高校音乐教育专业计算机音乐课首先应该满足中、小学音乐教学的需要,实用和适用是该课程教学的重要目标。笔者先后申报和组织过6期国家培训计划——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参培人数达300多人,通过与学员交流和调研,发现他们对计算机音乐乃至电子音乐高、新、尖的技术和知识并不敏感,而对在工作中所必需的基础性操作、原理、信息和技术更感兴趣(虽然我们认为这些技术和知识比较浅显和简单)。现阶段,国内中、小学音乐教学所刚需的师资特别强调其综合能力,几乎无所不能才是好老师。在成都的一些小学,校本课程已经涵盖音乐剧、教育戏剧、戏曲进校园等课题,参培教师声称在打磨这些课程时急需要的是计算机音乐制作技术及相关知识,因为每个课题中都涉及创编环节,由于版权意识的增强,他们更愿意自己创编和制作音乐,哪怕只是简单的歌曲伴奏、舞蹈音乐、微课背景音乐等,这提醒我们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设置课程时应该加入计算机音乐制作及相关课程,才能保证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之间的无缝对接。
基础性的计算机音乐制作一般包含创作、配器(编曲)、录音、音序制作、音频后期等程式。在创作时,作曲家如果同时完成配器部分的写作,那么编曲工作就相对比较简单,在通过键盘控制器或键鼠录入音符后,在音序软件中选择对应的音色,画好表情曲线,调整力度分层等相关参数即可。但事实上,多数情况并不是这样的,比如选自民间素材的音乐、其他作曲家的单旋律主题或者原创性作品等就需要音乐制作人完成编曲部分,这时,音乐制作人首先要和作曲家或使用单位进行详细交流,考量使用单位对音乐作品风格和性格的具体要求,同时要给作品添加前奏、间奏、尾声等附属结构。要根据作品的基调创编各织体层(如和声、低音、对位以及色彩层和强调层)。完成织体写作后要为这些织体元素赋予音色的外衣,诸如旋律在不同的曲式结构中选用什么音色,是单一音色还是混合音色、音色如何布局等,哪些乐器演奏和声,低音乐器用什么奏法等都是编曲者要思考的问题。
计算机音乐制作程式中比较核心的环节是音序编辑,主要包括通道信息、控制器信息、系统码信息,以及乐器音域、音区、泛音、移调乐器、织体层、平衡和强调等参数的调试和处理。在音序编辑的过程中,编曲者首先要根据作品的表现意义绘制思维导图,然后有效地操作控制信息,从而达到预期的音响效果。随着科技的高度发展,音序软件的操作越来越人性化,也更加简单高效,但有些底层技术和操作音乐制作人仍然需要掌握,如控制器、系统码、效果器等;与演奏其他乐器一样,用计算机演奏音乐同样涉及音量、颤音、延音、呼吸、踏板、滑音、表情等的处理,虽然这些都是虚拟的。事实上计算机音乐创编的初衷本身就具有“欺骗性”和“以假乱真”的意图,但这并不影响计算机音乐强大的表现功能。例如,管弦乐的制作,虽然现代的管弦乐音色如维也纳管弦乐音色、好莱坞管弦乐音色、柏林管弦乐音色等都是采样乐器,但最终还是计算机模拟演奏而非演奏员实时演奏,计算机音乐可以无限接近真实乐器的演奏,但永远不能代替演奏员的现场演奏。至于乐器法部分的编辑要比控制器直观得多,加之采样音色库几乎囊括了不同乐器的所有可能的演奏法,你所要做的仅仅是通过音色库引擎激发所需要的演奏法而已。
虽然计算机可以代替大多数乐器,但对于灵活性很强的乐器、自制乐器、一些民族乐器只能通过现场录音来完成了,同时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将来在工作中需要录音的机会也很多,如人声的录制、特殊乐器的录制、数据信息的采集和保留等都要通过音频录音来记载。软件的发展降低了录音艺术的门槛,对于录音质量不高的作品,可以在简易录音棚中通过一台电脑、一支麦克风、一块音频卡就可以完成。当然,对于出版级的录音作品还是要到专业录音棚完成。目前国内大型录音棚均应用pro tools系统录音,而小作坊式的录音棚多用Cubase等来完成。
计算机音乐制作程式的最后两道工序称为缩混和母带,在专业音乐制作领域,缩混和母带都由专业的工程师应用昂贵的硬件设备来完成。随着软件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硬件效果器被“软化”,降低了缩混和母带处理的门槛,音乐制作人可以通过软件效果器进行门级的缩混和母带处理。为什么要做缩混呢?比如管弦乐作品有几十个声部,在音乐厅这些声部都交由不同的乐器(组合)演奏,这些乐器根据传统的审美习惯分布在舞台的不同位置,根据声学原理修建的音乐厅能够高保真地再现每件乐器的演奏,经由指挥家的引领使每个乐器(声部)平衡融合、分组,清晰地再现出来反馈给现场的听众。而计算机音乐则有所不同,一切都是在虚拟的环境中完成,音乐制作者往往集作曲、配器、指挥、缩混、母带于一身,要通过计算机(软件)模拟现场的空间感知、舞台摆位、声部平衡等,一系列的工作都有缩混师来完成。最简单的缩混是通过调音台、声相进行空间的初步摆位,通过均衡器、压缩、延时和混响等效果器进一步模拟音响空间;至于母带是作品输出总线上的再处理,力求音乐作品整体的平衡,也便于与同一专辑其他作品统一风格。
4 计算机音乐交互平台的应用
计算机音乐近几年来比较新颖的领域是交互式音乐作品的创作,作曲家可以通过可视化交互平台(编程语言)进行创意编程,从而创作出优秀的作品。Max/Msp/Jitter是应用比较广泛的可视化编程语言,能够对声音模块作深层控制和交互,最大的特点是开发互动媒体与现场演出。Max是20世纪80年代开发的程序语言;Msp是Max中的模块之一,主要侧重于数字音频处理;Jitter模块则提供图像处理。国内也有一部分作曲家开始使用Max/Msp创作音乐作品,如“中央音樂学院的吴粤北在《嗟叹之 II》中依照中西合璧的创作理念,运用计算机Max/Msp编程的技术,融入东方音乐元素,将计算机的情境与文化的传承完美结合,彰显出东方意蕴在电子音乐中的美学存在感”。[2]当代大学生应该对此种类型的音乐有所知晓。
5 结语
互联网为计算机音乐的普及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平台保证,人们在“地球村”的每个角落都能够接收来自世界最前沿的信息、技术和知识,完成信息、技术和知识的更新;同时也可以将本民族的音乐通过网络传递给世界上每一个热爱音乐的听众。当然,计算机音乐能否代替演奏家的现场演奏一直以来是一个争议话题。计算机音乐能够通过其特有的表现形式传递作曲家的情感,演奏家的现场演奏也能够将作曲家和演奏家的情感实时传递出来,因此这并不是一对矛盾体。计算机音乐并不是冷冰冰的机器在发声,因为计算机音乐所投射的也是音乐制作人对现实生活的真情实感。随着人工智能的高度发展,在不久的将来,计算机音乐也将更具人性化,21世纪的大学生应该培养多重音感以及对新声音的探索和创新意识,因为这是艺术生命的源泉。
参考文献:
[1] 张小夫.电子音乐的概念界定[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2(4):30-32.
[2] 刘思军.电子音乐作品在?Max/msp平台下彰显东方意蕴——吴粤北《嗟叹之II》音乐分析[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15(1):27-34.
[3] 钱仁平.电子音乐三题[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7(2):5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