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靖
摘 要: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国家的发展需要创新。面对21世纪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教育和培养创新型人才就显得十分重要。传统的那种“一本教材教到底”的教学方法,已远远不能适应现代化的教学要求。提升教育理念,改变教育行为,成为当务之急,语文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教学内容要比其他学科丰富的多,这就要求课堂教学与语文资源相整合,使师生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对内容不断变革和创造,更好的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的能力。在教学中要把握好师生角色定位,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关键词:语文教学;自主创新;兴趣培养
一、激发兴趣,诱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求知的前提,学习的动力,成才的起点。兴趣也是学生思维的巨大推动力,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起点。小学生有他自己的个性,天真、好奇,容易对各种事物提出问题,作为小学语文老师,我们要抓住孩子的特点,激发他们独立质疑。要让学生以一个探索者、发现者的身份投入学习的思维活动中,以求不断获得新知识,迸发创新因素,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使用多种不同的方法来教导学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我们可以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如设疑法,情景法,游戏法,导语法,活动法……教师也可以采用问答式、讨论式、座谈式、演讲式、辩论式、表演式、游戏式等多种教学形式。各种形式又可以灵活多样,如问答式可采用师问生答,生问师答等形式;演讲式可以分组演讲,也可以进行演讲比赛。
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兴趣。总之,各种形式的运用使每个学生都能动起来,广泛参与。例如《新型玻璃》是一篇说明文,如果按传统的教学,肯定是很难吸引学生的兴趣的,更不用说培养创新思维了,因此在设计第一课时的教学时我改变平板的讲解。先是讲一个故事:同学们,在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一个人窜进了陈列着珍贵字画的展览馆,准备划破玻璃,偷里面的字画。当他的玻璃刀刚刚触及玻璃的时候,院子里便响起了急促的报警声。警察立即赶来,把这个小偷给抓住了。同时设下一个悬念:是谁报警呢?奇怪这是什么玻璃呀?怎么一接触它就发出报警声呢?此时学生的心里就会想到,这是不同一般的玻璃。
二、善教善放,引导学生创新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善于教导学生,同时也必须学会如何放手让孩子们自主学习,放飞他们自己的想象。我们应注意引导学生学会探索知识的方法,然后再掌握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摸索,只在必要时做适当的引导,使学生的学习方式更灵活,让学生在探索中实现质疑的飞跃,以求创新精神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再次发现。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学会合作学习,在他们遇到困难时进行必要的指导,让学生对自己已有的知识进行充分的理解,而且能够渐渐养成敢于除旧,敢于布新,敢于用多种思维方式探讨所学知识的习惯。
1、独立质疑,营造独立学习的火花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古人说:“学贵知疑,小疑则大进,大疑则大进,有疑问,才有学习的内驱力。创新意识来自质疑,因为提出一个问题就是创造的开始。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人才能产生创新的冲动。学生提出的问题,有时充满了“奇思异想”,但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他的每一次质疑,都闪烁着他思维的光芒,包含着他在学习的旅途上创新追求的努力,教师应正确诱导,及时调节,科学控制,系统综摄,练就“掌鮀艺术”,在“疑”“难”交叉、扑朔迷离的情况下,当学生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后,我要求学生围绕课文内容质疑,同学们不约而同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曹聪的办法是唯一的方法吗?然后我要求学生仔细读书,组织一段语言,有条理地谈一谈自己的看法。学生们思维活跃,兴趣高涨,投入了紧张的读书、学习活动。几分钟后,一场唇枪舌剑就此开始。在这节课里,学生们获得了思维、表达、读书的训练,获得了情感的體验,教学目标得到了完美的落实。
2、现代课程与科学技术的整合
创造离不开想象,创新必须以想象为基础,只有丰富的想象,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得到较好地发展。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应重视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联系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敢于想象,敢于创新,敢于打破成规的训练。现代科学技术使得教学容量大,效率高,学生可以借助软件更好的理解所学知识,实物投影、电视、电影、电脑等进入课堂,使学生在更广阔的时空中联想、创新,丰富积累,天宫素养。如教学《荷叶圆圆》一课,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课文内容,再让学生想象还有什么能把荷叶比做什么?
3、联系实际,发散创新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即“培养学生再次发现知识的探索精神,培养重新组合知识的综合能力,准备首创前所未有事物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首先学生可以围绕课文内容查找相关的资料,阅读相关的文章。既可以增加信息量,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又可以在阅读、加工、整理资料的过程中参与阅读实践活动,这样就使得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互相补充,以课文内容激发学生课外语文学习的兴趣,进行自主学习。其次把学生的社会经历、生活体验、所见所闻引入课堂。这样的教学更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参与生活、感悟生活,在生活中扩大视野,增进积累,激活思维,发展能力。例如《新型玻璃》教学中,先放手让学生自由组合小组来讨论学习本课内容并进行汇报,在探究找那个得到五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用途。这只是为学生的创新新型玻璃打基础,接着创设“产品推销会”的形式,让他们以一个推销员的身份来介绍每个小组生产的玻璃产品,让学生自主的结合学习,组合成五个生产厂家,每个学生都是本厂的推销员,做到面向全体学生,“你们就是本厂的推销员,你们要用你们最美、最动听、最有趣的语言来说明你们厂生产的新型玻璃,打动大家的心,让大家来购买你们厂的产品。每个厂家最后要推选一名最优秀的推销员在产品推销会上代表厂家来推销产品。”把课本的可视语文化为学生的口头表达语文,是一个语言的内化与提高训练,充分调动学生的语言表达与思维。课堂气氛是可想而知的,讨论的声浪一组高过一组。这样学生真正体会到课堂是他们学习的乐园。
自主学习是新课程标准教学的一个方向,是新课程标准真正进入课堂的一把标尺。我们的课堂只有充满乐趣,才能吸引学生,只有通过自主、合作、创新的学习模式,才能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素质教育才能得以延续下去。
(作者单位:新疆和田市肖尔巴格乡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