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大学生自我教育微博平台的意义及有效途径

2018-07-23 14:42姚蓉蓉
青年时代 2018年12期
关键词:自我管理引导德育

姚蓉蓉

摘 要:本文在观察当代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现状的基础上,探索建设大学生自我教育微博平台的意义及有效途径,为高校发展新媒体时代下的新型教育模式提供依据,促进高校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

关键词:微博平台;自我管理;德育;引导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与发展,各大高校的教育机制与教育方式也随着社会发展的要求不断创新。强化自我教育是现代教育模式对大学生提出的新要求,高校在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过程中,应在巩固与完善传统的教育方法的基础上,利用新媒体手段不断创新育人模式。微博是一种新兴的信息传播与交流平台,培养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过程中可以利用其影响范围广、传播速度快等特点,提高大学生自我教育的有效性和广泛性等,因此,大学生自我教育微博平台建设也应得到重视。

一、当代大学生自我教育现状

广义上的自我教育是指个体以一定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依据﹐去了解主观世界以及实现自我教育的全部过程。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具有独立创新精神和应用实践能力的高水平人才,为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人才保障。在创新创业的大背景下,这一任务的完成则更要依靠大学生自身的认识和选择,这也要求大学生真正具备良好的素养与健全的人格。

(一)大学生缺乏自我教育意识

我国初等教育模式大多以“应试教育”为主,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对自我教育这一概念所知甚少,自我教育意识淡薄。“应试教育”强硬的教学模式抑制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造能力,使得大部分学生自我探索、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大学生缺乏自我教育意识,正是源于主体性和能动性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大学生缺乏自我意识主要表现在:1.自我认识与评价不足,无法全面、客观、辩证的评价分析自己;2.自我要求不高,大多缺乏明确的目标,安于现状;3.自我反思时间不够,一味行动而缺少思考等等。

(二)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不足

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缺乏足够的自我控制能力。自我控制能力是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约束自身行为、实现自我教育的重要能力,主导着受教育者个体意识的发展。受教育者在大学中接受的教育与初高中时期的强制教育不同,也没有针对性的管理,这则更多的要求受教育者形成自觉控制个体行为与意识的能力。目前高校之中常常出现一些违反校规校纪的行为,以打架、酗酒闹事为代表等冲突和偷窃、诈骗为代表的犯罪事件时有发生。这些现象的主观因素中都存在自控能力不足的问题。 2.缺乏自我实践能力和行动能力。大学生自我教育不仅仅存在于主观的思维活动,也是一种应用在现实中的实践活动。大学生应以主体的身份,在思考中将正确的思想意识变为自己的理性思考和行为的主导思想,并通过运用在实践中,从而成为自身的良好品性和素质,最终达到自我的实现与完善。然而如今体现在大学生群体中的普遍现象是,规范守则与道理都明白,但却在很大程度上无法做到知行合一,知道要严格遵守社会道德秩序却屡屡触犯;明白要良好调配和珍惜时间,却在无法做到时用“拖延症”等作为借口开脱等等。

二、建设自我教育微博平台的意义

(一)大学生自我教育的重要性。

1.是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选择。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通过多元的教学手段为学生传输正确地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学生施加影响使学生形成符合社会价值观的思想体系和行为规范。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的自我教育是有机统一的,实现大学生自我教育与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相辅相成的,自我教育贯穿以德育人的全过程中,是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要求。

2.符合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

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党和国家对大学生寄予厚望,其自身也具有较强的进取心和竞争意识,他们渴望学知识,长才干,为以后的事业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这就要求对大学生的培养,不仅需要教育者传道授业,还要引导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以培养其独立的思维能力、规范的行为习惯和敏捷的判断能力等。

3.促进德育教育的长效性。

德育教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和心理健康的教育。如今社会飞速发展,在不断发生改变的环境中,大学生在校园中可以通过自我教育时刻保持良好的品行,但毕业之后,个人行为的规范则依赖于自觉的价值认同。高校引导大学生的自我教育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核心,将思想道德教育作为基础,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成材,使学生在不断的潜移默化中坚定信念,用正确的价值观作为衡量自己思想与行为的标准,即使处于鱼龙混杂的社会环境中,也能洁身自好。

(二)建设自我教育微博平台的意义

微博,即微型博客(micro-blogging),是基于有线和无线互联网终端发布精短信息供其他网友共享的即时信息网络[1]。因传播主体的草根性、传播内容的迷你性、传播介质的多样性、传播速度的即时性、传播效果的核裂變性、传播模式的多样性等特征,深受网络用户的追捧[2],2014年1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了《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报告中指出截至2013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 18亿,全年共计新增网民5358万人。互联网普及率45.8%,较2012年底提升3. 7个百分点。其中无论在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还是职业结构方面,大学生群体都是互联网用户的最大群体。微博用户有2. 81亿,占全国网民用户的45. 5%[3]。

在这个信息飞速传播的时代,微博所具有的信息传播功能、不同主体互动功能以及其使用方便的的草根性受到许多大学生的青睐。目前被广泛使用的新浪微博和腾讯微博,其微博的言论管理机制相对完善,都出台具有针对性的社区管理规定。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兴趣广泛、独具个性,传统教育方式内容和教育内容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需求,针对目前许多大学生活跃在微博平台的现状,则可以将微博作为一个创新型的教育阵地,学生在微博中可以实现自我教育,在交流和学习互动中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信心,微博平台的建设是高校引导学生自我教育的创新工作方式。

首先,建设大学生自我教育微博平台有利于提高高校学生自我教育内容的时效性和多样性,更加符合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念。观察学生自我教育现状可以发现“应试教育”和“灌输式”教育是导致学生自我教育意识淡薄,自我教育能力低下的主要因素,要改善这一现状,则需要从教育内容和学生主体入手。微博新媒体的超大信息量为自我教育工作提供了范围广,多角度且具有时效性的资源,目前包括许多各级政府机构、新华网、人民日报等权威大型媒体、地方各级人大代表、各界重要人士等等不论是代表官方或是仅代表个人的的微博都已开通并活跃在新媒体平台上,高校在引导学生自我教育过程中,积极关注微博热搜内容,广泛关注学生动态,通过平台了解学生所需、所思、所想,可通过讨论与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摒弃传统以教育者为主体的单一教育模式。利用微博平台提高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大学生素质教育、价值观建设和人格培养起到“催化剂”的作用,久而久之,微博平台将建设成集理论学习、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学习交流等功能于一体的“集约型平台”,最大程度满足学生的个体性和多样化的需求。

其次,微博平台建设有利于扩大高校引导学生自我教育覆盖面。随--在微博中,只要学生是微博用户便可以参与各项活动。微博平台相对与传统教育手段来说,除了文章开头提到的优势以外,其附属的一些特殊功能也有利于扩大信息传播覆盖面:好友圈功能可以限制参与活动群体,可保证信息传播的纯洁性;微访谈活动可以在特定时间段内集中解决每位参与学生提出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公开解决可以使信息呈网状式扩散;微博群功能,以腾讯微博为例,教育者可在腾讯微博中创建一个微博群,所有用户通过点击“微群广场”,加入群内,就能便捷的了解到微博群内的所有信息,同时群里成员也可以自由邀请他人关注本群,群内用户也可互相关注,有利于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取经,同时有利于高校育人工作对象无限扩大,场地无限扩展,时间无限延伸,极大拓展了工作的覆盖面。

三、建立微博平台的有效途径

微博是一把双刃剑,既给高校引导大学生的自我教育工作带来了机遇,同时也有挑战,对于微博所处的网络环境而言,其本身便存在信息冗杂,真假难辨、范围极广无法掌握、传播速度飞快无法控制等弊端,而对于针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而言,其也存在主流舆论引导、主流价值观形成和安全稳定的维护等各方面的困难,因此这就要求高校在建设大学生自我教育微博平台的过程中,必须认真思考,在不断尝试中寻找最有效途径和方法。

(一)重视培养高校大学生的媒介素养

要实现自我教育微博平台的功能,必须提高大学生的网络素养,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使用网络。微博发布信息发布来源广泛,门槛低、限制少,有许多粗制滥造的信息在微博中被肆意传播,对大学生良好思想意识的形成有不利影响;其140字限制的短篇幅、碎片化、时效性的写作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有些学生无法合理的分配时间,也会造成过度沉迷于微博的情况。同时,作为新一代的以“90后”为主的大学生群体,以个性化和多元化为特征,他们将获取最新信息作为自己信息优势,希望自己的话语权得到尊重,从而体现自己作为成年人的主体地位等因素大大增加了对校园网络舆情监管的难度,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要求。[4]

因此,高校在建设网络新媒体平台时,应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媒介素养,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首先,在学生中普及微博,介绍以学校为主体的自我教育微博平台的使用方法,加大对官方微博的宣传力度,引导学生正确使用微博,参与互动;其次,在日常工作中加大网络文明道德宣传力度,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网络行为规范,尤其重视对自我教育相关内容的信息传播工作,在营造良好网络环境的同时提高大学生对于不良网络信息的抵抗力和鉴别能力,共建绿色、文明、健康的网络环境。

(二)高校积极扮演舆论导向角色。

高校主体在学生自我教育微博平台建设中应扮演“风向标”的角色,应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控制舆论导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首先,由相关部门开通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官方微博。利用微博传播信息迅速且范围广的特点,积极引导学习科学理论,有效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在注重理论引导的同时还要引导大学生关注时事,特别是对社会热点问题和重大事件相结合,扩大官方微博的影响力,激发大学生主动从中学习以提高自己的政治觉悟。其次,定期开展“微访谈”或“微讨论”等互动交流活动。利用微博平台互动性和平等性的特点,微访谈时,可邀请教师在特定时间段内专门回答学生在专业、教学内容、相关时事等各方面的问题;微讨论时,在一定时间段内召集学生针对某一热点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研判能力,促进不同学生之间不同观念的交流碰撞。在这过程中,高校相关部门应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严格遵守信息传播规范等,积极传播正能量,为学生营造一个健康的网络环境。最后,也可同社区、机构等社会组织形成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信息了解渠道和实践机会。

(三)建立以引导学生自我教育為目的的相关微博建设制度

1.建立相关微博人员管理制度

不论是开通官方微博或是对学生群体微博的关注等,都应建立相关的制度以规定各项行为。教师是引导学生自我教育的中坚力量,除了具备更完善丰富的理论知识,教师在人生阅历、理想信念和对社会的了解方面都有着更成熟有益的经验,可以给大学生更多的指导和启发。因此,高校相关部门应加强网络专职师资队伍建设,制定《高校微博平台管理规定》,明确相关人员的职责,规范流程,保证微博信息的导向性、先进性和教育性。同时,定期加强微博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相关人员的理论素养,掌握微博管理、信息传递和与学生进行良好交流的方法,还需健全微博的舆论监管体系,防止不法分子非法入侵,及时处理与学生相关的不实信息,强化对信息的监督力度,有效防范网络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除了教师群体以外,在高校中与普通学生相比身份相对特殊的学生干部群体也可辅助教师进行管理工作,学生干部作为学校和学生之间的信息桥梁,向下可了解和体会学生的真正需要,向上可在一定程度上为学生群体发声,提出意见,使教育者了解学生所需,以更好的完成微博的管理与建设工作。

2.建立微博平台使用长效激励机制

建立长效的激励机制可以充分调动师生参与微博互动的积极性,要保证平台的良性运行不仅需要定期发布时效信息,还需扩大微博对学生群体的影响力,增强学生的用户粘性。针对个人激励,相关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定期统计微博用户的关注情况、相关互动话题参与度以及原创微博的转载数等数据,对于信息教育性高、互动性好的微博进行一定的奖励,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通过这些举措以鼓励师生踊跃参与微博互动,维护微博党建工作环境和秩序。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在网络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一部分的今天,其也已经成为了大学生生活与学习的新方式。高校应针对这一现状,将微博平台建设成为学生自我教育新平台,既能够帮助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而且能够创新发挥高校在思想教育领域的引领作用。正确使用微博功能,传播有效信息,扩展学生自我教育意识,通过积极的交流与互动,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能力,不仅能够提高学生整体的素质水平,更促进了高校办学水平的不断提高,达到双赢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喻国明等主编.微博^"一种新传播形态的考察,影响力模型和社会性应用[M].北京市:人民日报出版社,2011:1,3,9,13,26.

[2]谢涛丽.微时代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研究[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2,4:30-32.

[3]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http://wenku. baidu. com/view/fc56854af242336cleb95ebd.html,2014,1.

猜你喜欢
自我管理引导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细细品味课堂语言 轻松享受教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