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
所谓“历史解释”,“课程标准”将其定义为:“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根据这一定义,结合历史教学与命题的实际,大致可以对历史解释的具体任务作出如下描述:有条理地讲述历史发生、发展的过程;辨别各类材料中的历史事实与历史解释;对各种历史解释作出判断并说明理由;独立提出自己的解释,并说明理由;多角度分析历史发生的原因与产生的影响;对比发现历史事物的区别与联系;揭示历史发展的规律与特征;从历史的角度解释现实问题;联系现实说明历史的鉴戒作用;准确使用历史术语进行表达等。
对照历史解释的具体任务,笔者对2017年全国高考新课标Ⅰ卷历史试题进行相应的分析,通过分析可以发现一个值得重视的现象,即历史解释素养在高考试题中的考查范围极其广泛,几乎涵盖了所有的历史试题,具体见下表:
选择题
非选择题
通过上述表格列举的内容,可以看出对历史原因或历史因果关系的解释、对历史意义的理解与解释、透过历史现象看本质、对历史规律与特征的提炼与解释、独立提出历史观点与解释等是历史解释在高考试题中的考查重点。从历史解释的角度分析高考试题,有助于教师深入地把握全国卷的命题特点,准确地找出历史思维的难点,清晰地领会高考试题在考查学科素养方面的要求,从而有助于指导学生正确答题,有针对性地进行高考复习。
基于以上分析,如何帮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正确地进行历史解释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唯物史观是指导历史研究与历史解释的科学理论,其中蕴含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等关系与原理,是进行历史解释的科学依据。例如:
例1.(2017·新课标Ⅰ卷·24)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封 ( A )
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
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
【解析】题中B、C选项属于史实错误,不符合西周奴隶社会分封制下的情形,西周时尚未形成君主专制,也未实现对地方的直接控制;D项在西周之前已经形成,并非是由分封制确立的。选项A正是运用了唯物史观中社会存在(政治制度)决定社会意识(思想文化)这一基本原理解释了分封制的历史影响。西周将重要的王族成员分封至各地建立诸侯国,推动了礼乐文化的传播,加强了各地对周礼文化的认同,出现了“周礼尽在鲁矣”的说法。
因此,在高考复习中,教师要重视对唯物史观基本原理的教学,将唯物史观运用到对具体历史问题的分析中,从而培养学生运用唯物史观进行思考的意识与能力,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比如,可以运用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分析垄断组织形成的原因;运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分析近代中国资产阶级改良与革命发生的原因,并理解上述道路为什么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走不通。还可以通过将特定时期的经济、政治、思想文化进行联系,分析其相互作用,认清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
历史理解是历史解释的基础,也是历史解释的前提。历史解释首先要对材料中的重要概念和关键信息进行深入解读,掌握其准确内涵及其与所学知识的联系。例如:
例2.(2017·新课标Ⅰ卷·25)
表1
表1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据此可知 ( C )
A.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
B.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
C.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
D.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
【解析】关于材料中“郡级政区”这一概念,学生需要理解其既包含“郡”也包含“国”,都属于地方行政体制的变化,与中央行政体制的调整无关。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数量不断增加,反映了中央集权制度的不断加强,由此可以判断出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题中A、D选项属于史实错误,B项在材料中不能体现。
例3.(2017·新课标Ⅰ卷·30)陕甘宁边区在一份文件中讲到:“政府的各种政策,应当根据各阶级的共同利害出发,凡是只对一阶级有利,对另一阶级有害的便不能作为政策决定的根据……现在则工人、农民、地主、资本家,都是平等的有权利。”这一精神的贯彻 ( B )
A.推动了土地革命的顺利开展
B.适应了民族战争新形势的需要
C.巩固了国民革命的社会基础
D.壮大了反抗国民党政府的力量
【解析】材料中的“陕甘宁边区政府”出现在全面抗战期间,是中共在地方建立的抗日民主政权,理解这一概念可以确定解题的时空定位。从材料中的引文内容可以看出中共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维护,由此可判断其发布的文件适应了民族战争(抗日战争)新形势的需要。选项A、C不属于抗日战争时期,D项不符合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要求。
因此,在高考复习中,教师要重视对重要历史概念的解读,比如中央集权制度、代议制、小农经济、重农抑商、闭关锁国、中体西用、自由放任、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斯大林模式等,避免学生死记硬背历史概念,出现理解偏差。另外,要重视对学生阅读史料能力的训练,让学生学会完整、准确地理解图文材料,提炼有效信息。
时空观念是正确进行历史解释的坐标,历史解释必须基于特定的时空背景,否则容易出现时序错乱和史实运用不当的问题。例如:
例4.(2017·新课标Ⅰ卷·29)1904年,湖南、四川、江苏、广东、福建等长江流域与东南沿海9个省份留日学生共计1 883人,占全国留日学生总数的78%,直隶亦有172人,山西、陕西等其他十几个省区仅有351人,影响留日学生区域分布不平衡的主要因素是 ( A )
A.地区经济文化水平与开放程度有别
B.革命运动在各地高涨程度存在差异
C.清政府鼓励留学的政策发生变化
D.西方列强在中国的势力范围不同
【解析】从“1904年”可以看出学生留日浪潮发生在清末新政期间,从“留日学生区域分布不平衡”可以看出长江流域与东南沿海省份的优势,再联系当时中国经济与文化发展的地域差异,可以得出对因果关系的正确解释。B选项是留日学生传播民主革命思想的结果,而不是留日学生出现地域差异的原因,属于历史解释中的因果倒置。C选项属于史实错误,鼓励留学是新政的一项政策,并无政策变化。D选项在材料中不能体现。
第41题,根据材料提供的时间信息,在进行历史解释时,要紧扣法国大革命期间和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历史背景。第42题,材料提供了14 —17世纪中国明朝到清朝初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对外交往等方面的历史事件,以及同一时期欧洲在经济、文化与对外交往方面的历史事件,这一时期恰好是中国继续在封建主义道路上徘徊的时期,而西方此时则正在向近代社会转型,中西方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与趋势形成了鲜明的反差。
因此,在高考复习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重视时空观念在解释历史现象中的作用,让学生知道时间在历史中的不同呈现方式,有具体的年代表述,如公元纪年、世纪纪年等;有历史阶段表述,如古代、近代、现代、辛亥革命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改革开放时期、“冷战”时期等。知道空间的不同呈现方式,有国别、地区、地点等,通过历史示意图来定位历史的空间概念。只有明确时空概念,才能确定历史解释的范围。
进行历史解释或对历史解释作出判断时,需要用到历史学特有的一些方法,如史料实证、透过现象看本质、对历史进行合理的想象、孤证不立等。例如:
例5.(2017·新课标Ⅰ卷·26)
表2
表2为不同史籍关于唐武德元年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 C )
A.皇帝李世民与薛举战于泾州
B.刘文静是战役中唐军的主帅
C.唐军与薛举在泾州作战失败
D.李世民患病导致了战役失败
【解析】该题属于典型的史学方法题,考查对历史叙述中历史事实、历史解释的判定。要求学生通过对史料的辨析,找出能够相互印证的历史事实。史料中对李世民的身份有不同解释,因此选A项称李世民为皇帝是缺少辅证的。B、D选项都属于孤证不立的情形。只有唐军与薛举作战失败是表述一致的历史事实。
例6.(2017·新课标Ⅰ卷·34)图4是苏联时期的一幅漫画《又是斯大林格勒》。该漫画表明 ( D )
图4
A.外国对苏俄的武装干涉彻底失败
B.苏联在帝国主义包围中仍实现工业化
C.二战期间苏联经济建设并未停滞
D.遏制政策未能阻止苏联经济的发展
【解析】通过观察漫画中的人物形象与懊恼的神态,以及人物手中的炸弹和图片中的文字说明,联系漫画主题“又是斯大林格勒”,可以展开合理想象。这些人对苏联取得的巨大经济建设成就感到惊恐,据此可知遏制政策未能阻止苏联经济的发展。A、C选项属于史实错误。B选项属于孤证不立的情形,不能仅从一个水力发电站的建成就得出苏联实现了工业化。
因此,在高考复习中,教师可以适当对学生进行史学方法方面的渗透教学,如通过史料教学法训练学生解读、运用史料得出合理结论的方法与能力。也可以精选专门考查史学方法的高考真题与模拟题,让学生掌握史学方法题的不同考查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