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理论的发展与构建

2018-07-22 16:12李思思
青年时代 2018年10期
关键词:中国特色构建发展

李思思

摘 要: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提倡男女平等,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妇女理论,其是在深入研究男女平等与妇女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出现的。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下形成,是中国实际情况与妇女发展相结合的成果。本文主要研究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理论的发展与构建。

关键词:中国特色;妇女理论;发展;构建

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妇女运动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了新的成果,妇女运动不但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会,也遇到了諸多困难,还需对其进行深入研究与探索,创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理论是时代发展的需求,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有力补充。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理论创建的标准

1.坚持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的指导,积极引入基础理论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马克思主义不但指导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进行,而且,在妇女理论研究与建设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我国改革开放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与经验,强调男女平等的理论取得了进一步发展。伴随着多元文化的出现与时代的快速发展,妇女运动发展还需依靠加速理论。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尤其需要人们注意的是,封建主义的死灰复燃。

推动中国学术的健康发展,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妇女理论,要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着眼妇女运动的长远发展,创建与我国实际国情相适应的理论。民族的事物将会呈现旺盛的生命力,世界的发展离不开民族的发展。这是开展理论研究、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在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的指导下,遵循基础理论发展规律,才能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妇女理论。

2.要坚持理论建设与积极宣传相结合的做法

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妇女理论过程中,还需强调理论研究与大力宣传的逐步融合。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理论建设取得的效果进行分析,此理论不只是一门抽象的学科知识,而应该是与生活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产物,不仅对理论进行研究,还是在强调男女平等基础上的社会服务。再有,积极宣传不只是实际研究的要求,同时是一个理论不断发展不断创新的过程,利用宣传先进的理论知识,帮助人们深入理解封建思想对我国的不利影响,利用引入先进的内容促进正确妇女观的形成,从而转变人们的传统认识,创建有利于妇女发展的良好氛围,才能彰显理论研究的无限活力。在研究、宣传的同时进行中,还需防止性别歧视现象的再次出现,这是在多元文化发展的时期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

3.要敢于创新、敢于尝试、大胆发展。

对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与社会主义妇女理论进行研究,应该着眼于妇女理论的长远发展,做到公平公正,既敢批判也要继承。应该在不断创新、不断改革、积极尝试的过程中发现规律与真理,要防止有人借助学术研究来宣传封建思想、陈旧思想。开展理论研究是为了发现某种规律,是大量专家学者智慧的集合体,并不只是某个人的观点。在实际生活中,每一个人都有接触垃圾文化的机会,开展理论研究是为了减少垃圾文化对人们的消极影响,用先进的认识武装人的头脑。如果先进的理论形成了国家政策,全体公众都要积极遵守,这是国家法律法规的主要表现,不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极易进入思想认识错误的境地,受到人们的反对。如借助学术研究宣传与法律法规不一致的观点,不但与理论研究设计相违背,还会浪费社会资源。这是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理论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发展的主要策略

建设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离不开妇女的参与,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为中国妇女创造了大量展示自身聪明才智的机会,鼓励妇女积极参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建设等,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的健康发展。

1.要积极参与经济建设,为妇女发展打造坚实的物质基础

中国妇女要获得健康发展,必须参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广大妇女只有为国家经济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才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建幸福安康的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有利于提高妇女的综合素质与竞争能力,在社会发展中获得健康发展。

妇女在参加经济建设过程中,要做到平等对待妇女,为不同层次的妇女提供不同的工作岗位,保证妇女拥有平等就业的机会;对妇女开展职业技能教育,提高妇女的知识技能,鼓励大量妇女从事领导与管理工作;农村妇女在城市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还要保证农村妇女拥有合法的土地权益;

2.要积极参与政治建设,提高妇女的社会地位

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顺利进行,可以有效保障妇女权利。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目的就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妇女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人,拥有参加国家政治生活的权利,在国家与社会事务的管理当中拥有与男人相同的权利,开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离不开妇女的参与,可以有效保障妇女权益,实现妇女当家作主的权利。

保证妇女在政治建设中拥有合理的地位,赋予妇女应有的权利,还需借助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要求妇女在人民代表大会中拥有合法的比例;建立完善的民主协商制度,妇女在政协中应该占有一定的席位,政协女委员应该拥有一定的权利;民主建设也需兼顾妇女的权利;妇女要拥有参与国家政治事务的权利,政府各级决策与管理,均需征求相关妇女代表的意见;为了保障妇女的合法权益,还需建立必要的法律条款,并抓好法律的落实工作;妇联组织在妇女参政议政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3.要积极参与文化建设,创建妇女发展的有利环境

一个民族的发展离不开文化,要想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需要拥有先进文化基础,要着眼于现代化建设以及未来发展,建立有益于民族发展的、适应大众需求的社会文化,使社会文化充分发挥导向作用、教育作用、服务作用,实现妇女的健康发展,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要保证社会主义性别文化处于重要地位,防止与时代发展不相适应的性别文化影响时代的健康发展,要杜绝落后的性别文化影响人们的思想,从而,促进妇女的健康发展。

先进的性别文化是在强调社会主义男女平等的基础上形成的,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先进的性别文化对妇女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作用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妇女拥有同男子相同的社会地位与人格尊严,核心内容是男女平等、相互理解、平等互助、共同提高。

在我国文化建设中鼓励妇女积极参与,要认识到妇女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作用;要大力宣传男女平等的思想;着力推进先进家庭文化建设,提倡新时期的家庭要做到“男女平等、团结互助、相互尊重、讲究诚信、勤俭持家”;在创作文化产品过程中融入先进的性别文化;要敢于对传统男女观念进行改革,防止传统男女性别歧视现象的出现;妇联组织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与性别文化中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4.要积极参与社会建设,实现妇女的稳定发展

社会建设可以保障社会的和谐稳定,是为了提高人民物质生活水平、伸张社会正义而出现的,保证妇女掌握必要的社会技能与知识,参与合理的社会劳动,最终实现安居乐业的目的。大力推动社会建设,保证社会和谐发展是男女平等的主要表现,大量妇女承担着一定的社会角色与家庭责任,在开展社会建设、实现社会和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社会建设中鼓励妇女参与,对妇女开展公平教育,保证女孩参加九年义务教育,鼓励女子参加高中教育与高等教育;改革当前收入分配制度,防止男女出现分配不均现象;推动社会保障体系的日益完善,保证妇女拥有社会保障权利,尤其是那些贫困的、生活不固定的、年龄过大的、残疾的妇女;医疗卫生政策要进一步向妇女倾斜;支持平等的、和谐的、文明的家庭建设,使妇女在家庭中拥有较高的地位;社会管理也要积极创新,鼓励妇女在社会管理与服务中承担必要的职责。

5.要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创建妇女发展的良好氛围

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中华民族的长远发展,不但可以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也可以使人类拥有高质量的生态环境,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大力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可以为妇女创建高质量的生存环境,提高妇女的幸福指数。妇女在开展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高质量的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妇女的积极参与。

要高度重视妇女在社会生产、家庭建设中的主要作用,提高妇女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如支持妇女积极参与植树造林、节能环保、防治污染等各种活动;鼓励妇女大胆抵御环境污染与自然灾害;妇女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应该拥有一定的决策与管理权利。

三、结语

总之,创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理论,离不开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的指导,其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我国妇女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积极借鉴发达国家的研究成果,着力推动妇女的健康发展,要结合当前中国的实际情况与新时期的发展形势,开创具有中国特色的妇女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谭琳.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理论体系、学科体系、话语体系[J].妇女研究论丛, 2016(4):5-7.

[2]彭珮云. 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理论[J]. 妇女研究论丛, 2013(5):5-10.

[3]丁娟.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理论维度与构建的思考[J]. 山东女子学院学报, 2011(3):1-6.

[4]宿茹萍,张李玺.试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理论构建中的六个关系[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13, 25(3):5-10.

[5]赵玉兰.关于加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基本理论建设的几点思考[J].妇女研究论丛, 2003(2):5-9.

[6]丁娟,黃桂霞.与时俱进 努力推进有中国特色妇女解放理论的创新与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基本理论座谈会观点综述[J]. 妇女研究论丛, 2003(1):57-60.

猜你喜欢
中国特色构建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贾康:“中国特色”的独立思考的知识分子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中国特色”的低速电动车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