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朋伶
摘 要:新課程背景下的英语教学以任务为主,培养学生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它更多地强调语言的整体意义,这使得英语教学更重视语篇。而完形填空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它既测试学生的语言知识水平,又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本文通过数据分析验证运用语篇分析做完型填空有助于学生减少错误,提高解题能力。
关键词:语篇分析;高中英语;完型填空
一、语篇分析理论的具体内容
胡壮麟(1994)认为语篇分析指任何不完全受句子语法约束的,在一定的语境下表示完整意义的自然语言,目的是为了通过语言这个媒介实现具体的交际任务或完成一定行为。语篇分析通常指将语篇作为一个整体,然后对语篇中的句子、语段以及更长的语言单位做出分析,接着对语篇的衔接、连贯以及结构进行研究。
二、利用语篇分析教学的实践研究
(一)研究目的
本文主要结合高中英语完形填空题型的教学实践,通过运用语篇分析对学生语言的运用能力及成绩变化做出说明,希望对今后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都有所启示。
(二)研究对象和方法
本实验的研究主要选取两个在成绩方面无显著性差异的两个班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然后对实验组进行基于语篇知识的完形填空教学,一学期后,对两组学生进行综合测试,采用理论分析结合实验验证的方法,利用SPSS软件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
(三)测试及成绩统计
为避免短文体裁偏向等不利因素,两次所测完形填空短文都选取记叙文,每篇文章设 20 个空。测试分两各阶段:开学初对两个班进行测试,统计20道题的分数作为各班的第一次成绩,一学期后,同样取20道题的分数作为第二次成绩,为了便于对比分析,将学生所答对题目的正确率为其统计对比的数值。
(四)研究分析及结果
对第一次成绩和期末成绩的处理,主要利用SPSS进行描述统计和单向方差分析。描述统计主要为了计算两组分数集中量数的平均值,描述性统计结果为对比班第一次测试的平均分是41.9165,实验班第一次测试的平均分是41.1680,两个班相差不大,而利用语篇分析教学后测试中对比班和实验班的成绩平均分分别为41.4940和47.8475,可见,通过对实验班采用语篇分析对学生进行完型填空题型的训练,学生的成绩的提高更加明显,但要知道哪个班前后差异更显著?下面将通过单因素的F方差来来比较分析两组分数的平均值和其显著性。
单因素的F方差分析是比较各组平均值时,鉴别各因素效应的一种有效的统计方法。这种方法主要是为了鉴别两种教学方法在实施前后成绩所体现出来的差异(郑亚娟,邱凌云,2007)。表1和表2是用软件SPSS对语篇教学前后学生的成绩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所得的结果,表1为利用语篇分析教学前测试的方差分析数值表,表2为利用语篇分析教学后测试的方差分析数值表,表1中出F的实际值为2.690,而由F分布表可知,当检验水平a=0.05,自由度为(1.86)时,F的临界值是3.96,F实际值远小于临界值,其显著性P值为0.116,大于检验水平0.05。由此可以得出:实验班和对比班在利用语篇分析教学前测试成绩无显著差别。但通过对实验班采取了语篇教学分析后,表2得出F实际值为34.044,远远大于临界值3.96,显著性P值为0.029,小于检验水平0.05,即两个班的成绩有了显著区别。可见,实验班在采用语篇分析对学生进行完型填空题型训练后成绩明显提高,教学效果提高明显。
三、结论
教学实践研究说明利用语篇分析引导学生训练完型填空题型,在具体的文化语境和情景中理解语言、感受语言并运用语言,能培养学生的语篇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胡壮麟. 语篇的衔接与连贯[M]. 上海: 上海自主教育出版社, 1994(1): 138-141.
[2]郑亚娟,邱凌云. 完形填空与英语教学中语篇分析的研究[J]. 咸宁学院学报2007(1): 12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