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家庭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的探索

2018-07-21 12:14柴燕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19期
关键词:家庭教育实践社区

柴燕

摘 要:从大教育观念看,现代教育应该是社会、学校、家长共同实施的一项系统性教育工程。社区是孩子走出家门,踏入社会的第一步。社区家庭教育是对孩子实施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构成。只有充分利用社区家庭教育资源,实现家庭、社区和社会教育资源的有机综合,整合三者的教育资源,才能共同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社区 家庭教育 实践 问题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从大教育观念看,现代教育应该是社会、学校、家长共同配合的一种综合性教育。把教育仅仅放置在教育系统内部来看待是不够的,现代教育更强调要把它放在全方位、不断发展的社会生活大环境中,实施面向社会、面向主体、面向未来的大教育观。开展社区家庭教育工作是现代大教育观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途径。然而,由于目前社会普遍不够重视,每个家庭往往重视智育忽视德育、心育,社区家庭教育实践滞后于学校教育的现象值得我们深思。为了充分发挥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系统性教育作用,多年来,在家庭教育研究会的统一指导部署下,我们就社区家庭教育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做了一系列的有益探索和研究。

二、社区家庭教育的实践探索

教育现代化就是指一个国家教育发展的较高水平状态,是教育的整体性转型,是教育获得和深化现代教育特征的过程。怎样把社区与家庭教育真正地结合,做到符合现代教育的标准,是我们全民的责任。从而要求从事社区教育规划、管理、教学的社区教育工作者自觉按照现代教育的一般规律和本质特征去发展社区家庭教育。我省近几年来,由福建省妇联、省市家庭教育研究会牵头,联合省政府机关管理局、省家庭教育研究会、省直机关妇委会等一些市、区相关机构,构建了多种社区家庭教育模式,找到了建立多形式的社区家庭教育途径,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一系列社区家庭教育实践活动。

(一)构建立体型的社区家庭教育模式

立体型家庭教育模式是一种开放式的教育模式,针对传统家庭教育的封闭性,其特点主要表现为:教育内容多元化、教育对象主体化、教育途径开放化、教育资源社区化。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家庭和学校教育三者具有不可剥离的粘和性。这种模式成分认识到社会背景、正规教育、社区环境对家庭教育的影响力,并与学校、园所、社区等社会系统形成资源共享,共同促进,构建具有可持续发展意义的家庭教育体系。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社区生活的有机组成,社区里的地域特点、生活服务设施、行为规范、居民生活方式及地方乡土观念等都构成一定可开发的教育资源。有形的有绿化地带、图书馆、电影院、公园、商场、托幼机构、学校、医疗设施甚至经济实体等,无形的如居民的文明程度、职业类别、共同的教育价值观、社区各类机构对教育的关心程度、参与意识及管理模式等。

(二)建立多形式的社区家庭教育途径

在系统观的大教育理念指导下,省、市、各区(县)组织通过多形式的社区家庭教育途径,来实施多样化的社区家庭教育模式。具体表现为:

(1)开展多种家庭活动。可以开展全家旅游、参观、家家乐、家庭文体比赛活动,加强家长、孩子的平等沟通,体现家庭成员之间的团结与融洽,增添青少年在家庭活动中的乐趣,构建家长与子女互动的桥梁。

(2)发挥家长学校作用。各地、市、区妇联每年定期举办家长学校的培训活动。聘请一些高校教师为福建省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心的指导老师,免费为全社会的家长服务。邀请优秀家长介绍科学育儿的经验和体会,努力使家长学校真正办成提高家长家教水平的场所,改变过去家长会只会纯粹与家长通气、解释、告孩子状的做法,通过家长学校加强家教联系、传授教子真经,提高家教整体水平,搭建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平台。

(3)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网络平台,开展家庭社区教育活动。福建省家庭教育研究會与福建省妇联联合成立了“福建省家庭教育指导中心”,中心还聘请有关专家成立了“小脚丫亲子网”,宣传各种家庭育儿知识。通过构建网站把社区家庭教育活动辐射到全国。

(4)成立社区玩具图书馆。建立学前儿童社区教育组织和设施——社区玩具图书馆。聘请一些教师和热心社区教育的干部担任馆长和管理员,聘请幼儿教育的专家作顾问。播放VCD等教育资源。

(5)家教专家进社区。包括妇联、居委会、专家、家长等一起走进社区,指导家庭教育,开展各种指导咨询服务活动,为家长们答疑解惑,为孩子们指点成长之道。

(6)利用地方人文环境组织各具特色的家庭教育。社区里的地域特点、生活服务设施、行为规范、居民生活方式及地方乡土观念等都可以构成一定可开发的教育资源。

(7)多个社区成立了亲子俱乐部、亲子学苑、家长委员会等。亲子俱乐部会邀请省内知名专家进行儿童保健教育方面的咨询、义诊、体检服务。亲子学苑会组织早期儿童智能测查与开发活动。

(三)开展多样化的社区家庭教育活动

科学理论必须与具体的教育实践有机结合。我们通过开展多种社区家庭教育活动,开辟多形式的社区家庭教育途径,从而真正实现家庭和社区相互协同、合力效应的教育互动。

结语

总之,社区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有机结合是造就一代新人的必要条件。学校教育是主体,社区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外部环境,是学校教育的继续和扩展,而家庭教育则是学校教育和社区教育的基础。尊重孩子,理解童心是父母给孩子成长过程中的赠言,“顺天之木,以至其性”是老师给孩子最好的礼物,理想的教育能给孩子充分发展自己的机会,使人具备勇气、敏感与才智,让家庭、学校、社会一起共筑21世纪孩子的乐园吧!

参考文献

[1]黄爱玲,李金莲.社区家庭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的探索[J].教育与考试,2007(5):74-78.

[2]陈颖.家庭教育的社区支持研究[J].重庆师范大学,2012.

[3]黄晓红.社区家庭教育发展前景探究[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58-59.

[4]郭苗苗.社会转型期家庭思想品德教育研究[J].石家庄铁道大学,2014.

[5]华伟.高校“家庭教育”课程目标、内容及方法的创新研究[J].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6(11):120-124.

猜你喜欢
家庭教育实践社区
社区大作战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初中生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性格及成长的影响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