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机械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探究

2018-07-21 12:14张弘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19期
关键词:机械教学创新能力培养

张弘

摘 要:中职教学应在培养学生科学文化知识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的培训,使学生能够学有所长,为学生未来的生存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在中职教学的各个专业之中,机械类专业以其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具有极大的可实践性的特点,在中职各个专业之中备受欢迎。但是机械类专业对学生的创造力要求极高,只有学生能够不断创新,才能够推动机械类技能的创新,所以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机械知识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改变传统的机械教学观念,创新机械教学的方式,营造活跃的机械教学氛围,尊重学生学习机械知识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尊重学生的差异思维,从而在机械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中职 机械教学 学生 创新能力 培养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当前世界经济发展日新月异,想要保证学生能够追随时代发展的潮流,教师就必须重视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那么在中职机械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仅需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基础科学文化知识的教育,也不仅需要对学生进行基础机械知识教学,更重要的是在教授学生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强化学生应用机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且注重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能力的拓展教学,从而在加强学生对机械知识的掌握的基础上,提升学生自主创新能力,为我国当前经济发展培养适宜的人才,为学生未来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转变教学的观念

当前中职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机械知识教学的过程中,大都重视学生对机械类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按部就班的按照教材内容死板地对学生进行教学,却不能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知识技能应用进行教授,不能深化课堂教学内容,从而导致了机械专业课堂只能由教师满堂灌输专业知识,学生只能被动的学习相应的知识,严重阻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这就要求教师自身应该革新思想,改革教育理念,紧跟新时代下机械专业教育的潮流,全面进行对机械教学管理中的创新能力的认识和了解。结合中职院校及学生特点,在机械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时,可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对整个章节的学习目标进行划分,分为若干个阶段性、层次性任务,关注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控制好每一个学习任务的完成难度,做到因材施教,引导学生逐步完成每一个学习任务,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提升。例如,在学习四杆机构、凸轮机构时,机械专业教师应先准备好所学教学材料、机械构件,并制定可行的教学计划,明确具体的阶段性学习任务,先让学生掌握各种机构的结构特点,在此基础上了解不同机构的工作原理及运行规律,然后再比较不同机构之间的优缺点,针对各机构中所存在的缺点提出改进建议,并动手操作进行验证,从而真正掌握该机构的原理、特点及应用。教师可以将械专业中的铸造、锻压、焊接等操作过程更加直观地呈现出来,吸引学生注意力。此外,要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训练,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例如可以通过小组合作、课后探究等方式,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和动手练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对所需基础理论知识进行巩固和检验,还可以学会思考和创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进而提高其創新意识和能力。

二、挖掘学生的潜能

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也要面向全体学生。每个学生都有创新潜能,要充分挖掘,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例如,在机械基础铰链四杆机构内容的教学中,有的学生认为铰链四杆的理论知识很枯燥,而对制作小模型有浓厚的兴趣。这就可以因势利导,建议和指导学生就地取材,做出铰链四杆机构三种基本类型的模型。最后许多学生用晾晒袜子的竹质衣架和小钉子,做出曲柄摇杆、双曲柄、双摇杆三种机构的模型。通过这些模型的直观演示,使学生较好地理解了这部分内容,同时学生的创新动力被激发出来了。

三、加强教师的引导

全班学生划分为多个学习小组,共同观看每种机构的具体运行情况,每个成员分别负责对不同机构优缺点的总结,然后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并补充完整,最后针对机构缺点的改良,经思考和讨论后确定最为合适的方案进行改造,机构改造完成后由老师进行点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充分发挥了自身的引导作用,并且学生能够利用所学知识,发现并解决问题,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操作中,在实践操作中提高感性认知,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都会得到提升。

四、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结合

创新能力的体现与动手是分不开的,动手是创新的舞台。在教学中,强调动手能力,让学生看到自己的成果,增强成就感。课堂上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在动手实践中的创新更具价值。例如,在数控铣床的实习中,组织学生用数控铣床做一些工艺品,如铣人字形印泥图案,在数控车工的实习中,让学生做出一些钢铁“鸡蛋”(椭球体)。通过动手实践,获得成就感。

教师可通过实践来引导学生了解本专业的新产品、工艺,以及不同生产组合下的劳动差异,鼓励学生进行“产品创新”、“工艺创新”等,并大胆运用,还可以组织多种多样的创新活动,让学生参加各种创新大赛、技能大赛等,以此鼓励学生发展创新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在中职机械专业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需要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在教学过程中挖掘学生的潜能,进行创新,其次需要教师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合理制定教学目标,对教学的主要内容进行把握,最后,需要教师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以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蒋佩莹.如何培养中职机械专业学生的创新思维[J].快乐阅读,2016(20):78-79.

[2]石竹龙.培养学生在机械类专业中的创新能力[C].扬州大学培训结业论文集,2015,(9).

[3]黄承钢.浅谈培养中职校学生的动手与创新能力[J].科学教育,2015,(10).

[4]吴金辉.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6,(6).

猜你喜欢
机械教学创新能力培养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高职机械教学中整合运用现代多媒体之探讨
机械教学中创新型教学模式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