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区域文化资源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思考

2018-07-21 16:44鲁艳平李聪明
新校园·上旬刊 2018年3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鲁艳平 李聪明

摘 要:区域文化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价值。本文从区域文化资源的内涵及种类入手分析,从四个方面阐释了区域文化资源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必要性,并从四个角度提出了区域文化资源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方法与路径。

关键词:区域文化资源;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2016年12月,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着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关乎民族国家认同、社会道德培育和青年大学生的价值观引领,是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主阵地。为了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要将地方的优秀历史文化资源有机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充分发挥“教科书”“营养剂”的作用。

一、区域文化资源的内涵及种类

区域文化资源是指地方所在区域之内的所有自然生态资源和文化资源的总和,包括地方历史、风土人情、时代风貌、乡土地理、生产和生活经验等方面的内容。本文所提及的区域文化资源,是起到积极作用的、具有正能量的资源,是承载地方特色文化的优秀资源。这些资源能够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供大量素材和鲜活的教育模型。然而在现实中,我们很难恰当地将区域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其中存在很多困难和障碍。为了更好地发挥区域文化资源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积极作用,我们需要据此有针对性地寻求方法,破解当前的困局。

河北的区域文化资源丰富多彩,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第一类,展现中国悠久历史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第二类,展现中国革命历程的宝贵文化资源;第三类,河北优秀儿女的文化资源;第四类,国际交流中的优秀文化资源;第五类,展现社会主义建设辉煌成就的文化资源。截至2017年3月底,河北省省级以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共有124处,其中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18 处,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和素材来源。

二、区域文化资源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必要性

1.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需要。将蕴含大量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区域文化资源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能够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供丰富的素材和鲜活的教育模型。例如:唐山有抗震精神、新唐山人文精神、特别能战斗精神、穷棒子精神、大钊精神等区域文化。这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引入丰富的区域文化资源,一方面能夠弥补现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缺陷,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体系,丰富教学内容;另一方面还能吸引学生置身其中,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2.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吸引力的需要。经历了多轮思政课教学改革之后,思政课教育虽然在努力贴近大学生的生活实际,但距离学生“真心喜欢、终身受益”的目标仍相距甚远,课堂教学的吸引力仍然不够理想,尤其是教材内容过于宽泛、区域特色不典型、专业深度不够,导致课本内容很难吸引当代求新好奇的90 后大学生,因此必须对其进行拓展、完善和丰富。而区域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将有助于解决这一问题。区域文化资源具有丰富性、直接性和生动性等特点,引入区域文化资源将会提高思政课教学的吸引力和影响力,通过直观、形象、生动的教学达到春风化雨的作用,易于为学生接受,从而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

3.提升学生实践与研究能力的需要。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过于抽象、空洞,导致学生很难深入实践和探究。而区域文化资源具有亲和力,其涵盖的内容非常丰富,且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教师可以根据这个特点,引导学生通过体验、考察、调研、访问的方式深入发掘、研究生活中既熟悉又陌生的区域文化资源,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融会贯通于现实生活之中,从而加强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体验。此外,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撰写调研报告和学术论文,锻炼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分析能力。

4.传承丰富多彩的区域文化的需要。我国地域辽阔,各地有独具特色的区域文化,优秀的区域文化资源应该被世代继承和发展。思政课的受众是高校大学生,他们年富力强,求知欲旺盛,接受能力强。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同时又是优秀区域文化资源的学习者和传承者。因此,将区域文化资源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能够更好地履行传承优秀区域文化资源的职责。

三、区域文化资源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方法

1.理论讲授法。理论讲授法是一种基础而传统的教学方法。它能使受教育者在最短时间内掌握丰富的区域文化知识,构建起完整、系统的知识结构,感受厚重的历史文明,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但是,理论讲授法也有自身的弊端,由于其侧重单向的信息传递,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很难形成互动和沟通,因此,受教育者在接收信息时比较被动,教育效果受限。此外,理论讲授法对教育者的信息储备有较高的要求,教育者需要掌握大量区域文化资源方面的知识。

2.情感陶冶法。情感陶冶法是教育者根据教学内容和进度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利用环境或创设一定的情境,对受教育者进行正向引导,使其潜移默化地受到感化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师可以采用视频播放的方式,组织学生观看区域文化资源的影像资料,利用声、光、电等现代技术,使学生的心灵受到触动,从而达到陶冶情操的目的。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举办与区域文化相关的系列活动,如演讲比赛、微电影比赛、辩论赛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使学生敢于展示自我,提升能力,同时使情感受到熏陶,思想得到升华。

3.专题研究法。专题研究法是在教师指导之下,围绕区域文化资源选择、确定专题,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专题研究的教学方法。专题研究法可以采取两种方法进行,既可以到图书馆进行文献查阅,又可以鼓励学生走出校园进行实地调研。在活动中,可以由学生根据需要,自由结合组成专题研究小组,也可以由教师根据专题特点直接决定学生的团队组合。无论采用何种形式,都需要由小组成员共同合作,群策群力,最终完成本组的研究报告。专题研究法的目的是让学生在研究过程中获得知识,使思想受到启发,觉悟得到提升。

4.实地参观法。实地参观法也被称为体验式教学,即教师带领学生实地考察体验,使学生理解所学知识,从而使思想受到启发。实地参观法教学形式较为自由、活泼,学生会有新奇感,从而增强了学生的兴趣和关注度。由于离开了传统的课堂,学生能在玩中学,从学习中获得乐趣与满足。例如:唐山市高校可以组织大学生党员瞻仰李大钊故居、学习大钊精神,赴大钊纪念馆宣誓,使他们在庄重肃穆的氛围中心灵受到震撼,情感受到冲击,觉悟得到提升。还可以组织学生到抗震纪念馆参观,让学生感受抗震精神的内涵,学习当年唐山儿女公而忘私、患难与共、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唐山精神。

参考文献:

[1]陈始发,李立娥.红色文化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运用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11).

[2]李康平.论红色资源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运用的价值与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4).

注:本文系河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区域文化资源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编号:2012GJJG201)的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如何让高中生物教学变得生动有趣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与策略
基于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探索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艺术探究
基于综合能力测评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卷考试改革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