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勤文
摘 要:信息化时代下,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变化,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变化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本文阐述了EOP教学模式与高职英语的教学目标,以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英语护理专业为例,从生源、师资力量、教材、教学模式等方面分析我校英语护理专业英语教学的现状,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设备和信息化的沟通工具创建有效的、符合学生求职需求的EOP教学环境,以求改进和提高涉外护理专业英语教学。
关键词:信息化;高职院校; 涉外护理;EOP教学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有关数据显示,当今全球性护理人才紧缺,尤其是欧美发达国家及中东地区闹起了“护士荒”。因此,医学院校纷纷开设英语护理专业(或涉外护理专业),培养与国际接轨、顺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双语护士。我校自2013年以来,开设了英语护理专业,旨在培养国际间通用型临床护理专业人才。基于信息化时代,如何将EOP教学模式渗透到医护专业英语方面的教学,使涉外护理专业学生具备运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是值得一线英语教师思考和探究的问题。
一、构建高职英语护理专业EOP教学模式的理据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教育部办公厅关于高职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有以下四点:坚持立德树人,促进全面发展;坚持就业导向,明确规格定位;坚持工学结合,注重知行合一;坚持科学性、可行性,突出先进性、引领性。因此,高职英语教学应对接最新职业标准、岗位规范,以职场英语交际能力为主线构建课程体系,提升学生职业英语水平和就业能力。以英护专业毕业生工作岗位为导向创新教学模式,注重“做中学、做中教”,重视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强调实训实习等教学环节,促进学以致用。
EOP( English for Occupational Purpose,简称EOP,行业英语),是以学习者需求为中心,注重基础知识和行业知识的相互渗透,将英语语言知识与专业技能相结合,将英语的综合运用能力与岗位实践能力相结合。这与高职院校提倡的“以职业为导向、以人才市场需求为中心”的培养模式是一致的,符合高职院校“能力本位、任务驱动、行动导向、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理念。
因此,就英语护理专业教学而言,培养学生职业英语能力是大势所趋,也是众多高职院校英语护理专业教学改革的方向。信息化时代背景下EOP教学模式的构建势在必行。
二、高职院校英语护理专业英语教学现状
1.学生英语水平较差,学习主动性不高
大多高职院校对英语护理专业的学生,并没有明确要求英语水平等级。统计得知,我校英护专业录取学生的高考英语成绩平均分为76.48,大多学生英语基础较差,水平度也参差不齐且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对英语学习缺乏主动性和信心,学习动机不明确,课堂上过于依赖教师,不能积极参与课堂。
2.教师缺乏医护行业英语知识
目前,高职院校承担英护专业英语教学的教师大多是英语语言文学专业或英语教育专业毕业,缺乏医护行业的英语知识,对临床护理知识和专业术语较生疏。 以我校为例,外语教研室共16名教师,其中副教授2名,讲师12名。均为英语教育学毕业。
3.教材匮乏,课时减少
高职院校大多采用公共英语教材,与护理专业知识契合度较低。对我校英护专业的学生进行访谈后发现,72%的学生对現用教材不感兴趣。
受高考改革和高职院校办学要求的制约,各高职院校相继削减大学英语课时。我校医学生学习任务重,课程种类多,致使大学公共英语学时为100学时。英护专业公共英语和专业英语为2学年,共202学时,没有课时的保证,想要完成公共英语和行业英语的衔接,对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巨大的挑战。
4.教学模式陈旧单一
信息化时代,“互联网+教育”对大学课堂的影响不容小觑,传统的讲授方式对于90后大学生已经毫无吸引力了。很多高职英语教师采取满堂灌的教学方法,课堂教学目标以顺利通过专升本和等级考试为主。现有教学模式下,英护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很难与国际化护理水平接轨。
三、信息化EOP教学模式的构建
1.结合时代背景,以英护专业学生就业需求为导向,开设相关课程
高职英护专业英语教学改革,必须基于“互联网+教育”的时代背景,科学引入EOP教学理念,分析学生特点,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明确学习目标,重点培养学生借助英语完成目标岗位工作的能力,重视英护专业课程设置的实用性和专业性。
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完善师资培训制度
英语教师要树立自主专业发展意识,转变教学理念,认清护理专业知识匮乏的事实,积极调整,顺利实现自我转型,为培养国际型护理人才奠定基础。高职院校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完善师资培训制度。
(1)合理安排教师的学期教学任务,为教师能定期参加相关培训提供时间保证,使教师能持续性地储备和更新行业英语知识,提高教学水平。
(2)利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培养方法,加强对英语教师行业知识的培训。
(3)结合英语教师职称晋升制订相关制度,鼓励教师借助互联网、微信、在线课程等了解涉外护理英语教学理念,开展相关科学研究,有效推进教师队伍建设。
3.结合英护专业发展编写实用性强的校本教材
高职院校可结合涉外护理专业就业需求编写相关教材。基于EOP教学模式,依托医护英语工作场景,将英语语言知识和护理专业知识相融合,重视行业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突出其实用性。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所学知识和将来工作内容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4.着眼于学生行业需求、依托信息化教学手段进行EOP教学模式的探究
就涉外护理专业而言,毕业生需具备护理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同时熟练掌握护理行业英语和涉外护理知识,在今后的工作中,能结合岗位需求用英语进行交流。因此,高职英护专业EOP教学模式的构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结合涉外护理专业学生的英语基础水平进行课程设置。第一学年通过大学公共英语、视听说课程,着重训练学生的基本功,为第二学年的职业英语学习夯实基础。第二学年以涉外护理行业英语课程为主,将英语教学和学生的职业需求紧密结合,顺利实现基础英语向行业英语的过渡。
(2)结合涉外护理专业特点,调整课堂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可采用任务型教学法,以小组讨论为主要教学形式,围绕涉外护理人才岗位特点开展情境教学,充分利用实验实训中心、附属医院进行实地教学,使学生将课堂所学知识有效地运用到具体工作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做中学,做中教”。
(3)结合涉外护理EOP教学模式建立更具有针对性的考核机制,建议重视过程性评价,以测试学生在实际工作场景中运用英语语言的能力为重点。
四、结语
构建高职英护专业信息化EOP教学环境旨在培养学生在涉外护理工作中运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结合信息化时代主题,积极主动完成自身转型,借助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探索适用于涉外护理专业学生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吴美娟.当前高职护理专业学生英语学习心理问题产生的主客观原因分析[J].现代职业教育,2016(18).
[2]陈璇.高职高专EOP教学模式现状分析及应用—以湖北职业技术学院临床医学专业为例[J].校园英语,2016(36).
[3]陈小兰.高职EOP教学模式下教师转型的探索[J].高教学刊,2016(9).
[4]陈明明.高职涉外护理专业英语教学方法探讨[J].当代教研论丛,2017(3).
[5]彭新竹.高职院校公共英语EOP教学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6(10).
[6]姜彩霞,杜留成.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护理专业英语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校外教育,2016(3).
注:本文系河南省卫生计生委医学教育研究课题“构建高职英护专业信息化EOP环境的探究”(项目编号:Wjlx201712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