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斌 葛建奎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2.通过层层递进地读,联想感知理解诗意。
3.感受诗句的优美,品味诗人用词的精妙,走近诗人的内心世界,进一步养成良好的语感。通过对比读,体会作者抓住事物特点、用词的准确,体会山水诗的意境美。
教学重点:感受诗中描述的景物,体会山水诗的意境美和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教学难点:理解诗句意思,体验诗人的感情,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山河的感情。
教學流程:
一、情境导入,感受山水诗
师:中央电视台有一档特别火的诗词类节目,就是《中国诗词大会》,其中有一个非常好玩的游戏环节叫——
生:飞花令。
师:会玩吗?
生:会!
师:那我们一起来进入“飞花令”!看老师写第一个关键字。(板书:山。)
生: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生: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生: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师:关于“山”的诗积累得蛮丰富嘛!再来看下一个关键字。(板书:水。)
生: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生: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生: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
师:看来咱们同学诗词的积累果然了得呀!在古诗中描写山水景色的诗,我们把它称作山水诗。全唐诗中这类题材是不胜枚举,今天我们就跟随诗人一起去山水间游览一番,领略山水之美,学习《古诗三首》。(板书课题。)
师:第一站我们要去这里,它位于中国第一长、世界第三长的长江之上。在流经安徽的芜湖一段,两岸有两座大山遥相呼应,因为它的形态像繁体字的“門”,所以人们给它取名叫“天门山”,寓意是通往上天的门户。1300年前,25岁的李白曾经到过这里,被这里的景色所吸引,写下了这首《望天门山》。(板书课题。)
二、初读古诗:读准读通,读出节奏
师:我们学过这么多古诗,回忆一下,你有哪些学习古诗的方法?
生:解诗题,诵诗句,明诗意,知诗人……
师:很好,今天李老师再教大家一个学古诗的好方法。看老师写这个字。(板书:读。)
师:简单吗?
生:简单。
师:简不简单得试试看!有效是关键,既然是方法,得看一下方法的使用说明。谁来读?
生:读准读通,读出节奏。
师:能做到么?
生:能!
师:在读准读通的基础上,按七言诗的读法画一画节奏,多读几遍,开始吧!(生自由读古诗,并按照“二/二/三”画出节奏。师指导朗读:词语断,气息不断。)
三、悟读古诗:有声有色,读出画面
师:读准读通,读出节奏是基础,基础打得挺牢嘛!了不起!好诗不厌百回读,我们来看看这第二份“读”的使用说明。(指名读要求。)
…………
师: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首诗,走进风景如画的山水之中,耳朵听山水之声,眼睛赏山水之色,读着读着,你都听到了什么?看见了什么?(生再读古诗。)
生:我看到了长江水特别的有气势,把天门山都冲断了。
生:“断”比“分”更有气势,更能凸显是水把山冲断了,水的力量很大。
(课件:对比读,1.天门中断楚江开;2.天门中分楚江开。“断”与“分”字对比,感受山断水来的气势,用字的精准。)
师:读着读着,你还看见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生:碧绿的江水向东流淌。
师:百川东到海,碧绿的江水奔腾不息,突然河道改变了方向,江水也随着河道……
生:改变了方向。
师:你从哪几个字得知的?
生:至此回。(课件出示江水向北流的图片,结合注释说明,回:向北流转。)
师:你听那东流的江水撞到岩石会发出——
生:巨大的声音。
师:那真是“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把这两句读一下,读出长江的气势!(指名读,“断”字重读,“回”字渐弱。)
师:读着读着,你还看见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两座青山,还有孤帆从红日中行驶过来。
师:两座青山的位置是什么样的?
生:相对着的。
师:我们读过很多写山的诗。“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作者在山的哪里?
生:在山的对面。
师:“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作者在山的哪里?
生:在山中。
师:那“两岸青山相对出”的作者在两山的哪里?
生:在两山之间。
师:与众不同的视角,才有与众不同的感受。让我们来感受一下“两岸青山相对出”,此刻作者在船上,一个“出”字让两岸青山开始由静到动。两岸青山怎么动?(课件播放视频。)
生:同时向后移动。
师:山向后,船向前,给人以“相对出”的感受。在生活中你有这样的经历吗?
生:自驾游的时候,公路两旁的树木在同时向后。
生:坐火车的时候,两边的建筑同时出现。
师:这样美的景色,伴着云霞水天一色,作者的船从太阳的方向行驶过来。画面如此温暖,置身这样的美景之中你什么心情?
生:很高兴。
生:我觉得这里的景色很美,很喜欢,让我流连忘返。
四、诵读古诗:有滋有味,读出心声
师:读诗读到这,能感染自己,你们真了不起!知道读诗的最高境界是什么吗?
生:不知道。
师:来读一读,这 “读”的第三份使用说明。
生:有滋有味,读出心声。
师:品滋味,读心声,就是成为作者的“知音”,通过读诗能穿越到作者的身边,走进李白的内心世界。猜一猜当时的李白什么心情?(课件出示李白创作背景。)
生:李白很高兴,很喜欢这里。
生:李白很自信,觉得自己可以一展才华,得到重用。
师:不愧是李白的“知音”呀!李白的确是这样乐观、自信、豁达的人,连他自己都这样说。
师:天生我材必有用。
生:千金散尽还复来。
师:仰天大笑出门去。
生:我辈岂是蓬蒿人。
师:高山流水遇知音呀!聽老师读,让我们伴着这动听的旋律,走近风景秀丽的天门山,走进李白的内心世界。像老师一样带着自信,带着阳光自由读一读,争取背下来。(课件播放《高山流水》,师范读。)
(生练读两遍。)
师:让我们伴着音乐,会背诵的一块儿背诵,还没背熟的一块儿朗诵。
(生齐诵。)
五、比较阅读:合作分享,体会不同
师:李白的《望天门山》让我们领略了长江的奔放和天门山的巍峨。第二站我们要去这里,中国第二长、世界第五长的黄河看一看,去领略刘禹锡笔下的《浪淘沙》。(板书课题。)
师:用上一首读七言诗的方法,自己读一读,读准读通,读出节奏。(生自由读诗。)
(指名朗读,指导“曲”的读音。)
师:李白的《望天门山》写的是长江,刘禹锡的《浪淘沙》写的是黄河,同样是写水,把这两首诗比较着读一读,你们发现它们之间有什么不同?(生默读思考,小组讨论。)
生:作者抓住两条江水的颜色不同,《望天门山》是“碧水东流至此回”,《浪淘沙》是“九曲黄河万里沙”。
生:“浪淘风簸自天涯”,我觉得黄河更有气势,感觉黄河的水是从天上来的。
师:想亲眼目睹一下黄河的气势吗?
生:想!(课件播放黄河视频。)
师:如此壮观的景色,难怪有诗句这样写,一起读。(课件依次出示诗句。)
生: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师:王之涣曾这样写!
生: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师:就连诗仙李白目睹黄河后都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生: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师:刘禹锡更写出了黄河的波涛汹涌,黄沙万里。
生: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师:越对比,发现就越多呀!还有什么不同之处?
生:对比这两首诗,《望天门山》的每一句都在写景,而《浪淘沙》除了写景,还写到了“银河”。
师:你真善于比较,《望天门山》李白是一句一景,作者重在写实际的景色。(板书:写实。)
师:而《浪淘沙》,古人认为黄河的源头就是“银河”,所以觉得沿着黄河就能走到银河,作者这是用到了什么写法?
生:作者用到了想象。(板书:想象。)
师:你猜面对这样的黄河景象,刘禹锡什么心情?
生:很悲伤。
师:他的确曾经悲伤过。
生:他应该很激动。
师:波澜壮阔就像心中的起伏,来读一读这首诗的背景,看你能否成为他的知音。你读懂了什么?(课件出示刘禹锡创作背景。)
生:刘禹锡不怕打击,很乐观。
生:他面对困难越挫越勇,就像奔腾不息的黄河一样。
师:把这样的情感放到诗中,自己读一读,熟读成诵。伴着音乐让我们一起诵读这首《浪淘沙》。
(生配乐背诵。)
师:一层一层地读,就可以体会出诗的意境,同样是山水诗,放在一起比较着读,就会有更多的感受和发现。学习古诗,你们的潜力无限呀!
六、主题拓展:自主比较,巩固思维
师:那让我们继续乘风破浪,再来对比读一读这两首山水诗,看看你又发现了哪些不同,同桌之间说一说。(生默读《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饮湖上初晴后雨》两首山水诗。)
生:《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写的是晴天的西湖,《饮湖上初晴后雨》写的是从晴天到下雨时候的西湖。
师:时间不同,天气不同,很会读书。
生:《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的作者每一句都有景色,而《饮湖上初晴后雨》用到了西施的典故。
师:角度不同,写法不同。
生:《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从题目中可以看出,这是送朋友林子方的时候写的,送别难免很伤感,但是看到西湖美景,作者内心又很高兴。《饮湖上初晴后雨》无论是晴天还是雨天,都写出了西湖的美。
师:景色不同,心情不同。用“比较读”的方法,我们会发现更多的不同,获得更多的感受。“比较读”不仅可以读山水诗,还可以比较哲理诗、边塞诗,也可以比较同一位诗人不同时期的诗,在比较中你会有更多有趣的发现。同学们,把今天学的两首诗用“为你诵读”的软件录制下来并分享到班级群,也可以关注李老师的“为你诵读”公众号,一起来分享读诗的快乐。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
反思
古诗于我而言,我喜欢亲近它,却不太敢去讲它。执教本课后我有思考,有收获,但留给我更多的,是来自专家老师们的宝贵建议。诗凝练,年代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有很大的距离感和空间感。于我们尚且如此,对学生则会更大一些。所以,回想我们儿时学古诗的经历不难发现,留下了的是朗朗上口的音韵,而不是满满的、清晰明了的诗意。
正所谓常读常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所以立足诗意,去讲古诗是不能穷尽的,何况感悟应该是自发的、自然而然的。因而古诗对学生而言,能最先被感染的应该是听觉,那我们就可以从听觉出发,引起学生的感觉和视觉,乃至心灵的情感体验和共鸣。
在我看来,每一个学生的声音都是一件独一无二的乐器,每一种乐器演奏出的诗文都能传递出不同的美,而这种美,恰恰源于声音,所以我们选择“读”作为打开听觉、触摸感觉的途径。以读为本,倘佯在诗情诗象中,在层层朗读中浸润诗词的魅力。
所以设计了如下环节:
一读:读准读通,读出节奏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积累了许多古诗,并从中学习到了一些方法,教师在“唤醒”这些方法的同时,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选择,而“读”就是所有方法的核心。读准是基础,读通是前提,读出节奏是七言诗的特点或者可以说是规律。学生学会一首诗,便可以阅读更多的七言诗,起码在听觉上已经有了良好的反馈,朗朗上口,字正腔圆。
二读:有声有色,读出画面
山水诗的作者往往是眼中有千景,但选入诗中的景色,应该是符合自己心境的。只有符合自己心境的景物,才能通过筛选进入到诗中,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借景抒情”。山水诗中借了哪些景,就会传递哪些情。所以在读的过程中,先赏景,再悟情,在景中渐渐身临其境,触景生情。
三读:有滋有味,读出心声
滋味在前,心声在后,而山水诗的滋味恰恰是从触景生情开始的,看到画面才是品尝滋味的开始。有滋味的体验,就是心声的开始。借助作者的时代背景,验证自己的猜测,成为作者的知音,便是一种难得的境界与情感的共鸣。
在诵读过后,采用同一主题的对比读的方式,让学生在比较中引发思辨。培养学生比较阅读的习惯,拓展阅读量,指导尝试比较阅读的学习方法,将所学的古诗温故知新,力求做到常读常新。
但在具体落实的效果和节奏的把握上仍有许应深入研究之处,感谢各位专家和老师给予指导和建议,我会将自己今天的所想所学,运用到今后的教学当中,通过丰富自己来丰盈学生,也让自己更加成熟。
编辑/赵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