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阔 毛欣
教学目标:
1.熟练朗读课文,能够借助“因为……所以……结果……”这样的句式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理解作者运用个性语言和精准动作突出人物心理的写作特点。
3.能够在例文中填上合适的动词,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4.通过朗读和对比感悟童年趣味,明白遇事要冷静,不能逞强。
教学重点:
1.熟练朗读课文,能够借助“因为……所以……结果……”这样的句式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理解作者运用个性语言和精准动作突出人物心理的写作特点。
教学难点:
1.尝试在例文中填上合适的动词,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2.通过朗读和对比感悟童年趣味,明白遇事要冷静,不能逞强。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谈话热场,引入主题
师:同学们早上好。很高兴在这里跟你们见面。自我介绍一下,我姓张,你们可以叫我……
生:张老师。
师:你们真有礼貌,我可以认识一下你们吗?你叫什么?(学生回答。)
師:声音真洪亮。相信这节课同学们一定能够积极举手,大声回答问题。你们几岁了?
生:10岁。
生:11岁。
师:多好的年纪啊,你们就是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沐浴阳光,快乐成长。你们正值美好的童年时光,愿这节课能给你们带来丰富的趣味,留下美好的回忆。上课!
二、图片导入,问题质疑
师:同学们,这是什么?(课件出示图片。)
生:马蜂窝。(师板书:马蜂窝。)
师:看到这幅图,你有什么感受?
生:恐惧。
生:密密麻麻。
生:吓人。
师:你了解马蜂吗?
生:马蜂,学名“胡蜂”,又称为“黄蜂”。体大身长,毒性也大,是一种分布广泛、种类繁多、飞翔迅速的昆虫。雌蜂身上有一根有力的长螫针,在遇到攻击或不友善的干扰时,会群起攻击,可以致人出现过敏反应和毒性反应,严重者可导致死亡。马蜂通常用浸软的似纸浆般的木浆造巢,食取动物性或植物性食物。
师:是啊!马蜂让人闻风丧胆。如果老师再填上这几个字呢?(师补全板书。)带着你的感情读一读课题。
(生重读“捅”字。)
师:你重读了“捅”字。“捅”是由提手旁和“甬”组成,甬古代本是钟,像花蓓蕾之形,很像今天的马蜂窝,手靠近马蜂窝的动作,“捅”字再合适不过了。
师:让我们再次齐读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
生:谁?
生:为什么?
生:结果如何?
师:看到这个题目,大家有的惊讶,有的怀疑,提出了许多问题,现在让我们每个人带着各自不同的感受走进这个故事,到文中去探寻答案。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请你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会的字可以问同桌或咨询老师。
(生读书,师巡视。)
师:课文读完了,你读懂了什么?
生:作者捅了马蜂窝。
生:作者因为受到嘲笑,逞强捅了马蜂窝。
生:作者被马蜂蜇了。
师:读课题时的疑问解决了吗?其实如果把刚才同学们说的言简意赅地连起来,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了。你能用“因为……所以……结果……”这样的句式来说一说吗?
生:因为受到嘲笑,作者逞强捅了马蜂窝,结果被蛰了。
师:用这样的句式能使我们的概括更有条理性。
四、品词析句,细读文本
师:整体上把握了文章内容,我们会读得更好。请你快速地浏览文章,找出你认为最有趣的地方。
(一)语言
生:“那儿有个马蜂窝。看见了吗?”斜挎皮带的孩子说。
“你是跟猎人一起来的吗?”
“是的。”我很轻松地回答,“我们准备到岛子上去……”
“有枪吗?”我答不出来,不知道怎样说才好。
“你把枪拿来,朝马蜂窝放一枪!”挎皮带的孩子推了我一下说。
“嗤!”头发淡黄的孩子发出无言嘲笑,把长竿子踢到我眼前。“他哪儿来的枪呀?既然那么勇敢,那就让他用竿子捅吧!”
“怎么,不敢?”
“谁?”我假装没听懂。
“谁,谁?”淡黄色头发孩子做鬼脸,模仿我的口气说,“你干脆就说不敢得了。还装什么?当然是你呀!除了你,还有谁?”
师:你找到的是作者说的话,也就是语言描写。在课文的3到13自然段。请你把语言描写都画出来。要分清这句话是谁说的。(板书:语言。)
师:读一读你画的句子,你读出了什么?
生:“我们准备到岛子上去……有枪吗?”话没说完,就被打断了,对方不礼貌。
师:你既关注了省略号又联系了上下文,这真是读书的好方法。
生:“他哪儿来的枪呀?既然那么勇敢,那就让他用竿子捅吧!”
师:你抓住了问号和叹号,读出了感情,真会读书。
生:“谁,谁?你干脆就说不敢得了。还装什么?当然是你呀!除了你,还有谁?”
师:这一句用了很多问号和叹号,可以改成句号吗?(出示课件。)
生:不可以。头发淡黄孩子在激将,刺激他,嘲笑他。
师:这就是对比区分朗读。你能想象出他们的样子吗?
生:嚣张。
生:不屑。
生:撇着嘴。
生:斜着眼。
师:想象人物的心理和样子能把我们带入那个情境。把你们的感受带进文章读一读吧,找三个同学分角色朗读这段话。
(生读。)
师:同学们读得真棒,作者就是用这样个性化的语言体现出每个人不同的性格特点,突出了这件事情的趣味,这是文章的一个写作特点。(板书:个性化。)
(二)动作
师:除了语言,还有哪个地方有趣?
生:“我?我不敢?我是来打猎的!我可不是胆小鬼!这个孩子的话激得我火冒三丈,我也顾不得什么了,弯腰抄起地上的长竿子,朝稻草房檐下捅去。那群孩子见我动了真格的,忙不迭地四下里奔逃。说时迟,那时快,只听得“嗡”的一声巨响,只见无数个黑黄色的马蜂向我扑来,我本能地两眼一闭,双手抱住了头,只觉得有什么东西使劲刺了我脑门一下,痛得我一屁股坐在地上——马蜂窝“爆炸”了。无数马蜂像枪弹一样,在我头上飞过。”
师:这是第14自然段。请你默读这一段,想象一下你看到了什么画面?
生:马蜂窝“啪”的一声,落在地上,密密麻麻的马蜂“轰”的一下飞向孩子们。
师:让人不寒而栗啊!
生:这一竿子力气可真不小,把结结实实的马蜂窝弄个粉碎,黑乎乎的马蜂一下子冲了出来,孩子们抱着头,四下逃窜。可是再快也比不过长着翅膀的马蜂,小作者被蜇得大哭起来。
师:你的想象力真丰富,带给我们身临其境的感受。
师:这段话如果这样写呢?你的眼前还能出现那样的画面吗?
(课件:这个孩子的话激得我火冒三丈,我也顾不得什么了,用长竿子把马蜂窝捅了。那群孩子见我动了真格的都逃了。马蜂出来了,我拼命地躲。)
生:这样不好,不生动。
师:没有趣味。
生:感觉不到他是怎么捅的,怎么躲的。
师:不够准确。
生:比如“抄”换词,“捡”“拾”“拿”“抡”都没有“抄”合适。“抄”体现了速度和力量,未经思考。
师:抓住了细节。
生:惊险程度写出了人物的心理。自尊心受到了伤害,逞强好胜,不计后果。
师:因为缺少了一个个具体的动作,描写就变得过于笼统,索然无味了。在需要重点渲染的部分,我们应该学会展开动作描写,选择一连串精准的动词,描绘出一个个精彩、富有动感的画面。(板书:动作,词精准。)
师:作者用精准的动作写出人物心理也是本文的写作特点。同学们说得很好,找位同学再读这一段,感受作者动作描写的精准。
(生读。)
师:从这些动作描写中我们不难发现,捅马蜂窝是危险的,所以同学们以后遇事一定要冷静,不要逞强。
五、讲练结合,实践运用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作者用精准的动词和个性的语言写出人物的心理。我们也不妨试一试,把它们运用到实践中去。请你仔细阅读老师给的这篇例文。
师:请你想想我们在洗钱时都会用到什么动作。
生:拿,放,洗,灌,加,填,搓,晾。
师:我们这就是在给动作进行细拆分。(板书:细拆分。)
师:要想让词更精准,我们还应该给它们有序排列起来。(板书:按序排。)
师:请你用这些方法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动词。
(出示资料:小时候,妈妈总说钱脏。我就想帮她洗一洗。说洗就洗。中午,我趁爸爸妈妈午睡的时候,偷偷(溜)进卫生间,把准备好的钱(放)进洗衣盆里,往里面(加)满了水。再(拿)了块肥皂在上面(擦)了又(擦),放在洗衣板上使劲地(搓),直到(搓)出了許多淘气的小泡泡才放进水里浸泡,又照同样的方法(洗)了第二遍。洗完后,把湿漉漉的钱(晾)在了阳台上。)
生:“溜”是小心翼翼地进去,词义中性,表达有趣味。好于“躲”“跑”“进”“钻”等词。
生:“放”是比较大的空间,也是常规动作。比“塞”“扔”准确。
生:“加”符合小孩年龄特点和当时情况。比“倒”“填”“灌注”好。
生:“拿”“搓”“洗”“晾”适合当时的用具生活实际与搭配。
生:“擦”适合用来说肥皂,“涂”“抹”不像在洗钱。
六、总结升华,拓展延伸
师:你发现课文和例文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
生:都有动作和语言描写,都充满了趣味。
师:其实童年就是这样,甜是乐、酸是乐、苦是乐、辣也是乐。就连捅了马蜂窝和洗钱,过后想起来都有趣。本单元的主题就是童年趣事,希望同学们也能够用个性的语言和精准的动作描写出人物心理,享受快乐童年。下课!
反思
《捅了马蜂窝》是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五课的主体课文。我设计的理念是结合本单元的主题:童年趣事和能说会写《童年的回忆》,让学生在理解作者善用个性语言和精准动作这些写作特点的基础上,能够有实践、有提升,一课一得。具体谈以下几点:
一、抓住个性语言和精准动作
以一个大问题“你认为哪个地方最有趣?”让学生细读文本。学生能够找到人物的语言和动作描写,也能够通过朗读感悟内心活动,体会童年的趣事。在语言方面,主要是朗读方法的指导,如关注问号、叹号、省略号等标点符号,读出语气语调;联系上下文读出语言的节奏;想象人物心理和样子带入情境。在动作方面,主要是让学生想象画面,通过对比、换词等方法掌握动词的准确性,为后面的实践运用做铺垫。
二、能够讲练结合,实践运用
语文的特点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所以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要能够运用。课堂上我让学生在例文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动词,并配以动作细拆分、动作按序排的方法进行指导,学生可以完成预期的教学目标。
三、尊重学生,倾听交流,在过程中认知
从上课伊始、导入课题,到文本解读、拓展延伸,我始终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静下心来朗读,沉下心来思考,用心来交流,真心来感悟。我想学生学会的不仅是借助“因为……所以……结果……”这样的句式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而且能够结合生活实际理解遇事要冷静,不要逞强的道理,也能感悟童年趣事。
当然,这节课还有很多不足,比如课堂时间的把握,课堂生成的处理还可以更细致些。
编辑/赵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