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咏竹

2018-07-21 02:39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8年4期
关键词:豆状中华医学会神经病

1957年3月出生。1982年毕业于安徽中医学院,获中医学学士学位。1995年在复旦大学遗传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习,现在安徽中医药大学神经病学研究所附属医院从事中西医结合神经病学的临床、科研及教学工作。

安徽中医药大学二级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安徽中医药大学神经病学研究所附属医院院长,先后任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会委员、华东六省一市神经病学协作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安徽省分会常务理事、安徽省神经病学会副主任委员、安徽省中西医结合神经病学会副主任委员,《临床神经病学杂志》《安徽医学》《中医药临床》等杂志特约审稿专家。

自上世纪80年代始从中西医结合角度对Wilson病(Wilson's disease,WD)进行了系列研究,在WD的病因病机、诊断、治疗和疗效评价标准等方面的研究中做出了卓越贡献。1995年始在国内率先开展WD患者及其家系成员基因诊断的研究,2007年始在省内率先开展可用于临床的WD疑诊患者及其家系成员基因诊断和产前诊断研究,为提高WD的诊断水平、改善患者预后、避免生出带病患者奠定基础。在此基础上,于2009年始在省内率先开展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spinocerebellar ataxia,SCA)、亨廷顿舞蹈病(Huntington's disease,HD)、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progressive muscular dystrophy,PMD)、脊肌萎缩症(spinal muscular atrophy,SMA)及Kennedy病等其他神经遗传病的基因诊断和产前诊断研究。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各1项,并主持和参与了10余项其他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主编、参编著作4部,参编的《肝豆状核变性》(1995)为国内首部WD专著,作为副主编编写的《肝豆状核变性》(2015)为目前国内外体量最大的WD专著。

在《中华医学杂志》、《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等国家及省级杂志上独著或合作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以通讯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5篇,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3项,先后获安徽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三等奖和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各1项,共指导19名硕士研究生获得学位,其中大多数在毕业工作后成为省内外各医疗单位的神经病学学科的中坚力量甚至学术带头人。

猜你喜欢
豆状中华医学会神经病
老年人防跌倒要当心周围神经病
《神经病学》课程教、学、评一体化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以多浆膜腔积液和溶血危象为特征的儿童肝豆状核变性1例
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对正文中表的要求
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对正文中图的要求
糖尿病人应重视神经病变
豆状囊尾蚴人工感染家兔效果研究
中华医学会2018年器官移植学年会
越测越开心
儿童肝豆状核变性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