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核心素养之学生文化品格的培养

2018-07-19 11:41黄海珍
师道·教研 2018年8期
关键词:品格跨文化语言

黄海珍

在日益国际化的今天,作为外语学科,文化品格显得格外突出。文化品格不仅仅是学习知识,更是价值观念的内化,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文化品格是非常重要的。

2017年11月,我参加了“国培计划”优秀教师和教研员培训活动,来到了成都外国语学校附属小学美年校区,观摩了钟灵滋校长一节非常生动、震撼的文化课“翻转地球”,这也是该校校本特色课程。在教学中,钟校长介绍了伦敦的地理位置、著名建筑物及伦敦人的喜好饮食等。其中对伦敦和成都进行了文化的差异对比,并让学生说说他们喜欢伦敦还是成都,学生的回答各不相同,但也是他们真实的想法。教师很巧妙地介绍了两个地方文化的差异,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运用了语言,也提升了他们的价值观和文化品格。这节课是非常成功的,学生口语流利,思维清晰,表述明确,文化品格的深入渗透,令人回味无穷。

反观我们现在的英语课堂,文化品格的培养非常缺失。教师在课堂上只是注重掌握知识,提高语言能力,对文化品格的培养忽视了。成都外国语小学将其作为校本教研课程,从低年级开始进行培养,每个学生都要了解几个国家的文化。但由于地区性的差别,资源的缺乏,甚至在一些薄弱学校师资的不足等,我们很难开发深层次的课程和资源,那要如何培养学生的文化品格呢?对此,我提出了自己的几点想法:

一、培养学生的文化思维,增强文化品格

要想有效培养学生的文化思维,教师要成为一名文化学习者。从文化学习向深度学习,从学生文化品格的要求对照自己,从文化知识提升文化内涵。教师可以利用课外活动,多渠道培养学生的文化思维。如开展英语故事比赛、英语乐配音比赛、电影欣赏等,随时随地提高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文化思維和品格。

二、深入挖掘教材内容,开展文化品格的培养

教师要善于挖掘语言素材中有关文化品格方面的内容,在教学中因势利导,加强学生文化品格的培养。如当别人问要吃点或喝点什么,中国人习惯客气,回答“不用了,麻烦你了”,但按照英美国家的文化习惯,会说“Yes, please”或“No, thank you”。这就是两国的差异,体现了中国人的含蓄和西方国家人们的直率的不同文化,我们要理解,也要尊重我国的文化,不能摒弃。在教材中《Dates》一课的阅读教学中,Tony和Jenny为妈妈庆祝生日做一些特别的事情。教师可以围绕两条主线:一是语言学习线;二是文化品格线——感恩母亲的教育。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情景体验等,提高了语言能力,更深层次的是学生能体会到母亲的不易,学会感恩,孝敬父母,从而培养了其内在的文化品格。

三、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和能力,提升文化品格

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西方文化礼仪,尊重文化差异。我们可以通过主题活动了解西方的节日,如圣诞节、感恩节、复活节等。上课前先让学生收集节日的文化和一些习俗的资料,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介绍节日的来由、习俗及活动。在开展主题活动时,让学生自己组织活动,可以让某个学生扮演圣诞老人,让学生聆听歌曲Silent Night,体会圣诞节的宁静与祥和,并许愿再赠予礼品,让学生感到友情和亲情。在感恩节活动中可以让学生自制一些食物,最好有南瓜的食物,并相互分享,说几句感恩的话。从收集资料到课堂活动,学生深深体验了西方的节日文化,加深了理解和感悟,培养了跨文化意识和能力,并融入了文化品格教育。如有条件还可以通过社会实践来让学生更多更好地了解各国文化,如利用互联网来零距离接触英美人士,能面对面用英语交流更好。教师应创造一切机会把西方文化意识渗透到英语教学中和课外教学中,既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能力,也培养了他们良好的文化品格。

美国语言学家萨皮尔说过:“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而且语言不能离开文化存在。文化的生命力在于传播,这是文化得以生存的力量。”因此在英语教学中不能只单纯注意语言教学,要加强语言文化的学习,让学生在学习、实践和感悟中不断融合提升文化品格。所以我们教育者要不断反思交流、积极探讨,在教学中融入文化品格教育,开拓学生的国际视野,提高学生的文化水平和品格,真正实现英语学科育人的目的。

责任编辑韦英哲

猜你喜欢
品格跨文化语言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