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发广
“如果德育工作没有抓好,育人也就无从谈起,教育也就没有了根基。我们追求的是教学融合德育、德育保障教学的全员育人办学机制。” 天河外国语学校(以下简称“天外”)校长崔海友语重心长地说。因为如此,天外才能够在短短五年的时间里,不断创新,勇于探索,在教育教学、德育管理等方面取得了的显著办学成绩和良好的社会声誉,形成了独具特色的 “天外模式”。
一、以和雅教育为突破,统领学校德育工作
以“和雅君子、世界公民”為办学理念,建设“理念先进、环境幽雅、师资优异、学生优秀、质量超群的以外语为学科特色、以多元为文化特征、以和雅品质为人才规格的现代化国际化的外国语学校”,这是2012年3月学校创办之初对学校发展的 “顶层设计”。作为一所新建校,它代表着新时期与时俱进的广州教育、天河教育的一个缩影。
2012年9月,“和雅教育要从培养和雅意识开始,理解和雅,认同和雅,并基于夯实的学科基础,引导学生的创新思维与批判性思维能力,探究科学的方法,全面培养和提升学生理解、包容、独立、创新、沟通、合作的和雅能力。”这是学校开办时候21名教师和146个学生开学时候的共同追求。
“以促进和雅习惯养成作为学校的总体育人目标,要坚持从基础德育做起,从“做好最简单的事”抓起,倡导说话雅、走路雅、集合雅、课堂雅、课间雅、就餐雅、居室雅、着装雅、爱校雅,扎扎实实抓日常小事上的修养,养成良好的生活、礼仪、学习等习惯。”这是2013年9月第二届学生家长会上崔校长的“宣言”。
2014年9月,学校搬迁到龙洞渔沙坦校区,天外始终坚持凸显和雅育人特色。新校园内建筑物根据其功能取“雅”命名,如雅正楼、雅趣楼、雅学楼等以点来承载天外师生的行为活动;校道以“和”赋予文化含义,如和美路、和正路、和平路等以线的形式勾勒出天外师生积极的心态。2015年9月,天外终于搬入永久性固定校区---珠江新城海乐路。除了校徽、校旗、校歌等物象化的标识,广场、楼宇、道路、课室、宿舍等文化无不透出和雅的气息。
和雅二字,好像冥冥中是为天外而生的,别人无法复制。2015年开始,连续三年的中考成绩领跑广州,连续三届的汉字听写大会称雄羊城,中学生科技努力展示和英才计划等诸多的头角展示,让很多社会人士无不对天外“奇迹”拍手称快。但很多校外人士不知道的是,“和而不同,各雅其雅”学校文化,“自主、体验、快乐、引领”的德育氛围,已经深深的根植于天外历史、愿景和未来之中。
二、以自主创新为抓手,培养德育导师队伍
建校伊始,与一般学校不同的是,德育管理不仅仅是班主任的事情,而是所有天外老师的事情。出于寄宿制学校的管理需要,每位教师不仅要负责学科的教学,还要关注学生的心理、情绪和人际交往。天外确信,每个教师都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每个教师都是学生的成长导师。
2013学年,学校开始打造班级教育小组。在班主任牵头之下,全体教职工都参与班级管理,都担任班级教育小组的德育导师。每个导师负责8-12名学生,在班级建设上,改变了过去由班主任一人负责班级管理,教育学生的做法。全体科任教师和班主任一起参与学生在校的生活和学习的管理,让教师由学生的“学业导师”转变为“人生成长导师”
而后,基于年级负责制下的班级管理需要,包括生活老师在内的班级教育小组开始了“对学生在思想上引导、学习上辅导、生活上指导、心理上疏导”的班级导师例会,班主任召集德育导师、科任老师共聚一堂,专门针对单个学生进行反馈、分析、诊断、研讨,再进一步和学生本人、家长进行细致的沟通。2014年10月27日,优秀班级教育小组颁奖典礼在渔沙坦校区举行,进一步推进了小组合作学习的学校课程改革。
2015年,结合学校和雅特色课程复评和安全文明校园申报需要,我校积极利用德育导师例会、学生成长手册建设等活动,通过班级文化建设、和雅养成教育的校本教材编写、主题班会公开课的组织和实施,以及整合和利用包括班主任例会、和雅大讲坛、校外拓展训练等各种有形和无形的教育资源,促进德育导师工作“让学生以目标、理想引领自己会学、乐学,让班级管理朝着文化育人的方向引领教师会交、乐教。”
在学校高中开办后不久,学校制定了《德育导师工作手册》,明确了受导学生的过程性记录等要求,还结合调查研究、体察社会、参与实践等学分要求使学生们更深刻地了解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现在,在学校和雅特色课程体系下,包括以校园文化建设课程和班级文化建设课程为主的隐性课程,和以外语特色和国际理解课程为主的选修课程,以及以音乐剧、模拟联合国、世界公民课程等主题、实践类课程中,都有了德育导师深度切入的身影,班级教育小组工作的Q群、微信群,家长会前后导师与学生、家长的一对一面谈,学生每天的反思批改或阶段性考试后的成绩诊断等等,初步形成了着眼发展、关注个体、既管又导、整体推进的学生德育工作新局面。
三、以体验感悟为目标,设计德育活动课程
为确保德育导师制的有效贯彻和落实,天外成立了由校长、分管德育的副校长和校外专家顾问组成的德育领导小组,并成立了以级长班主任负责执行的管理小组,人员既包括教导处、办公室、总务处、团委等多个处室的相关研究或管理人员,还涵盖了家长委员、生活老师、社区义工等校外人士,源源不断的为构建和雅特色课程体系和德育活动体系提供了支持。
在各年级的不同德育主题下,学校的运动会、艺术节、科技节等学校活动,“英语演讲”“书法”“经典教育”等学科活动,端午节、国庆节等纪念日和传统节日活动,“感恩”“责任”“爱的延续”等年级特色活动,汉字听写、阅读分享、三大球联赛等主题活动,经过德育导师和受导学生的精心设计,将学校各项活动推向高潮的同时,满足了学生特长和个性的发展需要,并进一步使学生的住校生活得到精神上的满足。
在“和而不同,雅而有致”课程理念指引下,以“笃志和雅、践行和雅、彰显和雅”为课程目标,天外进一步明确了“参与、体验、感悟”的德育活动目标,并制定了综合实践、社团活动等特色课程目标、内容及实施办法,为德育活动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四、以引领进步为特色,完善德育评价体系
随着“小组合作学习”课改的推进,天外制定了配套的小组合作评价制度和和雅教育指标体系,德育导师负责的“和雅积分卡”进行个体或小组的评价,以小组捆绑、量化积分的形式记录学生在课上、课下、校内、校外的行为表现,同时到学期末学生可以拿着自己的积分卡进行评优评先,也可以用积分参加学校组织的课外实践活动,以此促进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常规管理中,每月开展的“和雅君子”“班级之星”的评选活动和班级小组创优活动,如“文明班级”“和雅双优宿舍”等,定期奖励和表彰彰优秀师生和先进班集体,让“身边的和雅君子”起到榜样示范作用。同时学校将德育导师或受导学生的优秀事迹和人物照片在学校的宣传橱窗内不断更换展示,对在每月创优活动中表现优秀的班级进行流动红旗或挂牌奖励。
围绕学生志愿服务队活动构建,德育导师积极利用给家长的信、校讯通、家委工作群、校园义工等平台,努力探索基于家校合作的学生社会实践机制。
天外全体师生认识到,和雅校园的建设和和雅育人的推进,并非教育元素的简单叠加,更重要的是推进培养模式多样化,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学生反思本的记录、学生表现的档案袋、考试成绩分析的各种图表,种种引领学生进步的导师评价,最重要的就是让学生的进步“可视化”,学生在参与后能引起情感上的共鸣-产生“感动”,进而在德育导师的指导下能内化为自己的行动,并保证这种感动的延续性和长期性,这才是优化德育方法、建构学生德育主体的长效机制。
五、以快乐发展为追求,打造德育活动平台
结合《天外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住宿生量化考核標准》,各班的德育导师能够从文明礼仪、言谈举止、生活自理、仪表着装、卫生习惯和学习表现等方面制定系列学生进步标准。各年级综合各班德育导师的智慧,围绕学生熟悉的,有亲身体验的道德事件进行筛选和组织,开发生成德育活动所需要的教育话题和范例材料,让学生在班会、年级集会的学生主持或表演中以喜闻乐见的方式实现育人目标。
在努力探索学校和雅养成教育的内容有序列、有体系的同时,天外的德育导师活动开展能够贴近学生生活实践,贴近学生身边“小事”。课堂教学内外的结对、表演、辩论、小论文撰写等活动可以让德育导师更的关注学生发展,文学社刊物、学校微信公众号、社团组织的海报宣传等可以进一步将导师的指导融于活动之中,作业表现、成绩表现、交往表现等导师的点评更能抓住受导学生的兴趣点,基于班级教育小组的周末亲子活动、家庭聚会等进一步实现学校、家庭、社区的“三结合”育人链的育人价值。
责任编辑黄博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