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创新能力的“三字经”

2018-07-18 11:28费志刚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18年6期
关键词:被减数减数杯口

费志刚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容置疑,这是摆在数学教师面前的一个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结合教学经验,笔者谈谈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的感受。

培养创新能力,贵在“导”字

“导”,即把重心放在“启发思维”与“引导学习”上,要求教师要沉下心,钻进教材去。对教材了然于胸,教师才会在课堂上滔滔不绝。教师在课堂上有话说,主要在于平时的积累。积累的过程,其实就是对某个知识点拓宽的过程,既要求厚度,又要求宽度。当这个“度”拿捏恰到好处,教师在引导学生创新时,才不会出现偏差。“运筹帷幄,成竹在胸”,这是何等的美妙?

例如: 将10、20、30、40、50、60这六个数分别填入○内,使得三角形每边上的三个数的和是100。怎么填?

分析: 10+20+30+40+50+60=210,而三角形每边上的三个数之和是100,则是100×3=300

即:300-210=90,根据图示可知多出的90,是三角形中三个角圆框内的数多加一次的和。现在只要将10、20、30、40、50、60这六个数进行任意的三个数组合,只要得出的和是90,问题就会迎刃而解。这样的三三组合有如下几组情况:

(1)10+20+60=90 (2)10+30+50=90

(3)20+30+40=90 (4)10+30+50=90

显然,学生通过不断填数,在(1)(2)(3)种情形时,会屡屡出现“碰撞”的现象。比如,三角形三个角圆圈内的三个数在填入第(1)种情形时,“碰撞”的现象就会随之出现:在10与60那条边上的中间数填入30,学生初试成功,心里有可能窃喜。但后面两条边上中间数的填写,让学生焦头烂额。20与60那条边的中间数,自然是20。这时中间数20与顶角上的数20发生了“碰撞”,让学生不知所措。再看10与20那条边上的中间数的填法,那只能是70。70哪里来?整个题中就没出现这个数。

此时,通过观察当三角形三个角中的圆圈内填入第四种情形(10+30+50=90)时,问题才得以解决。即:40+10+50=100 10+30+60=100 30+50+20=100

答案正确的学生未必对解题思路有全面了解,或許只是侥幸“取胜”。而努力了半天也未试出正确答案的学生更百思不得其解。对的学生不知所以然,错的学生如坠云里雾里,究其原因,问题出在哪?这个时候,教师的正确引导就尤为重要了。

不妨将上面的四种情形拿出来,跟学生们一起探讨。从教师的引导中,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提升。这种创新思维的提升,也是学生学习能力的一个质的飞跃的过程。

教师板书:

(1)10+20+60=90 (2)10+30+50=90

(3)20+30+40=90 (4)10+30+50=90

为什么只有第四种情形,才符合题目的要求呢?

通过观察,教师引导学生:前三种情形,每组构成90的和的三个数字中,十位上的数都是奇偶混杂,而唯独第四种构成和是90的三个数字,十位上的数都是奇数。通过这道习题的练习,师生得出一个结论:在今后的类似填数题中,一旦出现屡屡“碰撞”的现象时,不妨从数字的奇偶性去考虑,去繁从简,找到解决问题的捷径。

培养创新能力,贵在“异”字

“异”,并不是标新立异,也不是哗众取宠。“异”是因人而异,因学生的学情而异,适时地制订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仅仅要活学活教,有时也要来点笨办法。取其“笨”而行之,是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中有效的选择。

例如:判断题:被减数、减数、差三者的和,一定是减数与差的和的2倍。( )

在讲解这道题时,很多教师都运用被减数、减数、差三者之间的关系去讲解。即:被减数=减数+差。

依此而论:被减数、减数、差三者的和就等于2个被减数,而减数与差的和就等于一个被减数。很显然,这道判断题的结果就会打上“√”号。

教师如果一讲了之,缺少学生自主思考环节的话,可以断言这并不是一堂成功的课。能听懂的学生最多占三成,还有70%的学生怎么办?学情决定教法,学情也是考量教师能力的试金石。

教师应该选择适合于学生掌握的方法去教学,这就是“异”。“异”是一种创新,但如果一种创新教学背离了大多数学生,还谈得上创新吗?

教师帮助学生们找到解题的突破口:题目中,有两个前提条件,一个是被减数、减数、差三者的和,一个是减数与差的和,并没有说出具体的某一个数。既然这样,能不能举出一个具体的例子,反过来加以佐证呢?

教师示范:

13-7=6

被减数、减数、差三者的和:13+7+6=26

减数与差的和:7+6=13

而26正好是13的2倍,所以判断题的结果应该打上“√”号。

思考过程中,学生们个个跃跃欲试,课堂气氛活跃。他们举出的例子不尽相同,但结果只有一个:被减数、减数、差三者的和是减数与差的和的2倍。

最后,师生共同总结:在遇到类似的习题时,只要列举的具体例子与题目的要求相符,就要大胆尝试。但同时,教师鼓励脑子灵活的同学要想出比“笨”办法简单的办法来。一题多解更叫创新,一成不变是创新路上的绊脚石。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贵在“试”字

“试”,就是让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永远是主角,教师是导演。一堂课学生“演”得好不好,关键是教师是否放手让学生去尝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就要敢于放手,敢于让学生去试。

在教学翻杯问题时,教师不急于告知学生结果,而是静下心来,先让学生动手试一试。

例如,6只杯口朝上的杯子,每次翻转4只杯子,翻转多少次后所有的杯子的杯口朝上?如果10只杯子呢?

先将班上的学生分成8组,每组6人。每组安排一个学生翻转,一个学生记录每次翻转的结果,其他学生注意每次翻杯的情况。每只杯子用圆圈表示,黑色的代表杯口朝下,空白的代表杯口朝上。

学生自己动手,将翻杯子的结果统计出来。

第一种:6只杯口朝上的杯子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二种:10只杯口朝上的杯子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巴尔扎克说:“问号是打开一切科学大门的钥匙。”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有疑问才能促使学生去思考,去探索,去创新。

现在统计结果出来了,就差一个问题。这时,教师适时地提出问题:“6只杯口朝上的杯子,每次翻转4只杯子,为什么只翻转3次后就杯口朝上了?而10只杯口朝上的杯子,只要5次就杯口朝上了?这其中有什么秘诀吗?”

其实,在试的过程,教师让学生做足了前戏,解决问题已到了水到渠成的时候了。学生通过对两组答案的分析,明白一个道理:所谓的翻杯问题,其实就是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问题。6只杯子与每次翻4只中,6与4的最小公倍数不就是12吗?而12÷4不正好是3次吗?同理,10与4的最小公倍数是20,20÷4=5(次)。

试想,如果教师一开始把结果告诉学生,谈何创新思维呢?没有创新思维,就没有让学生自己动手尝试的过程。缺少了创新思维的过程,学生能享受到学习的快乐吗?活学乐学,就是在教学中,让学生时刻体会到创新的甜头。

在课堂上,注重的不仅仅是解题的过程、公式的运用,而是引导学生学会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才是教师的真本领。为了练就这真本领,在教学中,教师只有不断地去探索,去总结,才能结出丰硕之果,才能让创新之花越开越美。

(作者单位:黄石市阳新县韦源口镇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被减数减数杯口
正确的差是多少
杯子翻转中的数学道理
不灵了
水,不从杯口倒
20以内的退位减法
加减法的错中求解
安氏Ⅱ类Ⅰ分类错非减数矫治对唇部软组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