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护理岗位大专护生专业认同、学习适应性和职业自我效能及相关因素调查分析

2018-07-18 08:41:40杨京楠吴学华通讯作者段艮芳王金玉何海艳谢玉先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21期
关键词:适应性效能量表

杨京楠 吴学华(通讯作者) 段艮芳 王金玉 何海艳 谢玉先

(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四川 绵阳 621000)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健康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社区卫生服务的需求越来越迫切,社区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日益显著, 《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中提出:要加快社区护理发展,加强社区护士队伍建设,增加社区护士人力配备。高素质社区护理人才的培养已成为护理教育关注的重要课题。专业认同、学习适应性和职业自我效能是影响大专护生专业学习和专业发展的三个重要因素,探讨大专护生专业认同、学习适应性和职业自我效能发展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对提高社区护理岗位人才班大专护生学习质量和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一、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以我校2015级社区护理岗位人才班学生为研究对象,发放调查问卷50份,有效问卷为50份,有效回收率是100%,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见表1。

2.研究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问卷由一般情况调查表、专业认同调查表、大学生学习适应量表和职业自我效能感量表四部分组成。

(1)一般情况调查表。主要内容包括学生年龄、性别、生源地、是否独生子女、以前是否曾任班委几个方面。

(2)专业认同调查表。对胡忠华的“护理本科生专业认同调查问卷”进行修订,使之适合大专护生。该问卷重测信度为0.82,Cronbach’sα系数为0.87。修订的量表30个条目,由专业认同、专业情感、专业意志、专业技能、专业期望、专业价值观 6 个维度组成。其中有序变量条目共25个,采用Likert-5分评分的方法,对条目中非常正性的回答赋值是5分,其余依次是4分,3分,2分,非常负性的回答赋值是1分。分值越高说明专业认同的总体水平越高,反之亦然。问卷中的无序变量有5个,采用频数和百分比进行描述。按照沈之菲的标准,每个条目的得分在1~2分认为是不认同、2~4分属于一般认同、4~5分为高度认同。所以,总分在25~50区间为不认同,在50~100分区间为一般认同水平,在100~125 分区间为高度认同。

(3)大学生学习适应量表。采用冯廷勇等编制的大学生学习适应量表,此量表是在参考借鉴了国内外学者所编制的大学生学习适应性问卷的基础上编制的,效度为 0.85,信度为 0.87。量表包含 29个项目,共 5个维度,分别为学习动机、学习能力、教学模式、学习态度和环境因素。采用 Likert-5 评分:完全不符合计 1 分,较不符合计 2 分,不确定计 3 分,较符合计 4 分,完全符合计 5 分,反向题项目反向计分。维度上和总量上分数越高说明学习适应性越好,目前全国常模还在制定中,只能用于相关或比较研究,不能作为筛选工具。

(4)职业自我效能感量表。使用郝玉芳编制的“护生职业自我效能问卷”,共27个条目,包括职业态度及信念、解决问题的能力、收集职业信息和职业规划能力、职业认知、职业价值、职业选择等6个维度。各条目均采用Likert5 点计分(1 为非常不符合,2 为不符合,3 为不确定,4 为符合,5 为非常符合),各维度得分等于该维度各条目得分的均值,得分越高,说明护生的职业自我效能越高。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0.841,重测信度为0.741。

3.统计分析。将收集的有效问卷数据输入 SPSS13.0 统计软件包中,采用描述统计、独立样本t检验、多组间单因素方差分析、相关分析进行统计分析。检验水准α=0.05。

(1)描述性统计分析。主要采用百分比、均数、标准差等描述护理专科生的基本情况、专业认同和学习适应性总分及各维度得分、职业自我效能感得分。

(2)单因素方差分析。不同因素如户口所在地、是否独生子女、选择专业原因、是否为班干部等对专业认同、学习适应性和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二、结果

1.社区护理岗位人才班学生基本情况 岗位班学生均为女性,平均年龄19.94±0.68岁,其他项目详见表1。

2.社区护理岗位人才班学生专业认同、学习适应性和职业自我效能(见表2)

3.不同基本情况的社区护理岗位人才班学生专业认同、学习适应性和自我效能感的比较分析

不同基本情况的社区护理岗位人才班学生中仅就读护理专业原因和兼职是否与专业相关对专业认同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因素对学习适应性和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均无统计学意义。

表1 社区护理岗位人才班学生基本情况

表2 社区护理岗位人才班学生专业认同、学习适应性和职业自我效能得分

表3 不同基本情况的社区护理岗位人才班学生专业认同、学习适应性和自我效能感的比较分析

三、讨论

1.社区护理岗位人才班学生多来自农村,家庭人均收入较低

近年来,社区护理已经成为护理专业发展的新方向,我校根据党和国家的教育与卫生工作方针,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护理人才,自2015年起开设社区护理岗位人才班,与本市3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订合作协议,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开设社区护理岗位课程模块,合作单位参与部分理论课程讲授和见习及实习带教;在第三、四学期实行分散实习,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加社区护理实践,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合作培养结束后,在实行双向选择的基础上,合作行业拥有优先留用优秀毕业生的权利。调查结果显示,主要来自农村地区(76%),多为非独生子女(74%),家庭人均月收入多在2000元以下(82%),说明选择社区护理岗位人才班的学生大多成长条件相对落后,有研究者发现,来自农村家庭的孩子往往对自己今后事业的发展和自身价值实现的标准不高,对于基层医疗机构工作的接受也相对容易[1]。

2.社区护理岗位人才班学生专业认同、学习适应性和自我效能感处于中等水平

护生专业认同指学生本人对护理工作的特点、规律等情况的认同状况,是自己对专业的期望、意志、认识、情感、技能、自我实现等情况的主观认知[2]。本次调查发现,我校社区护理岗位人才班学生专业认同的总分为 69.46±12.07,属于一般认同水平,与其他学校相比较低[1],说明护生专业认同度不高虽有一定的普遍性,但社区护理在各专业方向中起步较晚,且就业单位在一级医疗机构,不少学生认为该专业的发展不如其他方向有前途,专业认同度有待进一步提高。同时就读护理专业的原因和兼职是否与专业相关对专业认同有影响,其结果提示,家长支持和社会原因对专业认同的影响更大,另外兼职与专业不相关的学生专业认同感更强,有研究者发现,护生进入大二以后,随着对护理专业知识、技能的进一步了解,和见习或实习阶段的亲身感受,兼职与专业相关度越高,感受到理想和现实的冲突越强烈,落差感和失望感越强,专业认同感就越低[3]。

学习适应性是指学生根据环境及学习的需要,努力调整自我,以达到与学习环境平衡的心理与行为过程[4]。调查结果显示,我校社区护理岗位人才班学生的学习适应性总分为82.16±8.24,属于中等水平,与本科院校相比等分较低,这可能是因为高职院校的学生大多数在入学前的成绩不是很理想,极易产生消极的学习态度,进而导致学习适应性不强,因此需对这部分护生加强专业思想教育、提高学习适应性,当护生对所学专业前景出现困惑、迷茫时要及时给予思想指导[5]。

职业自我效能感是护生对于职业相关行为、教育和职业选择,以及对其选择的履行和坚持性信念,对于树立职业信念,完善职业态度、提高工作效率具有重要意义[6]。调查结果显示,我校社区护理岗位人才班学生的职业自我效能感总分为92.40±10.99,处于中等水平,与李思、郝玉芳[7-8]等人的研究结果一致,说明护生职业自我效能感一般具有一定的普遍性。高职护生基础知识较为薄弱,且专业学习时间短,学习负担较重。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提高该群体的职业自我效能感,帮助其坚定职业态度,增强职业自信心[6]。

猜你喜欢
适应性效能量表
谷子引种适应性鉴定与筛选初报
迁移探究 发挥效能
同时多层扩散成像对胰腺病变的诊断效能
充分激发“以工代赈”的最大效能
今日农业(2020年22期)2020-12-14 16:45:58
健全现代金融体系的适应性之“点论”
中国外汇(2019年23期)2019-05-25 07:06:20
大型飞机A380-800在既有跑道起降的适应性研究
三种抑郁量表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分析
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的编制
心理学探新(2015年4期)2015-12-10 12:54:02
唐代前后期交通运输效能对比分析
当代经济(2015年4期)2015-04-16 05:57:04
中学生智能手机依赖量表的初步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