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有效路径研究

2018-07-16 11:28李敏
读天下 2018年5期
关键词:专业化成长中职教师有效路径

摘 要:中职教师专业化是学校和教师共同努力的结果。学校要搭好教师专业化成长的“舞台”,帮助教师定好发展方向,明确自我发展目标;建立教师成长激励机制,做好各级各类培训工作。教师要努力走好专业成长之路,要通过公开课历练,读书积淀,教研活动中提升,在反思中不断进步,树立“名师”志向。

关键词:中职;中职教师;专业化成长;有效路径

教师专业化是21世纪教师成长的必然趋势,是时代发展赋予教师的特殊使命,也是教师自身发展所必须具备的条件。要成长为一名优秀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这需要经过长时间的系统培养与培训,自己不断地学习、积淀,才有可能达成目标。为此,既需要一个坚实、广阔的好“舞台”,也需要具备较高实力的好“唱将”,学校与教师自己都需要全情投入,才能更好地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一、 学校要提供良好环境,为教师专业化成长提供各种条件

外部环境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事情的成长与发展。学校是教师生存和工作的地方,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主要外部环境。学校要积极创设良好的外部环境,为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提供条件。

(一) 做好整体规划

学校要结合自身发展目标和发展方向,对学校教师专业发展做整体规划,为每位教师制订出符合学校整体发展目标的个人发展计划,明确每位教师的工作目标,并及时进行监督和督促。

(二) 要积极组织开展校本研究

作为中职学校,可以通过开展校本研究,使教师专业发展与学校发展目标一致,完成学校和教师制定的专业发展目标,形成全校教师积极学习发展的氛围。学校领导要让每一位教师深入了解学校发展规划,让教师参与学校发展方案的制定。这样更有助于增强教师的主人翁意识,增强教师实现自身专业化成长的动力。形成“教师以所任职的学校为荣、学校以所拥有的教师而自豪”的双赢局面。不仅有利于教师专业化成长,也有利于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建立属于自己的学术文化。

(三) 加强教师团队互助互评互学机制

在教师团体中形成一种互相学习的学风,是提高教师团队教学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有研究认为,“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不仅需要教师处于开放系统中,而且需要教师处于‘远离平衡态,无时无刻不和外界保持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才能实现。因此,教师的专业化成长需要教师走出自己、走向外界,从教育同伴那里和更广阔的成长空间‘习得更多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学校要定期组织职教教师开展观摩课、公开课,为教师间互助交流提供平台。教师通过听同事讲课可以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同时也能意识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通过评课大家可以及时修正自己的不足,明确未来教育教学上应该努力的方向,同时也达到了“头脑风暴”的效果,既集思广益,又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另外,学校要加强和进一步发挥传帮带的作用,让新教师跟着“师傅”不仅学到显性的知识,还能学习到一定的隐性知识,有助于缩短新教师成长为专家教师的时间。由于职业教育教师的特殊性,还应该让教师定期到企业向高级工程师或有高级技能的师傅学习,提高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并及时掌握企业行业最新技术、最新工艺、最新操作技术方法,及时了解产业发展趋势,熟悉行业动态,有利于教师提升理念,拓宽

视野,使自己真正成为联系产业、行业、企业以及学校、学生的纽带,促进教师在不断的智慧交流中获得更快地专业化成长。

二、 中职教师要坚定职业信念,提高专业化发展意识,为专业化成长提供深层动力

(一) 公开课历练

教师的成长离不开课堂教学的历练,全国特级教师窦桂梅在《绽放,在公开课的舞台上》一文中提到:“教师上公开课,就像家中来客必定要洒扫庭院、准备盛宴一样,其中有准备的紧张,更有展示的兴奋。这就像过日子如果没有客人,可能终年粗茶淡饭、散淡随意,正是那经常光顾的客人,使得我的‘家政技艺一日千里。”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积极上好公开课,广开庭院之门,在听课、评课中交流与反思,正视教学实践中的不完美与出现的问题,思考、研究、讨论解决这样的问题,我们就会在教学中打开促使课堂有效、高效的门窗,从而使自己的思维更开阔,教学能力迅速提升。尤其是青年教师,在公开课的准备、打磨过程中,如果能化压力为动力,在对比中不断总结、反思,在交流中不断优化、调整教学设计,我想,最后的成功是可以预期的。而磨课过程更是教师教学理念与构想、教学组织与实施的思维碰撞,能极大地开阔教学思路,让所有参与者都有所收获、有所成长。

(二) 读书积淀

读书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重要方式和生命状态,有效的阅读除了能使内心沉静外,还能帮助我们明晰很多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疑点、盲点。从实践效果来看,团队阅读、交流的效果会比教师个人单独阅读的收效更好。我校教师除了每年2本必读书目外,还有部分老师和我一样参加了学校工会的兴趣小组——致远读书社。再用这种观点、立场与方法来反思,最后在反思中改善行动,这对每个人的专业成长都是积极而深远的。

(三) 教育活动提升

教研活動作为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一种重要方式,已经融进了教师的生活,成为学校教学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教研能促进教师彼此互相学习,转变教学行为、改变教学理念。只要我们更新教研观念,转变教研思路,创新教研活动形式与内容,将正式教研活动与非正式教研活动相结合、个体研究与集体协作相结合,把教研活动与教师专业化成长紧密结合起来,静下心来做研究,就一定能有效地提高教研效果,与其他老师共同提高。

教师专业化成长并不是一个短期的、立竿见影的过程,而是一个长期的、终身学习的过程;不是一个独立的发展过程,而是一个多种因素相互影响、制约的过程。相信,教师在个人的努力下,再加上学校、政府、团体的引领和帮助,一定会结合自己的实际选择合适的专业化成长路径,在职教这条路上越走越宽,获得职业成就感和幸福感。

参考文献:

[1]邓宁.中职学校教师专业发展探讨[J].中等职业教育,2010(10).

[2]刘娜.论职业学校教师发展的必要性[J].职业与教育,2010(4).

[3]佛朝晖.四招破解中职教师专业成长难题[J].职业教育研究,2012(3).

[4]寇佩爱.关于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4(4).

作者简介:

李敏,安徽省安庆市,安庆工业学校。

猜你喜欢
专业化成长中职教师有效路径
促进幼儿园男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实践探索
基于SWOT分析的大学生责任伦理教育实证研究
试论中职教师信息化教学创新的研究
“互联网+”环境下中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研究
中美中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策略比较研究
财经类高职院校“课证融合”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有效路径探析
立足小片区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关于制约幼师专业化成长的因素及改善措施
浅析我国生态旅游管理的现状及其路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