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策略

2018-07-16 11:28蒲国忠
读天下 2018年5期
关键词:数学教学高中数学

摘 要:数学思维能力的核心是逻辑思维能力,高中数学教学的目的并不是单纯地为了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而是重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这种能力包括对信息的分析,对图形、数据的处理能力等等,这些能力不仅用于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是对学生个人素质的培养。本文首先阐明了逻辑思维能力的定义以及其所包含的内容,并从教学的角度说明了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性,然后从教学经验出发,得到了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形成的策略,最后提出了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高中数学;数学教学;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一、 逻辑思维能力的相关理论

(一) 逻辑思维及其特征

理性思维是思维的一个方面,思维的准确定义是人脑的意识,是人对实物的反映,包括理性思维和感性思维相对立的两个方面,理性思维的概念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明确的解释,是人从理智上对自身行为的一种控制能力,或是大脑的推理和判断的活动,从所属范畴看,理性思维与逻辑思维具有一致性,即逻辑思维可以理解为理性思维。逻辑思维有几个公认的特点,包括:明确的定义、批判的思考、严谨的形式,这些共同构成了逻辑性的思维。

(二) 逻辑思维能力的作用

在认识新事物方面,我们对于一个新事物的理解与认识均是基于逻辑思维构建出来的,认识的整个过程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包括:认识框架的形成、认证整体内部的构建、认识完成后对自己认识的描述,而这三个阶段都需要逻辑性思维作为支撑,可见逻辑性思维培养的重要性。在数学学习方面,高中的数学知识与初中时期以及未来的大学时期的课程有着根本性的区别,它逻辑严谨、概括抽象,设置这门课程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也只有具备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才能真正地掌握高中阶段的数学知识。

二、 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形成的策略

从高中数学教学的目的出发进行分析,教学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所以教学重在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引导,以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为出发点进行思路方面的启发。而采用何种方法才能达到这种指导性的效果是众多在职教师以及专业统计分析人员所关注的焦点,下文列举了被广泛认可的在数学教学中有利于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形成的几个策略。

(一) 构建良好的教学氛围

在学生的意识中,学习是知识从无到有的过程,良好的学习氛围能够让学生更快更好地接受这些知识。在知识的导入阶段,教师不采用照课本平铺直叙讲述的方法,而是循循善诱,从已知引出未知,有效运用直观教学,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在知识的应用阶段,教师对作业的批改与讲解,不宜采用直接打叉然后灌输正确的解题方法,而应多鼓励学生与学生进行进一步思路上的沟通,鼓励学生去思考、探索,从不同学生的作业中发现共性的问题,然后从这个错误的角度出发,引发学生对于一类问题的思考,不仅使学生认识到自己解法的不严密性,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认识到自身思考问题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培养其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增强其逻辑思维能力。

(二) 增强学生对知识的“好奇心”

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种理论应用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方面,表现为引发学生对于未知知识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特定的知识点提出几个小问题,这些问题具有一定的技巧性,首先难度系数不应太高,大概是稍加思考就能得到结果的程度,重在激发学生自己进行思考,其次隐藏恰当的节点,这个节点往往与学生容易忽略的某个方面紧密相连,在学生思考到大方向但无法明确时,教师及时的对其进行点拨和启发。

三、 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具体方法

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分析学生逻辑思维形成的过程是观察发现、归纳概括、演算推理等一系列过程反复多次重复进行的结果,这些能力与数学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能力相一致,所以说,学习高中数学知识有助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形成。

(一) 课堂教学的创新

在传统的教学中,对于知识点平铺直叙的讲解被称为“填鸭式”教学,这种教学方法不易引发学生對于知识的兴趣和探索的心理,教育结构也仅仅停留在知识点上,而未能实现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教学目的。可以根据上文所述的提几个相关的小问题进行知识点引入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重在引发学生的思考并找到恰当的时机进行思路的点拨。

(二) 知识体系的构建

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重在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而思考的结果不仅仅由思维能力决定,基础知识的掌握也是探求未知的关键,高中数学知识较为抽象且知识点纷杂,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掌握这些知识,教师可以帮助其进行融会贯通,由点到线,再由线到面,让学生有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既学习了知识也为思考提供了一个框架。

(三) 加强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的训练

理解与记忆数学基础知识、掌握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是学好数学的前提,也是学生学习其他知识所必备的基础,加强“双基”训练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从内心去体验和理解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只有掌握了必备的基础知识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学生才能运用这些知识和能力进行数学建模活动、思考并解决问题,这对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

四、 小结

高中数学的教学本质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个人素质水平,同时逻辑思维能力的养成也会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事半功倍,学习热情也会因此有所提高,掌握知识和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是一个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实现这个良性循环的关键在于教师的授课方式,教师应采用创新性、科学的教学模式,结合先进的辅助教学设备,引发同学的思考的同时配以适当的点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当然,教学的方法无法一概而论,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也无法一蹴而就,还需要老师与学生进行沟通,寻找更多有利于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方法。

参考文献:

[1]陈华伟.高中数学促进学生理性思维形成与发展的教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

[2]林鹏.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J].考试周刊,2012(82):69.

[3]李科成.浅谈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J].读写算:教师版,2016(47):43.

作者简介:

蒲国忠,四川省广元市,四川省青川县第一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数学教学高中数学
数学教学中引发创造性思维的技能探究
例谈数学教学中辩证唯物主义的渗透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情景—问题”教学模式研究
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研究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