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2018-07-16 11:35张荣华武家浩
考试周刊 2018年61期
关键词:运用策略思维导图小学语文

张荣华 武家浩

摘 要: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学都重视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也是如此。基于这样的教学目标,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着突出的应用价值,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之间的逻辑联系。同时在各个环节中做好串联工作,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本文主要从当前的实际教学情况出发,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从多方面论述,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语文;运用策略

在过去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对于学生语文思维的培养不够重视,导致学生学习起来会感觉知识比较零碎,学习效果不够显著。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巧妙地运用思维导图,让整个教学体系更加系统科学,在提升教学效果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的综合能力。那么我将针对小学语文教学,浅谈思维导图的有效应用策略。

一、 明确学生具体的学习任务

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往往都比较弱,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引导。而教师过于主导学生的学习过程,又会限制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教师则可以通过思维导图来明确学生具体的学习任务,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就以《黄山奇石》的教学为例,为了引导学生更全面地理解文章,教师可以用思维导图将学生的学习任务明确标注出来,引導学生按照思维导图逐步完成任务。比如,教师可以将学生第一个学习任务标注为熟悉生字词,顺利读通文章。接着,则将第二个学习任务标注为对文章的内容和结构进行分层,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最后,则将第三个学习任务标注为对标题中“奇”的理解。从而利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按照步骤阅读文章,既提升了个人的学习能力,也帮助学生收获良好的学习效果。通过这样的方式,运用思维导图明确学生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得到更多的锻炼,充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 深入分析具有价值的阅读文本

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并不只是单一地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而是引导学生进入文章中的情境,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同时让学生从文章中收获启发。运用思维导图,能够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具有价值的阅读文本。就以《丑小鸭》的教学为例,引导学生学习这篇童话故事,并不是简单地了解丑小鸭的身世经历,而更需要学生从丑小鸭的经历中得到启发,收获重要的人生哲理。于是,教师要根据童话故事的内容,引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深入分析故事情节。首先,学生能够大致阅读整篇童话故事,了解故事情节,从而知道丑小鸭经历了什么,并且要求学生运用思维导图将故事情节记录下来。接下来,则要求学生运用思维导图的文章进行分析,让学生能够从思维角度出发逐步分析故事的一字一句,从而让学生用直观的角度来了解丑小鸭的经历,更好地读懂童话故事所表达的深刻含义。最终,学生能够理解是金子总会发光的道理,也能够知道内在美比外在美更加重要。通过这样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文本,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加强对文章的理解。

三、 引导学生构建系统的知识结构

如何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一直是教师在探讨的一个问题。运用思维导图,能够让这些知识借助逻辑联系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从而实现整体性的把握。那么教师在小学语文复习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构建系统的知识结构。就以说明文的教学为例,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说明文,主要让学生了解重要的说明方式。然而这些说明方式是比较繁杂的,学生必须要将具体的说明方式与文章内容结合起来,才能实现有效记忆。对此,教师在完成文章教学之后,能够为学生预留一定的时间,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利用思维导图来构建系统的知识结构。在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对文章进行再次分析,将所有的说明文的说明方式用知识模块呈现出来,再将文章的具体内容标注在知识模块一旁。随后,则利用简单的符号,将这些知识逻辑联系表达出来,提升学生的理解与记忆效果。通过这样的方式,引导学生构建系统的知识结构,进一步提升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四、 在写作教学中引导学生建立文章框架

写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很多学生写出来的文章结构十分零散,中心思想表达不够明确。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教师在写作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来构建文章框架。就以写景类文章的教学为例,为了更全面地描绘景色,很多学生会描绘景色的不同方面。但是在实际写作中,学生没有掌握描绘景色的技巧,东一下西一下,使得文章内容十分零散,景色表达也不够形象。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利用思维导图在写作之前构建文章框架,利用框架将描绘景色多个方面呈现出来。从而在写作过程中,根据框架将景色的多个方面进行细致描写。同时在建立框架的过程中,能够结合文章内容进行简单修饰,将特殊的备注记录在一旁。从而在写作过程中突出重点,使内容更加充实,中心表达更加明确。通过这样的方式,在写作教学中引导学生建立框架,写出的文章内容更加充实,结构更加严谨,情感表达更加丰沛。

五、 结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解决了传统教学模式中的教学问题,为革新小学语文教学模式创造了条件,也从根本上提升了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那么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教师深入思维导图的研究,掌握科学的运用策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运用方式,从而让所以导图更好地服务于小学语文教学,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与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于书华.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33).

[2]朱静.激励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

[3]高斯涛,陈容.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研究综述[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7,16(11):83-86.

作者简介:张荣华,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武店镇搬井小学;

武家浩,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西泉镇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运用策略思维导图小学语文
“合理情绪疗法”在引导学生交往行为中的运用
运用法治思维做好秘书工作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概念课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软件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