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娜 冯焰
摘要:长期以来,流行音乐冲击中学生音乐教育,是一个值得时刻关注的教育现象,也是值得探索的音乐教育课题。有些音乐教师在教学内容上,注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忽视艺术感受;在教学方法上,重视专业学科教学的规律,而忽视中小学学生兴趣爱好的培养及审美认知的规律。假如学校音乐教育把流行音乐拒之门外,则有如掩耳盗铃。可是有些流行音乐又不适合学生学习,会对他们产生消极的影响。
关键词:流行音乐;音乐教学;兴趣爱好
面对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这一现象,我们音乐教师往往会觉得很尴尬,演唱课本上的歌曲时,学生说不好听,听不懂;找一些适合学生的,学生又说过时了,不流行了;甚至还津津有味地哼唱一些低劣的流行歌曲,他们更是乐在其中!那么什么样的歌曲适合学生来学习?流行音乐究竟能否走进课堂?如何处理音乐教学中的雅与俗的关系?这些都是摆在我们音乐教师面前的难题。我个人认为:
一、 正确看待,适时平衡
普通音乐教育内容的全方位性,为全世界许多国家所重视。在全球文化多元化的今天,我们不可能回避这一课题。我们音乐教育的内容,无疑应包含中外古典音乐、传统音乐、现代音乐、古今中外等一切优秀音乐文化成果,任何一种音乐形式都有其独特之处。
流行音乐作为一种音乐形式,具有它自身的特点:语言生活化、节奏明快、贴近生活、易于接受,虽然没有高雅音乐生命力强,但并不能因为它是流行的,就将其贬得一文不值,一味排斥;与之相反把高雅音乐捧上天,在课堂上绝对禁止流行音乐,这样做也是不现实的。音乐也要提倡百花齐放,不拘一格。而对选择的流行音乐进行分析和精心挑选,并在整个教材中只占适当的比例。
二、 循循善诱,正确引导
正确认识青少年的心理和生理特征,是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流行音乐的前提。而流行音樂绝大部分涉及情感生活,比较符合青少年期间肤浅的爱情观,所以他们对流行音乐情有独钟;与之相反,课本上节选的歌曲和欣赏曲目就显得枯燥、乏味,缺少情趣。作为中学音乐教师,不是一味地去制止,而是教会他们如何有选择地去唱,只要是向上的、优秀的,同样可以带到音乐课堂里,如一些励志歌曲《蜗牛》《隐形的翅膀》《真心英雄》《朋友》;如海外游子思念祖国、渴望回到祖国的歌曲《东方之珠》《七子之歌》《我的中国心》;还有一些歌颂祖国、渴望和平的歌曲《中国人》《有一个名字叫中国》《让世界充满爱》等。由此可见,对于广大音乐教师而言,首先自己要正确认识流行音乐,然后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如何正确对待流行音乐。
三、 淡化自我,确立主体
我们很多老师喜欢以自己的好恶来确定课堂教学的内容,也不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自己喜欢民歌,便让学生都喜欢彭丽媛、宋祖英,自己喜欢二胡,就不厌其烦地让学生听《二泉映月》《良宵》等等。事实上,我们应该利用流行音乐节奏感强、通俗、易懂、易唱的特点,将学生喜爱的民歌改变伴奏形式、变换演唱形式。例如,模仿斯琴格日勒用摇滚的形式演唱《山歌好比春江水》,新疆民歌《青春舞曲》,使活泼风趣的民歌更富有舞蹈性,同时体验到了流行音乐带来的刺激。因此,应该淡化自我,了解学生思想,走进学生心里,了解他们所想,有选择地进行音乐教学。
四、 提高审美,拓宽视野
音乐老师不能老是在自己过去所学的范畴中自以为是的散步,拒绝一些现代的东西,我们应该知道,在现实生活中,也有昙花一现的音乐艺术,而流行音乐中也有经典之作。如《爱拼才会赢》,让学生懂得后天的努力打拼才能换来幸福,一时落魄并不可怕,重要的是做事不要失掉信心。零点乐队的《相信自己》更是培养学生自信心的一首好歌曲。刘欢的一首《从头再来》让学生理解了下岗父母的辛酸,然而为了他们的今后却是那样坚强地生活着;再如脍炙人口的《祝你平安》《朋友别哭》等等,一样能潜移默化地陶冶情操且毫无说教的味道。我个人认为最主要的还是要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开阔他们的音乐视野,这样才能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自己懂得如何区分优劣,去糟粕、取其精华,从优秀的音乐中吸取养分、陶冶情操。
五、 精心挖掘,提高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揭示作品中丰富的内容和艺术形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本教学内容能让学生接受并喜欢。比如,曲目《梁山伯与祝英台》,它来源于美丽的民间传说“梁祝”的爱情故事,教师在给学生欣赏之前,可以先请学生讲述故事、创设欣赏情境,通过“化蝶”舞蹈的观看,再结合女子十二乐坊器乐演奏音乐的视频,她们独具一格的表演形式,在古典中融入拉丁、爵士和摇滚的流行乐队姿态,以优美的音乐旋律、性感着装站立表演,激情四溢的奔放演出替代了正襟危坐、含蓄内敛的传统民乐演奏。引导学生从不同感官上体会音乐的旋律之美、情感之美。久而久之,学生对课本上的歌曲会渐渐喜欢,并会主动去了解和接受它们。
六、 参与实践,活跃气氛
许多音乐课如同数学课一样有规范、严谨的教案,理性有余,情感不足,原本很能感染人,使人愉悦的音乐,由于教学内容和方法不当而变得枯燥无味,孩子们在其中找不到乐趣,不能进入音乐,热爱音乐。且我们的教材和课堂教学方式太沉闷、太呆板。这些都导致了许多学生对音乐开始失去了兴趣,甚至有的孩子一生恨音乐。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反思。
值得庆幸的是,新课标为我们在音乐教育观念、内容、方法、手段和评价体系等方面提供了大量的适应素质教育发展要求的建议和指导。让我们以新课标为指导,结合学生实际,深化音乐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体现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使学习内容生动有趣,丰富多彩,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为学生终生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基础,开创音乐教育教学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郑晓玲.流行音乐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当代教研论丛,2017(08):122.
[2]张静.流行音乐对初中音乐教育的影响及策略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7.
作者简介:
张娜,冯焰,湖北省荆门市,荆门市屈家岭管理区第一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