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瑾 林园
摘 要:本文讨论了通过数学课堂引入教学活动、运用新媒体方式开展活动、利用社团进行课下活动等三种方法,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参与度,提升学生的积极性。开展多种多样的数学活动,创新数学教学模式,可以对常规课堂教学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数学活动;课堂教学;高职院校
众所周知,高职院校的学生一般来说数学基础不太好,对于数学课程的兴趣不高而且存在畏难情绪。在高等数学的课堂上,不少学生会比较沉闷,注意力不集中,使得教学效果大打折扣。那么如何能够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提升学生对于数学的兴趣和上课积极性,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经过笔者的多年实践,在课堂上引入一些数学活动,或者在课下通过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开展一些数学活动,不仅可以提升学生对于数学的兴趣,对于数学课堂教学也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
一、课堂引入数学活动
在高等数学的课堂上,可以适当地引入教学活动,尤其是探究性和动手性活动。在课前引入的时候,教师先提出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然后让每组派出一个代表进行讲解和分析。例如,在讲解导数的定义前,可以通过变速直线运动瞬时速度或者曲线切线斜率的例子,让学生分组讨论这两个问题,运用已学的知识研究求解。这样不仅可以让所有学生都参与进来,也可以加深他们对导数定义的理解。
在数学课堂上引入多种活动,可以将理论知识更生动形象地教给学生,给学生更多自己动手的机会,不仅仅是被动地听讲,更是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从“学数学”到“做数学”,能够更深地理解知识,更深地体会学习的乐趣。
二、运用新媒体开展活动
教师除了在课堂上引入多种多样的教学活动,还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手段开展活动。利用新媒体开展活动,可以抓住大学生喜欢用手机和电脑的习惯,充分利用微课、网络课程、公众号、朋友圈、微信群、QQ群等媒介随时随地进行数学活动和教学。如教师可将一个个知识点做成微课,上传至网络课程,让学生课前进行学习,在课堂上让学生相互討论,这样的翻转课堂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学生也可以课下登录网络课程进行复习、巩固,在网络上提出问题,让教师答疑、回复。还可以将课程中的实例、理论、小活动、小游戏等分享至公众号、微信和QQ群,方便学生在网络上学习、交流和讨论。通过新媒体,数学的教学不再局限于课堂,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学习,教师也可以及时掌握学生学习的状态和情况。更重要的是,通过新媒体可以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寓教于乐,更好地促进和补充课堂教学。
三、课下利用社团进行活动
在课下还可以利用数学社团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可以利用数学建模社团开展竞赛类、调研类等学生喜欢的活动。数学建模是运用数学或其他学科知识,建立数学模型,从而解决实际问题。在学生数学建模活动中,很多问题都和学生的校园生活有关,如宿舍电梯的优化设置、饭堂的排队时间、如何更公平地评选奖学金等。所以数学建模活动相对于一般的数学课程,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不拘泥于普通数学的学习,而是走出去,进行问卷调查、实地调研、团队合作、分析建模等活动。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修养和水平,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也有很大的好处。很多学生反馈,通过参加数学建模比赛,不仅学会了更多有用的数学知识,也锻炼了团队合作、逻辑分析、查阅文献和写作等能力。而在高等数学的课堂教学中,参加过数学建模社团或是比赛的学生,他们的数学知识面、应用及解题能力,都超过了其他学生,在课堂中和教师的互动也较为积极,成绩相对较好。
本文讨论了如何通过课堂教学活动、新媒体和社团活动三种方式来促进数学课堂教学。只有改变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课堂模式,选择更多更好的活动方式,创新数学教学方法,才能够使学生愿意学习数学、学好数学、会用数学。
参考文献:
[1]方晓华.高等数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
[2]高瑾,林园.浅谈计算机技术在数学建模中的重要应用[J].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4(3):54-57.
[3]林园,高瑾.高职院校数学课程现状分析及相关思考[J].新校园,2016(9):111.
[4]张玉成.高职院校(工科类)数学课程的教学实践与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6(35):96-97.
注: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第六批教育教学研究课题(课题编号:2016jgqn01);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2017年度校级科研培育项目(项目编号:QN201703);深圳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课题(课题编号:ybzz17016)。
作者简介:高瑾(1985— ),女,河南人,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