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方法策略,提高解题能力

2018-07-14 10:22蔡荣英
新课程·中旬 2018年4期
关键词:分析问题解题能力方法策略

蔡荣英

摘 要:提高学生解题能力可以从复读题目、还原生活、表象积累和变换表述等方法来帮助学生正确理解题意,同时可以通过画图、列表、逆推、假设、简化等策略来帮助学生分析数量关系。

关键词:方法策略;理解题意;分析问题;解题能力

解决问题不仅停留在会解决某一类型的问题,而应该是通过解决问题得到解题的经历以及由此形成的相应技巧、方法、经验,从而掌握一定解决问题的能力。我认为可以从两方面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正确理解题意

小学生解决问题有困难往往是由于不理解题意,从而不能分析问题的数量关系,找出解决问题的关键。可以从下面几个方法来培养学生:

(一)复读题目方法

复读题目,培养学生反复、仔细、边读边想的读题习惯,学会抓住题目的关键字眼,使学生对问题理解更深一层。例如,在教学红花有8朵,黄花比红花多3朵,黄花有多少朵?这类型的题目时,我让学生复读题目,抓住题目的关键字眼:黃花比红花多3朵,找出黄花多红花少的关键,从而顺利地解决问题。

(二)还原生活方法

有时结合题目的特点,还原其生活的模式,让学生从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教学烙饼问题:一个锅每次能烙两张饼,烙每张饼需要烙两面,每面2分钟,烙3张需要多少分钟?可以让学生用圆形代替面饼进行实际操作,从而解决问题,然后再引导学生思考烙4张、5张……各需要多少分钟?通过还原生活模式和学生动手操作,学生掌握解题方法。

(三)表象积累方法

通过多方位、多种形式、多种感官参与感知,运用实物、模型、图片、操作等途径,在学生头脑中建立正确而丰富的相关表象。

(四)变换表述方法

通过变换表述形式帮助学生理解,如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对话、讨论,学生表演,让学生切实地理解题目。例如教学路程问题中相遇问题时,通过让两名学生表演,从而让学生理解到路程=两人速度和×相遇时间。

二、学会分析问题

巧用方法策略对于解决问题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通过方法策略的选择和训练,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从下面几方面来培养学生:

(一)利用画图策略

画图是解决问题的一种重要策略,让学生在纸上涂一涂、画一画,可以拓展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把一些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1.示意图

如在教学有关周长和面积的题目:长方形的绿地的面积是200平方米,宽是8米,长不变,宽增加到24米,扩大后的绿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引导学生画形象示意图整理相关的信息,借助所画的示意图分析数量关系,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2.线段图

例如在教学归总问题:买6元一个的碗,正好可以买6个。用这些钱买9元一个的碗,可以买几个?先让学生尝试画图表示,让学生体会到用形象示意图不能很好表示这类题目的关键:总量不变,再引导学生画线段图,使学生掌握这类问题的关键:总量不变,同时也掌握了画线段图的方法。

3.树图

例如在教学搭配时,两件上衣、三件下装进行搭配,最多有多少种搭配方法,可以利用树图使搭配方法一目了然,并发现规律,每多一件上装,搭配方法就增加三种。

4.集合图

例如在教学集合时,参加跳绳有9人,参加踢毽有8人,既参加跳绳又参加踢毽有3人,参加这两项比赛一共有多少人?教学这类型的题目,应利用韦恩集合图,让学生直观看到重合的部分应去掉。

(二)利用列表策略

列表策略指的是我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当中,可以根据信息将所有可能的结果用表格的形式列举出来,然后根据条件进行筛选。

(三)用逆推策略

逆推就是说从问题的结果一步一步地反面去思考。在解决某一个问题的过程当中,当你从正面进行思考遇到了阻碍,碰到困难的时候,可以换个思路从相反的方向。在解决问题时我常常引导学生从问题入手,思考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知道什么条件,可以怎样求?一步一步地往前推。

(四)用假设策略

假设的策略就是你不知道该从哪里开始的时候,可以先进行假设,并且把假设的结果,放到问题中去进行验证和调整,经历了“假设—验证—调整……”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例如,四年级下册中一道例题:我们一共有32人去租船,每条大船限坐6人,每条小船限坐4人,每条大船30元,每条小船24元,怎样租船最省钱?学生一开始无从入手,我让学生先计算租大船和小船每人各需要多少钱,得出租大船便宜,因此假设全租大船,剩下2人租小船,这样需要5条大船和1条小船,但这样会空两个座位,接着,由“如果不空座位,会不会更省钱?”引出进一步探索,调整租船方案得出租4条大船和2条小船正好坐满,最后从两种方案租金进行比较,从而得出正确答案。

(五)利用简化策略

简化就是把复杂的问题先转化为简单的例子来探索,从简单的事例中发现规律,再用找到的规律来解决原来复杂的问题。例如,教学四年下册的数学广角时,利用主题图古代的数学趣题,先让学生通过估计想一想鸡兔各有多少只,经过简单猜测和数据调整,学生仍然不能得到正确结果,这时可以提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例如“为什么猜不准呢?”“数大了不好猜,我们应该怎么办?”这样处理可使学生充分体会到简单问题入手的必要性,经历先用简单问题寻求解题策略后再将其应用到解决比较复杂的问题的过程,从而使学生初步感受化繁为简的思想。

参考文献:

[1]王辅湘.我国小学数学教材改革的现状与趋势[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1999(1).

[2]刘意竹.关于小学数学教材改革研究的回顾与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1999(1).

编辑 张珍珍

猜你喜欢
分析问题解题能力方法策略
试论在拖动电路安装实训中提高学生识图能力的方法
浅析钳工锉配技能竞赛训练的方法
浅谈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
数学史与初中数学教学整合的策略研究
浅谈“数学‘问题解决’有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