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志雄
摘 要:问题意识是指在人们的认识活动中,经常遇到一些难以解决或疑惑的问题情境,从而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促使人们积极思维,不断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必须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因为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是数学的灵魂。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动力;有了问题,才会有主动探究学习的愿望;有了问题,才会有创新。
关键词:问题意识;敢问;想问;善问
问题是创造的起点。学生有了问题,才会有思考、探索、创新、发展。实施新课程标准,就要让学生学会问问题,学会思考。从某种意义上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虽然人有好问的天性,但主动积极的问题意识、善于提问的能力和勇于挑战权威的精神仍然要靠后天培养。因此,教师必须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积极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把学习知识的过程变成主动发现问题的过程,并在发现过程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下面就这一问题与同行探讨。
一、把握问的心理,做到问之有理
小学生思想活跃、求知欲旺盛,对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这就是问题意识的种子。然而,这颗种子能否萌芽,取决于是否有一个适宜的环境和氛围。在现实课堂教学中,许多学生还存在无疑可问,即使有疑也不敢问,或者根本就没有机会问。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教师没有真正转变教育观念,对问题意识的培养重视不够。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梯形的面积”时,有这样一个场景:生:(推导出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后)计算梯形的面积时,如果梯形的高正好是2,是不是就可以省略“×2÷2”?师:(武断地)即使是2,列式时也要写上,要按照公式把式子写完整。
在这里,教师可能怕学生有了这种想法而在列式时不遵循公式。其实完全可以对此问题给予充分的肯定和大力的表扬,“你的问题提得非常好,高是2,公式中又要除以2,当然在计算时就可以省略,不必再计算这一步,能够巧算则巧算。不过列式是否需要写上‘×2÷2呢?请同学们仔细想一想!”如果让学生通过思考和讨论明确列式中若没有“×2÷2”,算式的意义就会发生根本的变化,得到的结果将不是面积,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理解,提高其掌握水平,同時还可以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促进他们创新意识的形成。
由此我们认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必须树立新的学生观,尊重每一位学生,倡导“思维无禁区”,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提问;鼓励学生求新求异,正确对待学生的提问,要宽容学生的幼稚及胡思乱想。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自由地呼吸”,敢想、敢说、敢做,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对于这种敢问问题的精神要小心翼翼地加以保护。只有这样,才能为问题意识这颗种子的生长提供充足的阳光、水分、适宜的土壤,利于其生根、发芽、开花。
二、创设问的情境,做到问之有源
1.创设生活情境,使学生乐于提问
教师要加强课堂所教学知识与学生生活的联系,让学生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使问题真正成为学生主动学习和乐于探究的动力。如教学“24时计时法”一课,教师先播放中央电视台少儿节目预报,然后问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从节目时间表中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这时,学生们纷纷提出疑问:为什么会有15时、16时30分、20时?为什么我们在平时最大用到12时?为什么钟表上最大只有12时……学生的探求欲望油然而生。这样使学生保持旺盛的学习兴趣,对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能力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2.创设悬念情境,使学生乐于提问
教师要善于提供富有思考性的内容,增强教学内容的趣味性,留给学生提出问题的悬念。如在学习“有余数的除法时”,教师创设了一个传手帕的情境:让8个人围坐成一圈,边数数边传手帕,随便学生报哪个数,老师都能准确无误地说出手帕传到哪个小朋友的手中,小朋友感到很奇怪,背对着他们的老师怎么能准确知道手帕落在谁的手中?老师有什么好方法呢?像这样老师将学生未知的数学规律、法则、关系等前置应用,既展示数学知识非凡的魅力,又诱发学生产生问题,激起学生探究的热情。
3.创设矛盾情境,使学生乐于提问
教师在教学中应合理地设置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给学生造成一种心理上的困境,驱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思考,培养学生提问意识和能力。如教学“面积和面积单位”一课时,当学生已理解并掌握了1平方厘米的大小后,教师让学生用事先准备好的1平方厘米小纸片测量出自己课桌面和教室地面的面积。一时间,学生们纷纷举起小手,有的说:“老师,纸片那么小,教室地面怎么量呢?”也有的说:“面积还有更大的单位吗?”
三、教给问的方法,做到问之得法
1.从课题中提问
课题是教材重要的资源,同时也是许多问题的隐藏之处。教师可引导学生从课题中思考,提出问题。如教学“体积单位”一课,教师出示课题后让学生提问题,学生提出了以下问题:“什么是体积?”“体积单位有哪些?”“它与面积、长度单位有什么关系?”“比长度、面积单位还要大吗?”……这样既有助于培养学生探索和提出问题的勇气与能力,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又能通过问题解决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掌握,达到教学目的。
2.从关键词中提问
这里的字词,是指重要文字、关键词语和句子。教师引导学生从题目的重要文字、关键词语提出问题并解决这些问题。
如一只直圆柱水桶,底面直径2.8分米,高3分米,做这只小桶至少要用多少铁皮?至多能装多少水?(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学生通过阅读提出疑问:为什么前一个问题中要加上“至少”后一个问题要加上“至多”两个字?是否可以省掉?这时,老师即兴反问:你计算后,把计算结果放到题目中突出这两词再仔细读一读,看看可以省略这两个词吗?
①底面积:3.14×(2.8÷2)2=6.1544(dm2)
侧面积:3.14×2.8×3=26.376(dm2)
需要铁皮:6.1544+26.376=32.5304(dm2)
②容积:6.1544×3=18.4632(dm3)=18.4632(升)
围绕上面一系列问题,同学们终于发现:所需铁皮32.5304平方分米,取近似值32.5平方分米的话,少一点点铁皮不能做成这只水桶;容积18.4632升,取近似值约可装水18.5升的话,则这只水桶会装不了,水会溢出来。所以遇到实际问题时,应灵活处理,前者要用“进一法”,至少需用铁皮32.6平方分米,后者要用“去尾法”最多能装水约18.4升。在这个问题中通过至少和至多这两个关键词引导学生提问质疑,并让他们围绕关键词自己释疑。
3.从错误中提问
在课堂上,学生答题和解题常出现错误,教师可以打破常规,利用错误引导学生提问题。如在下面的括号内填写合适的单位名称:一台电冰箱高18( ),一张床长2( ),一支铅笔长20( )。一位学生把一台冰箱的高度写成18米。我没有直接评价学生答案的对错,而是这样引导学生:“看了这位学生所写的单位名称,你有什么问题?”学生的问题马上来了:“教室门的高度大约是2米,把冰箱与教室门比较,如果把冰糕放到最上面一层,拿冰糕是不是还得请消防队员带云梯来帮忙呢?”听了这位同学的反问,只见刚才那位同学红着脸,非常自然地改成18分米了。这样的提问既能使学生在纠错的同时,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又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的意识。
4.从反思中提问
引导学生课后反思提问质疑,有助于学生总结学习经验教训,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如教学“圆的认识”一课,教师让学生结合全课小结自我反思提问质疑:“我们习惯上说半径是直径的一半,直径是半径的2倍,这种说法错在哪里呢?”“对今天这节课的学习,还要提醒自己和大家注意什么问題呢?”这样让学生反思提问,可以引起学生共鸣,避免犯错误,提高学生解题的正确率。
四、延伸问的空间,做到问中有创
数学课堂教学应该是既要切断“尾巴”——不能课内损失课外补,又要留有“尾巴”——让学生携问号离开数学课堂。如:我在教学“直角的初步认识”后,有学生提出:比直角小的角叫什么角?比直角大的叫什么角?还有两个边平了,还是角吗?由于下课铃已经响了,我就说:“同学们,关于角的知识还有很多很多,下课后我们再继续研究,好吗?”我就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走出了课堂。又如在教学“圆的面积公式”后,许多学生并不满足于课本上的推导方法,而是主动质疑,有一位学生向老师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老师,把圆等分后,能不能将它们拼割成学过的图形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跃跃欲试。课后同学们重新操作起自己的学具,先后将圆转化成了已学过的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了探索和创造,推导出了圆的面积公式。像这样,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可以让学生将课内的兴趣延伸到课外,探索更多的未知的问题,从而产生自主学习的需要,真正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境界。
孔子说:“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可见,问题既是思维的起点,又是思维的动力,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是非常重要的。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形成的,因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只要教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精心设计、巧妙引导,问题意识就会在学生的头脑中扎根,我们的课堂就会充满智慧,我们的教学就会变得生动活泼、富有情趣。
参考文献:
[1]房寿高,吴星.到底什么是问题意识[J].上海教育科研,2006(1).
[2]杨文军.新课堂需要怎样的提问[J].小学数学教育,2010(3).
[3]姜锡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J].小学数学教育,2013(12).
[4]刘兼,孙晓天.数学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编辑 赵飞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