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高年级学生逆反心理的疏导对策

2018-07-14 05:34高云虹
考试周刊 2018年63期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学生逆反心理

摘要:逆反心理是小学高年级常见的一种心理现象,其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此基础上探索疏导的基本方法与对策:首先要关爱和尊重学生,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然后实施家校联合,因势利导,以疏导为主。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学生;逆反心理;疏导对策

小学高年级学生一般11~12岁,随着年龄的增长,在知识和能力提高的同时,他们的独立意识、自我意识以及自尊心逐渐增强,教育工作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学生不听话、顶嘴或者对抗、冷漠消极、偏执孤傲甚至自暴自弃的现象。其实,这种心理现象即是“逆反心理”,在青春期阶段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症”,如果处理不好,这种不良心态得不到及时和正确有效的疏导与矫正,会影响孩子的学习和生活,甚至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和未来发展。

根据我国《心理学大词典》的解释,叛逆心理是客观环境与主体需要不相符合时产生的一种心理活动,具有强烈的抵触情绪。处于少年期向青春期过渡的小学高年级学生富有朝气,求知欲强,对一切事物都充满好奇心,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渴望得到尊重。但由于其心智还并未发育成熟,还没有掌握对一定事物的有效判断力,容易产生怀疑,因此这一时段极容易发生逆反心理。逆反心理的产生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既有可能来自学校,也有可能来自家庭和社会。我们在实际教育工作中,需要引起重视,认真分析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加以疏导。

一、 关爱和尊重学生是基本前提

有人认为,逆反心理是指人们彼此之间为了维护自尊,而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也就是说,学生逆反心理的出现往往是与想得到更多的尊重密切相关。小学高年级学生自尊心较强,特别是学习成绩不够理想的小学生在学校和家庭中可能得到的尊重较少,相反得到了很多批评,他们渴望得到更多的尊重,教师在班级管理和教学工作中,面对这些学生,必须首先做到关爱、尊重每一个学生。尊重是沟通交流的前提,即通常说的“吃软不吃硬”。遇到问题,不是直接批评甚至呵斥学生,要在尊重的前提下积极沟通,了解原因及学生的合理需求,注意批评教育的方式方法和场所,给学生“脸面”和“台阶”,循循善诱、耐心细致、润物无声,在“和风细雨”中解决问题。

二、 充分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性

逆反心理的出现早晚、表现强度、持续时间等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性,其引起的原因和情绪表现差别更大。小学高年级学生正处于由儿童期向青春期过渡的关键时刻,有的已经进入青春期,这个时期也是心理骤变期。性别不同,遗传因素、家庭背景、成长环境、教育方式等不同,其逆反心理的表现也不相同。实际上,个体差异性是我們进行心理疏导和教育的前提和出发点,教师在进行班级管理和学生心理疏导时,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有的放矢,对症下药,“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才能收到理想效果。例如,同样是自我中心、自以为是、自制力差的学生,背后可能有着不同的形成原因,或者是家庭教育和家庭环境造成,或者是由于不和谐的同学关系造成的,心理疏导必须认识差异、正视差异、分析差异,从而调整策略,因材施教,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学生顺利度过这一特殊时期。

三、 家校联合是心理疏导的有效措施

小学生逆反心理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在进行心理疏导时,应该实施家校联合,学校、家庭甚至社会形成合力。教师利用家长会、社交群、家访等各种形式,一方面深入了解学生逆反心理的形成原因;另一方面向家长宣传普及家庭教育和心理辅导的知识和方法,更重要的是与家长一起,在相互理解的基础上,相互配合、相互合作,探寻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的有效方法和措施,纠正家庭教育中的极端或错误的做法,鼓励和引导家长采取民主的家庭教育方式,帮助家长既要做到言传,更要注意身教。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多给孩子一些理解,少批评、多表扬,少责怪、多沟通。实际上,当孩子被理解的时候,他们的心情就完全不一样了,这时候,他们会更愿意敞开心扉和你交流。否则的话,家长和老师在学生出现犯错或者逆反的时候,如果只是一味地指责和批评,只会使双方情绪更加激动,矛盾升级,不但问题得不到解决,反而会形成恶性循环。

四、 因势利导,疏导为主

逆反心理的出现在青春期也是正常现象,从某种意义上讲,逆反是走向成熟的一个关隘,而且,逆反心理如果引导的好,可以向逆向思维迁移。因此,教师在学生逆反心理和行为出现时,应该是宜疏不宜堵。首先要更新教育观念,提高认识,加强有关心理学和教育学理论的学习,不断丰富自己,提高自身理论修养;其次,在实际工作中,务必讲究教育方式和方法,坚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杜绝简单粗暴的做法甚至是体罚或讽刺挖苦学生;再者,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形成健康融洽、积极向上的班风学风,发挥良好班集体的规范和舆论影响作用,学生在一个团结友爱、互帮互学的班级大家庭里,自尊自重、自信自强,有利于逆反心理的转化,从而健康快乐、生动活泼地学习和成长。

总之,小学阶段是人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小学高年级学生逆反心理疏导问题需要得到学校、家长和社会的高度重视和通力协作。教师要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和成长规律,做到心中有爱、心中有数,抓住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时机,采取心理疏导的有效手段,长善救失,立德树人,努力培养具有健康心理、健全人格的一代新人。

作者简介:

高云虹,山东省临沂市,山东省费县西关小学。

猜你喜欢
小学高年级学生逆反心理
浅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逆反心理
试析高中生思想政治教育逆反心理
中职生逆反心理的成因与对策
浅析中学生逆反心理
小学高年级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模式探析
小学语文高年级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实践与研究
补课风波给孩子带来的心理影响及对策研究
小学高年级语文读写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