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有效德育发展核心素养

2018-07-14 10:19王勇
读天下 2018年4期
关键词:核心素养发展

摘要: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适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提升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主要培育学生具备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本文将回顾教育发展重视德育的传统,重点探析如何通过班级有效德育,培育学生良好品格,进而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发展;有效德育

核心素养并非与生俱来,也无法世袭,需要经过后天教育提升,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积聚优良因子。核心素养不是各门学科知识的简单叠加,也不可能在需要时立刻拥有,它是经过长期教育实践、经验积累和心智修炼后才具备的能力和品格。学校教育更多的重视学习能力的提升,忽视或者弱化了学生实践能力、生存能力、健全品格的培养。如何开展好班级的有效德育,提升学生的能力和品格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下功夫:

一、 班主任的示范作用

作为班级德育工作的直接负责人和组织者,一言一行不仅关乎个人形象,更关乎整个班级的学生的品格提升,所以班主任应发挥好率先垂范作用。班主任应符合以下几方面要求:一是师德高尚。班主任应是一个让人尊敬、受学生爱戴的长者或朋友,用高尚的品格影响学生,用积极的人生态度鼓舞学生。二是业务精湛。这是决定班主任德育工作成败的重要条件。懂理论、精业务的老师在学生中更有威信、更被认可,这种影响力看似无形,却又在潜移默化中产生了积极作用。三是处事公平、公正。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处在发展变化的阶段,他们内心极为敏感,极易心理失衡,我们常常因处理学生事情缺少必要的了解,仅凭主观经验认知,让个别同学感到不公,进而产生抵触情绪,班主任的公信力降低了,也给后面的德育工作增添了阻力。四是走近学生,学会倾听。走近学生,倾听他们的内心声音,了解他们现阶段学习及成长的困惑,不但可以发现班级德育需要改进的地方,更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心和爱护,走近的是距离,走进的是内心。

二、 班级文化的激励作用

班级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也是以文化建设实现育人的过程。文化建设关乎着每个学生的行为与发展,需要在班级日常管理、学习生活、集体活动中反复强调,矫正过失,积累动力。积极、健康的班级文化就是一股强大的无形力量,会对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发展起着巨大的潜移默化的教育、激励作用。

第一,为班级起一个富有寓意的名字,如晨曦班、追梦班、神舟十号班……确定一个大家共同维护、建设的目标。

第二,设计班徽、班旗,用简洁形象的符号语言表现出来,激发集体意识和荣誉意识。共同选定或者自创班训、班歌,在每天的特定时间或重大活动时吟唱,强化全体同学的共同目标追求。

第三,培植先进典型,树立行为标杆。挖掘班级优秀学生身上具有的可贵品质,树立典型,制作宣传照片,编写个人成长档案,张贴在班级外墙。发挥典型的示范作用,形成先进带动后进,后进赶超先进的风气。典型是一面面美丽的镜子,匡几正人;典型是一朵朵清幽的荷花,人人思其高洁。

第四,根据班情制定合理班规及相应的惩罚措施,是从制度层面进行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手段。作为班级全体同学的行为规范,一经制定就要严格遵守与执行,对不遵守者给予适当的惩罚,惩罚只是一种促其改进提高的手段,而不是目的。

第五,把精心設计的班徽、班旗、班训、班歌等以醒目的标语、图片或条幅张贴、悬挂于班内,形成浓厚的班级文化氛围,滋养心田,浸润灵魂,人人博爱、懂礼,人人诚信、正气,实现班级文化建设的育人目的。

三、 主题班会的提升作用

主题班会是开展学生德育工作最直接的方法,也是落实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一般每半个月学校都要组织一次主题班会,有些是教育局统一安排的,如“学雷锋,讲奉献”“安全伴我行”等,还有一些是由学校或班级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安排的班会,如果说前者是在整体层面的大德育,那么后者是在解决问题层面的小德育。如何在完成大德育的基础上,有效组织开展好小德育,达到育人目的呢?一要班主任了解当前的班情,学生成长的困惑等,根据出现的问题确定主题。二要精心组织策划,没有活动前的精心设计,环节上的巧妙安排,活动就会流于形式,达不到预期效果,又何谈解惑育人呢?三要学生积极参与。首先发动学生搜集材料,挖掘身边素材,联系时代新人新事,力求贴近生活、贴近事实,力求以小见大、见微知著。其次做好材料筛选,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去粗取精、删繁就简,做好整理分类,为后面的课堂互动做好准备。再次组织发言,班会活动最后是以课堂的形式呈现,这就需要制定规则,发言要围绕主题,用语简洁,论述结合等。通过活动,发展了学生的个性,提升了学生的能力,丰富了学生的头脑。

四、 社会实践的完善作用

通过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实施,不断提升学生的各种能力,加深对社会的认知,健全生存的必备品格。注重学生实践活动的体验以及生命成长的感悟,完善学生懂礼、诚信、爱国等基本德育素养,以更加阳光的心态面对生活,迎接挑战。

体验中成长。通过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我们不仅要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参与的快乐,更要把它作为移动的课堂,体验不同生活的酸甜苦辣,积累多方面的技能,进而达到个人内在的提升,增加生存的本领。

参与中提高。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学会倾听、学会记录,把实践活动作为一条紧密的纽带,连接课堂与社会、课堂与生活、课堂与成长,把实践中汲取的精神里力量,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鞭策自己不断向前。

反思中进步。及时组织学生撰写实践报告或心得体会,以小组讨论、集体座谈等形式,分享实践中的个人收获和独特感受,弘扬生活的真、善、美,积聚正能量,不断建设、美化学生们的内心世界,如清风拂去尘埃,如细雨滋润大地,让心灵之花绽放。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德育工作就是要把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带给学生,把生活中的美好带给学生,要有润物无声的精神,抓细节,重点滴,筑牢学生内心的河堤,让涓涓细流流淌心田。

参考文献:

[1]范夕高.核心素养理念下班级管理的新思考[J].中小学德育,2016(9).

[2]余文森.核心素养的教学意义及其培育[J].今日教育,2016(3).

作者简介:

王勇,辽宁省抚顺市,辽宁省抚顺市教师进修学院。

猜你喜欢
核心素养发展
区域发展篇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协调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