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家庭教育包括生活中家庭成员之间相互的影响和教育,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基础。家庭教育是孩子“初学”的良机,是父母“再学”的人生再领悟,是家庭“共学”的“一个都不能少”。对个人来说,家庭教育的影响从人出生开始,影响终生、持续终生;对家庭来说,家庭教育影响着家庭最深层次的幸福;对社会来说,家庭教育则是提供民众文明和素质的重要前提。注重家庭教育,共同参与、相互影响,是家庭每一名成员的责任和义务。
关键词:家庭教育;初學;再学;共学
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把家庭教育列为雕塑孩子这块大理石的第一重要因素。实际上,有的家长过度依赖学校教育,只盯孩子的学习成绩;有的家长忙于工作,完全把孩子寄托给老人培养;有的家长遂行“花钱”教育,通过各种报班“求安慰”;有的家长让孩子“放养”,自己撒手不管不问。虽然我们都把孩子当做家庭的中心和焦点,但很多家庭对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还是认识不足。好的家庭教育应该跳出孩子的视角,站在父母自身的角度和整个家庭的高度,不能只盯着孩子。家庭教育不仅是孩子自己的“初学”,更是父母自身的“再学”和整个家庭的“共学”。
一、 家庭教育是孩子之“初学”
习主席说:“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孩子来到一个家庭,什么都是人生的第一次学习,家长要把握孩子“初学”的良机,“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家庭是孩子学习成长的基地。孩子从咿呀学语、踉跄学步开始,就在家庭环境中茁壮成长。孩子是一张白纸,一出生就以惊人的速度,在家庭这个大基地中汲取“养分”,学习所有的人类活动。家庭基地的稳固,是孩子最大的依靠;家庭视角的狭隘,是孩子天生的束缚;家庭知识的积淀,是孩子天然的优势。
父母是孩子学习成长的榜样。父母的言行举止、德品操守会深刻影响并成为孩子性格中的本能。古人讲“子不教,父之过”“虎父无犬子”说的也是这个道理。父母与孩子地理距离上最近、血缘关系上最亲,榜样作用无可替代、模范作用无法取代,父母永远是孩子学习成长的第一责任人,也是第一榜样。
爱是孩子学习成长的土壤。有了养分还需要有土壤的滋润,有了榜样更需要有爱的孕育。家庭的人伦之爱,是世界之真爱、人类之大爱,在家庭爱的土壤的保护下,孩子才能形成抵挡一切风雨寒暑与挫折困难的勇气和习惯。爱是一种境界,爱是一种安全感,爱是一种不分彼此,爱是孩子学习成长的温存和依靠。
二、 家庭教育是父母之“再学”
俞敏鸿说:“孩子是一个家庭的缩影,家庭教育是家之根本。”父母要把教育孩子当做自己人生再学习的过程,站在新的角度和高度来重新领悟人生,折射更多的人生哲理和智慧。
父母带头好好学习,孩子才能天天向上。父母教育孩子不能只是因教而教、因学而学,应该用自己的好学,带动孩子的积极;用自己的好习,影响孩子的自觉。家庭教育的任务,首先是父母教育,然后才是孩子学习。在求知的道路上,父母和孩子的地位是平等的;对知识的渴望,父母和孩子的目标是共同的。
父母亲力言传身教,孩子更能知行合一。“以身教者从,以言教者论”,言知与身行是父母影响孩子最有力的方法。教育孩子不是让孩子怎么做、要孩子怎么学,而是父母自己该怎么做、孩子会跟着怎么学。父母与孩子,不是言与行的关系,也不是“令学”与“被学”的关系,而是“共同学”和“共同行”的关系。
父母严格家教家风,孩子方能德尚格优。家的内在是爱,家的外在是家风,家风的内涵是家教,家教的目的是人格。孩子最能代表一个家庭,我们经常说一个孩子有没有教养,说的反而是对孩子家庭的看法。道德品格是家庭教育的重中之重,需要父母一如既往的自我严格和对孩子精益求精的精心引导。
三、 家庭教育是家庭之“共学”
于丹说:“家庭就是一个让我们从小酝酿牵挂的地方,家庭的行为方式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教育。”家庭是一个集体的概念,家庭教育也应该是一个共同参与的范畴,包括家庭成员之间相互的影响和教育。
家庭共走“为生”成长之路。家庭每一个成员的健康与安全牵系着每一个家庭最基本的幸福。家庭应对外在安全的意识都比较强,但普遍对自身身体和心理健康的关注还很欠缺。创造健康、安全成长的家庭环境固然重要,而家庭共同养成注重身体和心理健康实际行为方法的耐心与耐力,则更加重要。
家庭共修“为人”谦律之格。性格与习惯深刻影响一个人的一生。培养优秀的品格,需要恒久的耐心和积累,克服人性的弱点,需要极高的意志和毅力,塑造孩子良好的习性,也是家庭成员自我再优化和提升的过程。积累造就现状、耐心成就未来,谦虚自律的性格与严谨耐心的习惯是持续终生的修为。
家庭共习“为学”知行之道。人的一生都在学习,并无意识地转化为自己的品质、素养和专长。学习演化智慧、知行创造价值,从学知到践行,是家庭每一个成员努力的方向,也是自我价值实现的过程。家庭成员不能局限于自身的认知局限,要根据孩子的性格因材施教,并结合孩子的实际情况进行新的自我学习。
“家庭教育是否成功关乎每一个家庭最深层次的幸福。”家庭教育集智育、德育、美育和体育等于一体,是一切教育之根本,是各种教育之交集。家庭教育还是整个社会提升民众文明和素质的重要前提,也是最终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保障。准确而言,家庭教育是家庭以孩子为视角的教育,家庭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达到家庭成员共同学习成长的教育过程。家庭的核心是孩子,但家庭教育的核心不应该只是孩子,注重家庭教育,共同参与、相互影响,是家庭每一名成员的责任和义务。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2015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Z].北京,2015-02-17.
[2]俞敏鸿.在厦门新东方家庭教育中心成立会上的讲话[Z].厦门,2017-04-17.
[3]于丹.于丹谈家庭教育:成长比成功更重要[N].上海:解放周末,2011-07-18.
[4]应光.在厦门新东方家庭教育中心成立会上的讲话[Z].厦门,2017-04-17.
[5]尹建莉.好妈妈胜过好老师[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4,11.
[6]孙瑞雪.完整的成长——儿童生命的自我创造[M].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2015,03.
[7]简·尼尔森(美).正面管教[M].北京:北京彩虹伟业印刷有限公司,2009,01.
作者简介:
张晓君,福建省厦门市,福建省厦门市群惠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