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会计制度下的事业单位成本核算与管理

2018-07-14 02:17李秀峰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8年11期
关键词:性支出权责会计制度

李秀峰

我国事业单位属于非盈利性单位,主要是将公益性服务提供给社会,但部分事业单位还是会结合自身能力开展展一些经营业务。事业单位在2013年正式开始实施新的《事业单位财务规章》,第24条明确指出:“事业单位应加大经济核算力度,可以立足于业务活动和其他活动开展的实际需要,实施内部成本核算办法”。所以,应逐渐建立和事业单位相适应的完善的内部成本核算办法。

一、新会计制度下成本核算与管理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事业单位转型

现阶段,一些事业单位为了将单位内部的盈亏状况充分掌握到,将一些收费标准制定了出来,以达到增收目的,进而使成本支出保持平衡,财务管理工作和企业模式越来相符。同时,政府财政拨款是事业单位的经济主要来源,针对所拨款款项,政府并不会过多要求收益率,导致部分事业单位十分关注社会公益效率,而不重视市场的经济效益。随着新会计制度的实施,事业单位面临的市场经济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对资金来源方式予以了丰富,事业单位应更加严格的要求成本核算与管理,以提高资金收益效率,从而为事业单位的转型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有利于事业单位成本支出的控制

因为事业单位的一些业务活动既有生产性内容,也有为公益设置的事业支出,成本支出也是事业单位管理工作中的一部分,所以需要加强成本核算和管理,加强对成本支出的监控。在具体实施时,借助成本核算和管理将可靠的开支依据提供给内部人员,以使单位预算有据可依。同时,利用成本核算还能够对各项成本支出的合理性进行检查,让事业单位的开支结构更加合理,从而确保开支的合理性。

二、新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成本核算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成本管理理念和时代发展形势脱节

如今,我国已进入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在我国社会发展中,事业单位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其必须将成本核算管理工作做好。但是因为我国市场经济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造成一些事业单位在开展成本核算和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并未摒弃传统的理念,和当前社会发展趋势相悖,造成工作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比如仅把注意力放在平时的经济审核上,而未对运行成本投入进行分析与预测。因此,事业单位一定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和演变成本核算和管理理念,这样才可以使成本核算工作的成效得到保障,促进单位的良好发展。

(二)成本核算准备不足

成本核算囊括了一个单位的各类开支、间接费用的分摊、直接费用的统计、固定资产的折旧的核算等,需要各部门展开密切配合,确保所获得基础数据的准确性,但现阶段事业单位各部分的职能和人员配置中并未作出明确规定。且会计人员缺乏充足准备,事业单位的会计人员根据事业单位管理特点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规定,在财务管理工作中更为重视年度预算的完成和支出的合规。事业单位的会计人员基本上都并未接受过成本核算方面的培训,实践经验十分缺乏,找不到开展此项工作的切入点。

(三)缺乏完善的预算管理制度

在现代财务管理中,全面预算管理占据着重要位置,但通过其在事业单位的落实情况不难看出,大多数事业单位均未充分认识这一管理制度。部分事业单位没有有机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建立符合自身的预算管理制度,一些事业单位的预算组织规模较小,且预算编制也流于表面,同时预算规划的执行力较差。在这样的形势下,很难发挥主全面预算应有的效果,反之,还会影响事业单位的发展。

三、新会计制度下的事业单位成本核算与管理

(一)逐渐引入权责发生制

立足于新会计制度,事业单位的成本核算还应将权责发生制给利用起来,就事业单位的各项收支而言,应真实反映出每一项工作活动责任人的权责,这就要求事业单位必须具备相应的应收票据和应收账款等,有效落实权责发生制。权责发生制既使事业单位成本核算的需要得到了满足,同时也可以确保权责一致。

相较于收付实现制而言,权责发生制的优势极为显著,针对企业经营情况和财务情况来说,权责发生制可以对其展开有效评价,使事业单位可以获得最为真实的成本信息,使事业单位决策更为科学、合理。但和收付实现制相比,权责发生制的复杂性更强,应分步骤、分阶段将权责发生制引入事业单位的成本核算工作中。

(二)固定资产核算

新会计制度对事业单位提出了明确要求,其在购买固定资产的过程中,应基于资金的来源将相关的支出科目借记完整。其次,新会计制度和预算管理,对事业单位作出了明确要求,其必须切实落实核定收支和定额定项补助,换言之,即将事业单位当作一个独立的会计主体看待。如此事业单位只需要保证资金的充足性,就可以对固定资产进行购买,而不需要进一步对资金的来源展开划分。因为固定资产的购置并不属于收益性支出,而是一种资本性支出,所以不能作为费用一次列支。同时要在经营支出和事业支出中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所以事业单位在成本核算中应对资本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进行划分,如此就和成本核算配比要求相符。

(三)事业单位所得税的处理

基于新会计制度的事业单位需要在“结余分配”科目核算中引入单位的所得税,但是新会计制度对支出提出了明确要求,其不仅要囊括事业单位各项业务的资金消耗,同时还要把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消耗纳入其中。所以这种情况就不能将其视为所得税在“结余分配”科目中纳入,而是作为费用支出进行核算。基于新会计制度的事业单位,要针对“所得税”科目在支出类科目下对类似于此的特殊情况展开核算,使事业单位会计报表工作和成本核算的顺利开展得到保证。

(四)转变财务报告体系

在新会计制度背景下,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信息应尽可能满足事业单位的需求,同时事业单位应将单位的经营成果真实的反映出来,改革财务报告体系,并将其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事业单位的发展环境相较于企业的发展环境而言,特殊性更大,为此就要求事业单位对投资与债务予以严格控制,以减少财务危机的发生,而政府也应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规定事业单位的举债比例与资金投资,进一步规范审批程序。

结语:现阶段,事业单位得到了显著发展,要求事业单位的成本核算和财务管理可以立足于最新的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不断改进和完善,促使事业单位转型和发展的顺利实现;财务人员需要不断加强自身的财务素养和专业知识,对新的发展和管理途径进行探索,以此促进单位财务成本核算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猜你喜欢
性支出权责会计制度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黑龙江省权责清单管理办法的通知
政府生产性支出对私人投资的挤出和挤入效应——基于地区异质性的分析
福建:制定政府部门权责清单省级地方标准
新会计制度下财务管理的创新策略
安顺出台权责清单动态管理办法
预算会计制度改革难点思考与探索
论权责发生制在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运用
《政府会计制度》创新研究及改进展望
基于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对我国农村居民消费性支出研究
基于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对我国农村居民消费性支出研究